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校级公开课九年级轮次圆满结束。日渐增长的年华使自己更清楚学海无涯,丰富多样的课堂实录更让自己见识了高手如云。坐在教室,以学生的视角来学习语文课,每节都有很大的收获,也诞生许多新的疑惑。常读常新!越学越清晰!</p><p class="ql-block"> 公开课的目的就是互相学习、商讨、完善、最终彼此进步。每节课后热烈的辩论在此不再赘述!直接切入我在这七位老师课堂上的收获!听完这几节课,有一种买票得来的,外出听课学习的代入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我呢抛了一块砖,打了头阵。和大家分享了自读课文《孤独之旅》,设了三个学习目标:运用快速阅读的方法,梳理故事情节;理解小说主题,感悟“成长”含义;体会细腻的景物描写对烘托气氛、表现人物心理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课后,经过大家议课交流,集中的意见是1.人物心理时以表格形式呈现更清晰。2.分析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环节,缠、绕。可以直接让学生分析环境描写的作用以及“鸭群”的含义就行。</p><p class="ql-block"> 现在我在电脑前回看自己的课件,自己又发现两个问题:1.学习目标设置和大家的意见一致,但是课堂流程中却撇开“学习目标”呈现出了大家所讨论的问题。2.幻灯片上表现人物心理的方法(间接描写)出现“修辞”,这是错误的,修辞属于直接描写。3.反思自己:备教材很用心,但是备学情弱化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节课是燕子老师分享的诗歌单元《乡愁》。从“浅易”二字展开,以读贯穿整节课,引导学生从内容、语言、情感、形式,循序渐进,水到渠成。生成性的课堂在老师精心预设的基础上,灵动教学。教师、学生、教材三者互动,实现意义的获得和提升。</p><p class="ql-block"> 仰慕燕子老师深厚的功底和素养!</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三节,丽芳老师分享了《范进中举》第二课时。课件制作精美,老师语言亲切。抓住最具讽刺意味的故事情节第五段切入教学。体会人物心情,感受讽刺意味→跳读,概括范进中举前后变化,完成表格→课堂练习,补写对联→合作探究:发疯原因,文章主题</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典型的亮点是:找恰当的切入点,长文短教。为丽芳老师一贯的敏锐教学视觉点赞!</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四节,素红老师同样分享小说《故乡》教学。回顾鲁迅作品→梳理情节→分析人物→探究主题。紧扣小说三要素,文体意识强。</p><p class="ql-block"> 素红老师一向注重巧用教材,链接中考,规范答题语言,并引导学生关注同一题目,不同的设问形式,从之前去要求学生学会了什么,到展望未来,看学生能在多大程度上 将所学到的东西推及其它,以及在新的环境中应用。</p><p class="ql-block"> 一直在学习素红老师步步夯实的教学思路!</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五节是文芳老师分享的写作教学《如何写诗》,这是就上第一单元,活动探究单元。</p><p class="ql-block"> 本节课 情景式导入,调动学生的真情实感→选取恰当意象→妙用修饰语言→注重形式美。整节课由范例分析到得出方法技巧,随即练笔,一层层往目标上实现。把抽象的诗从骨到肉水到渠成地落实在学生层面。文芳老师语言不疾不徐,掷地有声!</p><p class="ql-block"> 真是一节耳目一新的作文教学课!</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六节,丽红老师分享了《变色龙》。</p><p class="ql-block">由变色龙的奇异功能导入,设下悬念→作者作品→默读课文,理清情节→品读课文,分析人物→悟读课文,探究主旨→拓展延伸,品析手法。</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见识了丽红老师名师的风范!印象最深刻的是探究主旨环节。她从社会环境第1段、围观群众3段、沙皇法律7.12段,四句话四个角度层层设问,感觉把小说情节、人物一层层剥开,最后,不同角度的主题理解就鲜明亮相。</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七节志豪老师分享宋词《渔家傲秋思》。</p><p class="ql-block"> 老将就是老将!从这节课,我既回顾了古诗教学的规范流程,又领略了老师循序渐进、润物无声、别具诗意的诗歌教学!</p><p class="ql-block"> 那处对韵脚的处理,对感情基调的把握,对画面的想象,最终对情感的理解。又学习了诗歌教学的新境界!</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第八节是旭华老师分享《刘姥姥进大观园》。</p><p class="ql-block"> 整节课用《刘姥姥进大观园》衍生的成语贯穿整个小说教学。</p><p class="ql-block"> 老师备课很扎实,学生预习也很充分,老师在课堂上亲切赢得学生信赖,同时恩威并施,很重视学生对知识的落实,课堂效果很好。</p><p class="ql-block"> 这节课以“笑”为切入点,用调换笑的情态词句,感受人物身份、形象。 而且随机穿插相关背景,由单篇教学到《红楼梦》主题整本书理解。</p><p class="ql-block"> 一周时间,见识了旭华老师歌声一样动听的声音(表彰会)、出口成章优美的文笔和独有的课堂风格!</p> <p class="ql-block"> 教师、学生、教材、文本这四者之间的美好关系,就在这一节节用心备课的课堂中升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