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五十年代的一个夏日,一群狂热的人们在“破四旧、立四新”、“要将死宝变活宝”精神的指引下,来到了桥山瓦房湾的一处旧坟前,坟下面躺着一位曾显赫一时的“汪二老爷”。这是一名很有名望的長者,年轻時曾在外地做县老爷,后辞官回到桥山瓦房湾这个地方,并在瓦房湾后面的山寨上,开私塾,教学一方。方圆几十公里有的名门望族,都把子孫送至门下,接受教育。堰坝的陳古玉和岚皋的萧家后人都是他的名徒。这位長者在辞官回乡执教中,是双龙最具有盛名的鄉绅。当時的安康称金州,县太爷遇有诉讼疑难杂症不决時,就会派人用轿子抬着汪老爷去州府议事,足見其人之威望。汪老爷生于大清光绪年间,卒于民國33年。在他生前,他有个学生叫孫子林是平利三陽人,后来又从师学了风水学,他為了報达师恩,在瓦房湾整整住了三个月,桥山的山山卯卵被他跑了个遍,最后还是在汪家屋场后面的山上为他师傅选了块风水宝地。汪老爷去世后,在地下睡了不到二十年,時光到了解放后的五十年代末的一个夏日,一群狂热的泥腿子们以粗暴的方式侵犯了这位逝者的尊严。</p><p class="ql-block"> 人们拿着铲、铁锹、锄头,破开了坟上的土,土下露出了漆黑的棺材。他们使用了各种办法,用十字镐挖下去就是一个白点,根本拿它没办法。原来汪老爷这幅棺材可是大有名堂。它生前选用了上好柏木,把瓷碗打碎,研成面然后用上好的土漆反复油漆,其效果比現在的水泥还管用。汪老爷出柩的时候,因这楅”万寿屋”身材巨大,沉重,他的后人不得不锯掉家里的门槛,用杠子赶着出了汪氏堂屋大门,最后动用了三十六人才抬上山坡。这幅棺材在土下埋了近二十年,根本没朽。就在人们束手无策之计,一个二家梁子找来了钢钎,用大锤抡起来砸,才撬开了棺材盖。只見汪老爷仍安祥的躺在棺材里,一幅水晶眼镜架在鼻梁上,连胡子都还翘翘的,人栩栩如生。人们把汪老爷扯出棺外,棺材里并没有人们祈盼的宝贝,只有一幅值钱的眼镜被人摘下,尸体見风即化。</p><p class="ql-block"> 汪氏在当时地位显赫,为什么又没有发现宝貝?我问正陪我一同在安康西城堤散步的汪学栋老人。他一声长叹,说汪家在那个時侯虽然有面子,有势力,但家风严,王法大,钱都花在供养后人上学了。由此,话题又说到了汪氏家族那一段南来北往的历史上来。</p> <p class="ql-block"> 汪氏老宅仅存的两间房,依稀可辨当年的模样。祖宅土改時做为五大资产(土地、房屋、耕牛、大型农具、多余的粮食),己分给了农民。</p> <p class="ql-block"> 汪氏北迁记</p><p class="ql-block"> 桥山汪氏,祖籍安徽,来自于安徽汪氏家族平陽堂下。</p><p class="ql-block"> 明朝末年,自然灾害频发,明朝统制阶级腐朽没落,民不聊生。张献忠在陕西率众揭杆造反。义军从陕西打到安微,崇祯十六年攻克武昌,称大西王。后征战四川,占领成都,建立大顺政权。张献忠一生杀人如麻,因为张献忠率部攻克武昌,占领过湖北麻城,而我们双龙人大多数人口都是来自湖北孝感.麻城、黄岗等地,所以我们人老几辈子都在流传着“八大王洗陕西”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明末清初农民军起义首领当中,陕西的高迎祥建立了“闯王”兵马,高迎祥战死后由李自成接闯王大旗,成为新的义军首领。张献忠、李自成这两股势力,重创明王朝,后以李自成打进北京城,逼死明崇祯皇帝在北京故宫煤山上的一棵歪脖子树上上吊身亡,大明王朝从此灭亡。</p><p class="ql-block"> 陕西之地,因年翻征战,青壮劳力大多死于战火,导致境内人口锐减。</p><p class="ql-block"> 到了大清王朝,康熙皇帝為了发展陕西人囗,不至于地没人种,于是相续出台了人囗迁徒政策。朝庭大量从湖南、湖北、广东、安徽、浙江等省份迁移人囗到陕西。先后经历了大清乾隆,嘉庆等几位皇帝,近乎有上百年历史,经历了五次较大的人口迁移行动计划。封建王朝,历来率行“率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士之宾,莫非王臣”理念,皇帝一声令下,民敢不从。</p><p class="ql-block"> 很多人背景离鄉,是极不情愿的,𠕇很多人是被用绳子绑过来的。