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茂坤和李在会夫妇的秧歌情结

前程似锦(127_青岛_程佳民)

<p class="ql-block">  胶州有个东小屯村,一个只有400多户人家的小村庄。可它的声誉名扬全国,只是因为它是胶州秧歌发源地。</p><p class="ql-block"> 2019年10月22日,全国儿童舞蹈艺术专家胶州秧歌采风团,一行40人来到胶州马店东小屯村学习、研讨胶州秧歌。中摄网胶州俱乐部应邀十几位摄影爱好者,为这次活动拍摄。 </p><p class="ql-block"> 早就知道,胶州东小屯村是胶州秧歌发源地。记得大约2006年东小屯就开始注重村容村貌的建设,车行还不到东小屯,就远远的看到村子很有特色宣传壁画,“秧歌之乡″东小屯村。进了村的大牌坊,往里直走就是村里的秧歌大舞台。好热闹啊!舞台、广场上人山人海,锣鼓喧天,唢呐悠扬、彩扇飞舞,好一派热闹景象。这时一辆大巴车开进了村里,下来了几十位专家,顺势朝正在辅导学生们的杨茂坤夫妇走来,这时我便举起相机,一一记录了杨茂坤夫妇和专家们切磋技艺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真正把杨茂坤和李在会领进秧歌门的是他们的恩师谭敬殿。杨茂坤10岁,李在会8岁那年就正式拜谭敬殿为师。杨茂坤跟师夫学棒槌和鼓子,李在会则学翠花、扇女和小嫚。从此以后,无论是春夏秋冬,没事就学。学动作,学跑场,学唱腔,因为杨茂坤和李在会有天赋,学的快,很快掌握了传统秧歌的基本要令,完全胜任可以出门演出了。</p><p class="ql-block"> 那个年代没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也没有电视看,所以戏班子成了香饽饽,从正月开始一直演到清明节,挨个村里转,一个村就要演上二三天。从此,东小屯的秧歌戏名声在外了,来村里学秧歌的人越来越多。上世纪50年代,胶州秧歌被选送进京汇报演出,还受到了周恩来总理的接见,一下子在全国打响了。从那以后,胶州秧歌如雨后春笋遍地开花,相继在全县组建了几十支秧歌队,为胶州秧歌的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这是杨茂坤在山东综艺频道所做的胶州秧歌专题节目</p> <p class="ql-block">杨茂坤和李在会夫妇正在山东综艺频道做节目。</p> <p class="ql-block">这是李在会代表胶州参加山东省舞蹈《根源》剧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杨茂坤夫妇和北京舞蹈学院的周萍老师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杨茂坤是青岛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胶州秧歌代表性承传人。这是因为我多次来杨茂坤家进行拍摄采风的原因之一。也是我对摄影和文化的认知。由于摄影属于视觉领域的一种表达方式。就是通过相机来记录一个秧歌承传人对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热爱。也是对自然空间和现实生活的客观记录,更深层的来表达和丰富文化内涵,这就是我的初衷。</p><p class="ql-block">照片是我到杨茂坤家,夫妻二人热情迎接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全国儿童舞蹈专家,胶州秧歌采风团来胶州采风时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荣誉柜</p> <p class="ql-block"> 这是青岛市级胶州秧歌代表性承传人曲虹老师专程来到杨茂坤家拜访,三位秧歌承传人在一起研讨秧歌,切磋技艺。</p> <p class="ql-block">这是杨茂坤和李在会夫妇在各个场合演出或教学照片截图。(选了几个代表性的)</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社区教学时场景</p> <p class="ql-block">点亮非遗,传承经典。活动时片照。</p> <p class="ql-block">接受媒体采访</p> <p class="ql-block">传承经典活动片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第五届中国秧歌节上精美展现</p> <p class="ql-block">第五届秧歌节演职人员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社区教学片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社区秧歌队现场指导片照</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杨茂坤和李在会夫妇最大的心事,就是秧歌的传承问题。应该说俩位老艺人没有辜负谭敬殿师傅的嘱托 :‘你们俩人别把秧歌扔了!得往下传啊!"。杨茂坤道来,我们每年都要送秧歌进学校达40多天。去过的学校有:第三实验小学、常州路小学、里岔小学、和胶西小学、莱州路小学等。 “ 现在的孩子们都能扭出个模样来了,有的学校在秧歌比赛中还拿过大奖!”更令老俩口感到欣慰的是,家里的第三代她们的孙子、孙女们都喜欢胶州秧歌,而且很有天赋。让他们觉得胶州秧歌后继有人。说到这里俩位老艺人脸上流露出满满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莱州路小学教学片照</p> <p class="ql-block">莱州路小学带妆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这是在小学教学时留影</p> <p class="ql-block">“舞与伦比的~~魅力," 现场教学片照。</p> <p class="ql-block">这是杨茂坤夫妇在学校教学时场景</p> <p class="ql-block">这是杨茂坤和李在会夫妇在第三实验小学教学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和第三实验小学的小队员们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杨茂坤和李在会妇夫积极参加胶州市文化局、文化馆举办的各种非遗传承活动。这是在参加非遗在社区启动仪式现场。</p> <p class="ql-block">“情圣特烦恼"是由北京影像公司编剧,反映传承胶州秧歌的一部电视剧,开机仪式上杨茂坤和李在会夫妇等和制片人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秋收季节到了,地里种的花生和玉米,丰收在望。</p> <p class="ql-block">2020年大年三十,应邀我再次来到了杨茂坤家,很幸运的参加大年三十民俗贴对联活动。这个时间段是一年到头最隆重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贴对联一直是我们过年的一个习俗,自然也就有很多的讲究。做好了就寓意着辞旧迎新,迎接财神,留住福气。为新年带来好运,期盼来年的美好生活。</p> <p class="ql-block"> 应该说,贴对联是很有讲究的,首先对联不能贴反了,其次贴对联要男姓出来贴(特殊情况例外)。看看杨茂坤家贴对联就知道了.......“富贵平安地,和睦幸福家。</p> <p class="ql-block">准备饭菜喽!</p> <p class="ql-block">灯篓挂起来</p> <p class="ql-block">老大家还没到齐,先和老二家合个影。</p> <p class="ql-block">秧歌扭起来,过大年喽!</p> <p class="ql-block">看大孙子棒槌打的,不差于当年爷爷的架势。</p> <p class="ql-block">再看看大孙女那姿态,不愧是个专业科班伸手。还有小孙女, 就是那小淑女,扭扭捏捏,动作好美啊。</p> <p class="ql-block">这就是一个秧歌世家过大年的真实场景。节目最后再来一张全家福吧!这真是幸福快乐的一家人!说到这里,本文也该结束了。我衷心的祝福俩位老人,继续为胶州秧歌的传承、发展,做出更大贡献!也祝福俩位老人,身体健康、全家幸福!</p> <p class="ql-block">供片 : 杨茂坤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摄影 : 程佳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文字 : 程佳民</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18px;">编辑 : 程佳民</span> 、</p><p class="ql-block">审核 : 杨茂坤</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1年12月12日</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