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如夏花之绚烂,作为物理老师的我们,如何让我们的课堂像花儿一样绽放它的生命力。” 为此,雅礼外过学校的肖益玲老师,在2021年“国培计划”农村学校“学非所教”青年教师提升示范性研修班上,开设了《如何设计一堂有生命力的物理课》的专题讲座,雅礼外国学校的教师们现场展示丰富且精彩的实验,研修班指导老师戴志带来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宝贵经验。 冬寒料峭的十二月,抵不过“为伊消得人憔悴”的执著。上午肖老师的《为你千千万万遍——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设计》理论课堂,给研修班的学员们种下了“生命课堂”的种子。详实丰富的内容、幽默风趣的讲解,让学员沉浸其中。 肖益玲老师的讲座开课啦 肖老师带领学员们,针对教学中的难点、痛点进行集体讨论。大家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在集体的智慧和团队的力量下攻克一个个难关。 “设计一堂课我们要特别得用心,还要有特别得耐心和决心,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来自研修班的学员心得。 微醺的午后,最是一天困顿时,却也敌不过学员学习的热情。午休过后的“教学资源开发”分享会,雅礼外国语学校的物理老师们现场给大家演示他们在课堂上如何利用实验来帮助教学。如何给初一的新生开发校本课程,激发学生们对物理学习的兴趣。 音乐喷泉/喊泉实验——胡宇波老师 从焊接电路,到音乐喷泉,再到和学生们一起喊泉。一开场就抓住了大家的眼球 “静电合集”、模拟肺——米璘老师 带电塑料管是塑料带、金属丝、水泡漂浮在空气中 静电点亮氖气灯, 米老师介绍说,静电合集的实验是我们九年级,电学引入部分,让学生带着“如何解释这些现象”的问题,开启电学之旅。 模拟人的肺。这个实验用在校本课程上,很能激发学生的思考 能量转化、裸眼3D、浮沉子——彭慧老师 彭老师,将“浮沉子“的实验放在初三力学的复习课上,有实验的复习课不在枯燥。 <p class="ql-block">就地取材,简单实用,化抽象为现象,学习能量转化有了具象</p> 3D技术听起来很高端,但是一部手机、几块透明的塑料板,让学生在免费享受3D视觉盛宴的同时,深入了解平面镜成像 自制投影仪——刘风琴老师 “有趣、容易做”刘老师,给大家展示了他自制的投影仪。鞋盒,凸透镜,播放器在家就能看电影,还能深入了解凸透镜的像、物大小与距离的关系。 万花筒、喷雾器——席慕晴老师 校本课程的万花筒,席老师手把手教学员们如何制作后,还通过同频技术展示了成果。 从用嘴吹起的隔空作画—按压式隔空作画—小喷瓶—喷雾机<div>—现场雪花飞舞。席老师通过层层递进的方式展示了,流速与压强如何应用于生活<br><div><br></div></div> 活塞式抽水机、一次性喷泉——杨杰老师 “如何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会赛式抽水机的原理”为了突破这一课本上的难点,杨杰老师通过巧妙地设问,引导大家一步步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普通注射器—500ml注射器—打孔做出水口—用铁球堵住进水口—单向阀门—活塞式抽水机。真个流程大家积极参与,热情高涨。 学习“大气压强“的有一个小实验。 “竖鸡蛋”之万物皆可立、光的反射——谢宇佳老师 如何将鸡蛋立起来,有人说:撒盐就可以;有人说:用力摇晃也可以 撒盐,增大了受力面积,用力摇晃改变了重心。只要找准重心,万物皆可立,谢老师现场演示了立叉子、斜立易拉罐,赢了阵阵掌声。 <p class="ql-block">蛋糕盒、檀香烟、平面镜、激光笔,经过谢老师的设计,平面镜成像不在需要想象。</p> 鲁本斯管、锡纸录音——曾魏老师 曾魏老师现场展示了鲁本斯管,让声音被“看见”,并解释了原理 波形也可以被看到 声音不见不仅可以被看见,还可以被记录下来,曾老师展示了早期留声机的原理。 自制飞行器、防狼棒——贺瑞莹老师 <p class="ql-block">飞行器1.0班—飞行器2.0版,贺老师将问题细化,化复杂为简单,让大家感觉原来梦想也不是那么遥不可及。</p> 日晷、传感器的应用——张峻森老师 张老师通过PPT展示初二年级组,引导学生所日晷,以及成品的分享,带我们一起走进了一堂有生命力的课堂。 <p class="ql-block">传感器应用于物理教学</p> 最后戴志杰老师,以《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策略》总结点评了“教学资源开发分享会”。戴老师从五个维度来评估一个物理实验。一、有趣,不如”浮沉子“实验,通过改变表达方式,就会有不一样的效果;二、真实 ,比如电学实验的信息化,就不够真实,会局限学生的科学思维;三、直观;四、简便, 实验器材要整合,以后方便用,操作简单,才能可持续;五、安全。最后,戴老师推荐了两个视频,供大家找灵感,《街头科学实验室》、《魔法的奥秘》 枫叶尚且在枝头俏丽、银杏叶亦倔强地在寒风中灿烂,展现这生命的顽强与不屈。相信在众多老师的共同研讨下,我们定会打造出更多的有生命力的、优质的课堂,见到更美丽的教育风景,绽放更多的教研之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