所以双龍的老年人走路很多人喜欢把手抄在后背,有些人老去,埋坟的時侯,有的坟是手抄前式的圆型,有的是手抄后式。</p><p class="ql-block"> 分散在双龍各片的人,大多是在大清乾隆年间或嘉庆皇帝那个年代迁来的。</p><p class="ql-block"> 桥山汪氏正是在这个大背景下从安徽千里迢迢迁徒而来。</p><p class="ql-block"> 话说安徽平陽堂汪氏大家族接到朝庭向陕西迁徒令,家族召开家庭会议,实行了派遣制,相当于完成拉壮丁任务一样,按三丁抽一五丁抽二的办法,年龄大的不派,年龄太小的也不派,抽调青壮劳力遣往陕西。</p><p class="ql-block"> 有个叫汪洪贯的带着他的家人从安徽老家出发,走了两个多月,行程两千多里路,途径湖北省,来到了陕西省金州府牛蹄西铺第七保(今安康双龙镇青二村),选中了一处安身之地(今汪家院子)。他们在这里开垦土地,发展生产,娶妻生子,历经四代,洪、尚、天、成。到了成字辈,汪氏人口己发展到七十余人。为了汪氏家族的发展,宗字辈的父辈汪成林又连家带口从青二村的跷溪河搬迁到桥山村瓦房湾这个地方。</p><p class="ql-block"> 瓦房湾土地肥沃,背靠大香河,正前方小香河流径不息。瓦房湾有九条小山梁,站在对面山上观其形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汪氏祖先视其为风水宝地。在汪氏到来之前,瓦房湾的土地有九家地契,为九家所有。汪氏宗字辈的爷爷好赌,但内当家的老太太(汪学栋的老太奶奶)可是位能干的小脚女人。她用尽家财,从九家土地主人手中买了这九块土地,九张地契奠定了汪家在瓦房湾发展的百年基业。</p><p class="ql-block"> 汪成林是第一位来到瓦房湾安营扎寨的开拓者,他的儿子属仕字辈,有四大房。汪二老爷即汪仕宏。</p><p class="ql-block"> 汪氏在瓦房湾发展得最猛的是宗字辈。民国时期,宗字辈有十七个儿字,出四个大学生。在双龙所有家族历史中,在政界、軍界、教育界能超出汪氏家族声望和实力的几乎没有。</p><p class="ql-block"> 汪仕宏,人称“二老爷”。年轻時曾在白河当过县老爷,在抗日战争结束,解放战争开始,汪二老爷見变了天,又把不准方向,便辞官不做,回到瓦房湾。在瓦房湾后面的山寨上,他办起了私塾。地方名流都愿把子弟送到瓦房湾拜其为师。他曾吐豪言,经他教出来的学生,最不济的也是当保长的材料。</p><p class="ql-block"> 世事难料,在汪老爷去世入土几十年后,入土为安己成为汪老爷的侈望。这是一个很了不得的人,生前坐镇一方,辞官回老家教书育人。多亏他不恋财,如把金银财宝带进棺材,那瓦房湾汪氏祖先的坟墓都将保不住。就是这样,他还是被农协的贫农检举了,说是他死后,口衔金叶子,所以才招来了被抄坟的命运,这是那个时代的悲哀。</p> <p class="ql-block"> 汪氏宗字派最牛气的人物叫汪宗统,他从小都爱舞刀弄棒,颇有几分匪气,年轻時拉杆子,带队伍,后被国民党军队收编。那時的汪宗统十分了得,在軍界混到国民党軍长级别,曾显赫一時。抗日战争结束后,进入解放战争時期,共产党为了瓦解国民党军队,派地下党与汪宗统秘密接触,通过谈判,争取汪宗统率部投诚起义。消息被軍统戴笠知晓,并报告蒋介石。蒋介石以军队调防为名,并密令戴笠,“保护”汪宗统,给他派了一名贴身卫兵,实际上是日夜监视汪宗统。汪宗统与共产党密谋的事情正要形成气候的时候,戴笠密令卫兵将汪宗统刺杀。汪宗统死后,其尸首被他十五弟汪宗兴运回(汪宗兴是汪孔和的父亲,年轻时被汪宗统带到军队,后来当了连长),汪宗统埋在了堰坝九条沟的一个山坡上。叶落归根,出师未捷身先死,不得不说这是一大憾事。如汪宗统率部起义成功,那汪氏整个家族的命运也不至于由盛及衰,走了几十年的背字。</p><p class="ql-block"> 汪宗统当軍长期间,一次回老家,二老爷汪仕宏对他讲,汪家从安徽过来,族谱只剩下几辈子了,得回老家续谱,你身在军界,人齐马齐,可回老家一趟,把族谱续上。汪宗统得二叔伯令,随后带一卫兵前往安微老家续谱。在与老家人攀谈中,汪宗统他们这辈份在老家算辈份高的人,老家人误以为汪宗统冒充高辈份犯上,是个混吃混喝的假货,夜晚密谋要除掉汪宗统二人。消息被卫兵听到,敢紧告诉汪宗统,二人连夜从老家骑马逃离。