<p class="ql-block">上海知青历史文化研究会秘书长(后左)楼曙光先生,热情接待了江西崇仁浯漳大队的知青代表。接受了他们选送的拾多张知青老照片。(见身后电脑屏幕上的部分照片)</p> <p class="ql-block">征集和投送五十年前知青老照片的工作意义重大,江西全省县县有上海知青,还有建设兵团中的知青,人数众多。虽然我们知道每个县只能有个位数的照片中选率,但仍然乐此不疲认真完成选送工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照片是两位浯漳知青代表的母校华东师大二附中校门老照片,现已拆毁。</p> <p class="ql-block">照片中的知青以华东师大二附中知青为多,这是当年学生佩戴的校徽,由著名军人书法家舒同书写。</p> <p class="ql-block">母校的初中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作者1965年的初中毕业证书。</p> <p class="ql-block">这是同学之间上山下乡前(1969年4月1日赴江西插队落户)的临别赠言。</p> <p class="ql-block">这是当年华东师大二附中的初中毕业证书,因文革已启动,证书上校长毛仲盘的签名已被打X!作者号称68届高中毕业,一无高中毕业证书,二沒有在平静的教室里上过几堂课!充其量是初中学历,而同插队的68届初中生只相当于小学学历了!</p> <p class="ql-block">师大二附中同插队的68届初中生学生证。</p> <p class="ql-block">学生证的提供者,插队落前的同窗合影照片(中)。</p> <p class="ql-block">这是摄于1973年夏的知青合影照片,他们中有八名毕业于华东师大二附中,分别属高初中的老三届。其中有五名通过推荐和恢复高考入学华东师大,一人入学复旦大学;还有两名女生中一人入学江西中专,一人自学达本科学历!我们应当为当年二附中教师的辛勤工作及教学质量点赞!</p> <p class="ql-block">迁址张江高科技园区的华东师大二附中一角。</p> <p class="ql-block">1973年夏,浯漳村上海知青的政治学习照片,其中有九名二附中学生,很珍贵,但清晰度不理想。</p> <p class="ql-block">知青教师和小学教师的合影,摄于1976年。</p> <p class="ql-block">上幅照片的截图,中排左右两边是知青教师。</p> <p class="ql-block">浯漳小学教师(含两名上海知青)与76届小学毕业生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知青教师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同上。</p> <p class="ql-block">知青教师备课用的煤油灯。</p> <p class="ql-block">知青教师需种菜煮饭,这是当年的土灶。</p> <p class="ql-block">拍摄于下乡第三年的照片,作者将它起名为《浯漳知青十大美女》图。</p> <p class="ql-block">晒谷场上的女知青照片,身后隐约可见典型的赣地民宅。</p> <p class="ql-block">二附中知青获取的奖状,奖状具有显著的时代特征,是很好的收藏品。</p> <p class="ql-block">出工前的知青摆拍照片,他们中有院士、记者、国资委干部等。下蹲者右侧是下乡六年的中国科学院士丁健。</p> <p class="ql-block">生活照能:学抽烟,但他们日后无人成为吸烟者!右为知青院士,这张和上面的照片估计已放入12年年底出版的《上海知青在江西》画册(照片)。</p> <p class="ql-block">知青聚会拍照,知青院士丁健谦虚低调,站立在第二排左一的位置。前排坐席让给年长三岁的68届高中生了。</p> <p class="ql-block">浯漳古村鲁浒村知青生活照片。</p> <p class="ql-block">背景是当年知青居住过的民宅。</p> <p class="ql-block">知青在明末古祠堂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丰收的喜悦,照片右一曾是作者曹杨新村邻居,在抚州临川插队,其兄二附中校友曾在作者邻县乐安招西公社队。</p> <p class="ql-block">插秧犁田照片。</p> <p class="ql-block">上海知青文化历史研究会秘书长楼曙光先生,他正在接受浯漳知青选送的老照片并输入电脑。</p> <p class="ql-block">若大队部电动碾米机坏了,知青还要用法去稻壳,当地称砻谷,十分费力,壳去完,还要用石臼椿米,否则是难以下咽的糙米。</p> <p class="ql-block">椿米的石臼。</p> <p class="ql-block">建于福建知青家长李庆霖写信给毛主席,反映知青生活疾苦的1973年底。毛泽东当年批复:全国此类事甚多,容当统筹解决,生产队建了这幢知青屋。知青至今仍感恩上书者李庆霖,尽管站错过队。</p> <p class="ql-block">浙江某山村水田图,这地方神似作者插队落沪的竹溪村。</p> <p class="ql-block">作者三兄第都在江西崇仁插队落户,照片是下乡第二年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作者生产队的三名女知青,右一今年九月病世,令人痛惜和怀念。</p> <p class="ql-block">除右上是重返第二故乡照片外,另三张都是作者收藏的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远眺作者落户过的小山村。</p> <p class="ql-block">落户小山村当年去大队部的山路。</p> <p class="ql-block">村内小景。</p> <p class="ql-block">当年手绘的入村的小桥。</p> <p class="ql-block">落户山村大山深处的竹林,知青见到大笋小笋放点辣子烧菜,头都会晕,但带点笋干探亲回家,还是很受欢迎的!</p> <p class="ql-block">落户山村林深处有珍稀樟木分布,知青请锯板工将整段圆木分锯成樟木板,再请木匠加工成樟木箱。照片是锯木工操作状况。江西的上海知青返沪探亲,往往携带樟木箱和笋干,现在想来,还真破坏了生态平衡。</p> <p class="ql-block">繁忙的春耕照片。</p> <p class="ql-block">作者71年老照片,作者期望能有几张老照片入选,据楼秘书透露,知青院士丁健三张老照片已上选了。</p> <p class="ql-block">上:华东师大建于67年9月15日的伟人塑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下:华东师大二附中老校门(已拆)。</p> <p class="ql-block">山村的祠堂。</p> <p class="ql-block">山村的深巷。</p> <p class="ql-block">山村的山水和稻田,令人难忘的第二故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