第二次回安徽老家续谱,汪宗统带了一个骑兵连,老家人一看这阵仗,好生了得。连忙向汪宗统作揖道歉,并杀猪宰羊,热情款待。这回莫老怪,汪宗统带兵一住就是三个月,老家人有苦难言。三个月过后,续好了汪氏族谱,礼送汪宗统出境。 </p><p class="ql-block"> 汪宗统的大儿子叫汪孔道,此人也好生了得。在汪宗统红极一时的時候,汪孔道曾是国民党陕西省政府大员,连省政府大印都掌控在手中,但其命运不济,病死在衙内。其实这有可能是和他父亲一样,怕他父子实力坐大,投了共,才被国民党毒害而亡。</p> <p class="ql-block"> 汪氏宗字派还有一大名人,叫汪宗藩,他立志好学,学业有成,是老牌大学生。曾是安康中学的第七任教长。我在读中学時,我的同学谢康曾给我们讲过,那是他外公。汪宗潘在安康教书期间,因婚结怨一家大户人家。这家大户一心要害汪宗瀋,要让他吃官司,险有牢狱之灾。最后还是汪二老爷出手,卖掉汪家28亩土地,替他打官司,保住了汪宗潘。汪宗潘后来供职北京大学,成为北大教授。解放后,他服务于红色中国,教书育人,桃李满天下。是一个典型的学者,知识份子。家乡搞土改、汪家被划分官僚地主成份,汪宗潘仍然一心教学,从未动用任何关糸说情。改革开放后,老家也摘掉了地主帽子,特别是土地包括产到户以后,所有的户都平等对待,人们都公平的承包了集体土地,社会的公平性一下展露出来。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人们逐渐过上了幸福的生活。汪学栋老人曾几次去北京看望他。他去世后,进了八宝山国家公墓,不得不说是汪氏家族的荣光。汪宗瀋的弟弟叫汪宗鲁,也是一名老牌大学生。宗字派十七位兄弟,四个大学生。幺房汪宗潘、汪宗鲁占了两位。</p> <p class="ql-block"> 瓦房湾汪氏,从跷溪河汪家老屋场迁往瓦房湾,汪成林是第一人,总督督。汪氏中兴于宗字辈,从老屋上陕西,汪氏宗派为:洪尚天成,仕宗孔学。宗字辈的父辈为仕字辈,仕字辈有四大房,县老爷汪仕宏为二房(汪学栋老人他们这一支)。</p><p class="ql-block"> 汪仕宏清末进士,大房汪宗朝年轻好武,是个练家子,曾报考武举人,因考试時身体突然不适故而未中。至今在瓦房湾有一把石锁,老称称二百四十斤,这是他练武的工具。现今没人搬得动它,己成为古董。三老爷因两个哥一文一武,二老爷又当过县长,人们尊称他为三老爷。他在当地就干给人说媒做保之类的事。四老爷也是一位饱读诗书之人,也曾有一官半职。汪宗凡,汪宗鲁兄弟俩都是四房的后人。</p><p class="ql-block"> 汪氏在瓦房湾崇尚耕读传家,尊尚孔孟之道。自古一来,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汪家家法甚严,本姓七十多号人,加上长工十几位,在一起吃饭九十余人,相当于一个生产小队。要维护一个大家庭,是很不简单的事。男主外,女主内,分工明确。该上学的上学,该干农活的干农活,妇女家做饭洗衣服带孩子从不敢懈怠。守妇道,三从四德更是要紧。汪学栋老人的爷爷就是分管生产劳动的总指挥。汪家家法严,远近闻名。族中有不肖子弟,必须严惩。民国年间,军长汪宗统有个儿子叫汪孔长,因父亲遭国民党谋杀后,失去管教,又养成一些社会恶习,抽大烟,嫖女人,横行乡里,恶霸一方。在汪二老爷主持家务时期,被施行家法,把此人活埋于地下。这件事对整个汪氏家族震动很大,教育很深。</p> <p class="ql-block">耕读传家</p> <p class="ql-block"> 仕字辈大老爷汪仕朝练武用的石锁重达240。现在人别说玩,拿也拿不动,可见古人的力气有多大!</p> <p class="ql-block">孔字辈人玩的六十斤的石锁,现在也没人玩得动啦!</p> <p class="ql-block"> 解放后汪氏家族的命运</p><p class="ql-block"> 新中国成立以后,一个新的时代崛起,自然是一个腐朽没落时代的终结,汪氏家族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宗字派是桥山瓦房湾汪家最鼎盛时期。宗字派之后,到了孔字派和学字派,正值全国土地改革运动。汪氏在瓦房湾本家人口发展到七十多人,长年有十几个伙计,加起有九十余人,形成一大家族。汪氏家教极严,汪二老爷在世,不主张买田买地,不主张修建豪宅别墅。把钱财都花在供养后人读书上学,奉行耕读传家。汪老爷曾经预言过,汪家的人将来全国各地都有,他就是希望后人们通过考学走出去。仕字辈四弟兄,发展到宗字辈十七弟兄,有四个老牌大学生。到了孔字辈和学子辈有二十几个高中生,师范生,可以说是人才济济。</p><p class="ql-block"> 土地改革成份论,汪家家大业大,但按人口算下来,并不很富裕。第一次土改下来,汪家并未划成地主。这阵子是穷人泥腿子翻身当家做主,农会为大。当时的农会主席去岚河区公所哭诉,如果汪家不划地主,五大财产充不了公,那么这里的穷人就分不了汪家的家当。于是岚河区公所经过研究认为汪家有田有地,又有当官的,又雇用长年伙计,应该划分为地主。于是便将瓦房湾汪家定性为“官僚地主”。这样汪家的田地、房屋、耕牛、大型农具被当地穷人分走。</p><p class="ql-block"> 汪家七十余口只剩几间托檐挤住在一起生活。实在没法生活下去,家庭确定,分开住。由大房留守瓦房湾,汪家二房(汪学栋爷辈这一支共十七人在一起生活)和桂山张家协商,汪家让出瓦房湾二房老屋场,上桂山周家湾居住在张家屋场,张家人搬下瓦房湾,居住在汪家屋场,汪家在瓦房湾由此分家。</p><p class="ql-block"> 从安徽老家上陕西,发展了八辈子人,汪家人历尽千辛万苦,建立了一方基业。特别是人口大发展,奠定了汪氏家族的种子基础。</p><p class="ql-block"> 这一把生命力极强的种子,撒到哪长到哪儿。从五十年代土改到六十年代文化大革命,再到八十年代的土地到户,三十年间,汪家孔字辈和学字辈两辈人受尽了磨乱。凡是在家的,都背上地主这顶帽子,挨了批斗。凡是为国民党服务的也都受到了人民的清算。凡是从老家走出的,都在外边成家立业了。王学旬的父亲曾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軍队当兵,在解放战争中曾身受重伤,立了两个二等功。解放后转业安置在旬阳粮食局工作,后退休。原安康军分区武部兵役科科长也是汪家族人。双龙中学六十年代第一任校长叫汪孔瑞,后从岚河区调往石堤任教。汪氏后人现今在石堤镇发展的也很壮大。</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以后,解放思想,发展了生产力,汪氏后辈如雨后春笋般蓬勃发展。教书的、当兵的、当镇村干部的、搞金融管理的、做生意闯荡江湖的,大有人在。用汪治高的话讲:“过去我们汪家是地主,那算什么地主?无非就是有饭吃,有地种。现在汪家家家户户住洋房,开小车,比过去强百倍,还是社会好”。</p><p class="ql-block"> 能人进城,富人进镇,殷殷学子,未来可期。己不在乎一宅一地的得失,己不再记恨历史那点陈年旧账和个人恩怨。</p><p class="ql-block"> 铭记历史,当记前辈们走过的路是多么艰难和不容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打开汪家的家族史,二百多年,三个朝代。沉封的墨香、闻鸡起舞的晨练招式、土寨上朗朗的读书声、二老爷的戒尺、战马的嘶鸣声、封建礼教下那双绝望的眼神、解放战争国共两党的枪炮声、打土豪分田地的狂热场面,飘扬的五星红旗、改革开放的号角。</p><p class="ql-block"> 我研究双龙历史,没有任何一家的家族史能有如此跌岩起伏,荡气回肠!历史的沉钩,如同今夜的月亮,有圆的轮廓,也有缺失的阴影。</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瓦房湾展现出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田园风光。山还是那座山,景非往日的景。斗转星移,物是人非。汪二老爷又换了地方,在房后的山根下安睡了,这一次应该是他灵魂的长眠了。</p> <p class="ql-block"> 本文有历史演义的部分,文稿的主要素材来自于对汪氏后人的走访和民间传说,并通过对四段家族史录音整理而来。 </p><p class="ql-block"> 2021.12.9晚于安康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