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教育管理案例分析</p> <p class="ql-block"> 简.尼尔森在《正面管教》里有很多有趣又有效的管教工具,其中有一个非常经典的工具,叫“积极的暂停”——一个能让我们情绪快速平复的方法。我们常说“冲动是魔鬼 ”,因为人在生气暴怒的瞬间,理性脑的盖子瞬间打开,人会被 “动物脑 ”控制,这个时候说出来的话就是气话,做出来的事也是极具破坏性,而且对解决问题是无济于事的。小学班主任们每天都要处理班级中许多琐碎的事务,解决孩子们身上大大小小的问题,常常会压不住火,最容易出现“动物脑”。如果我们手中都能握有暂停键,那易怒的情绪就能得到很好的控制。小小的暂停键,既可以保护我们自己,又可以帮助我们在情绪平复后,去理智的处理问题。</p> <p class="ql-block"> 低年级的孩子,自我约束力较差,班级管理难度大,遇到违反纪律的孩子,我尽量耐心说服,偶尔意识到自己马上要生气发火,我也赶紧练习用“积极暂停”的方法,给自己和学生冷静的时间和空间,等心情平静后再找合适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三个学期的同行,见证了孩子们一路的成长,他们逐渐变得守纪律、懂得感恩、个个都愿意配合老师提出的要求,我想大概就是“积极的暂停”,成功助力了我的班级管理。</p> 事件描述 <p class="ql-block"> 星期二中午,我走进教室,孩子们都在安静写着课堂生字,小越快步向我走来,低声对我说:“老师,我的课堂生字本找不到了”。“你昨天是不是没有交?去书包里找找。”经我这么一问,孩子带着哭腔说:“我交了,昨天我交得最早,我真的交了”!她诚恳的眼神中透着委屈,我赶紧安慰道:“没事,再找找,可能是谁拿错了”。</p><p class="ql-block"> 可是,接下来的两天,小越的作业本继续消失,她继续忧愁地找了两天。</p><p class="ql-block"> 星期四中午,我从教室后门走进教室,正巧碰上了交生字本的小越。“你的作业本在哪儿找到的?”经我一问,小越立刻愤愤不平地说:“小伟把我的作业本偷偷拿走了,还把我的名字改成他的后交上去了,今天我才发现的”。</p><p class="ql-block"> 我足足在原地愣了三秒,小伟可是我们班胆子最小的男生,他从不敢在老师面前大声讲话,老师语言稍微严厉点,无一例外,他的眼泪立刻就在眼睛里直打转转。他能偷偷把别人的本子改成自己的,我简直无法相信这是真的。回过神的我感觉怒不可遏,立即就想对小伟进行严厉的批评,但最后一刻的理智告诉我:越是生气时,越应该暂停,随即我就离开教室,回到了办公室。</p> 问题把脉 <p class="ql-block"> 小伟的做法虽令人生气,但结合他胆小的性格特点也能予以理解。因为作业没写完,所以他怕老师责怪,更怕放学被留下来,于是急中生智,把别人的名字改成自己的,这样老师放学后就不会再追究,他也能早早回家了。理智的思考后,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冷静处理。面对胆小的小伟,如果我进行了严厉的批评,他可能以后会更胆小、更害怕老师。这种有逃避心理的孩子,极有可能因为老师的苛责将内疚转移成对老师的愤恨,更别谈改正错误了,所以此时运用恰当的教育的方法很重要。反观班上很多孩子,他们也同样不明白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学习中遇到困难,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时,就选择逃避责任,抱着得过且过的心态去应付学习。针对这样的情况,基于正面管教理念的有效批评,我决定以此事为教育契机,在班级中开展一次集体讨论。</p> 处理策略 <p class="ql-block"> 集体讨论前,我先请小越谈了谈找不到生字本时的心情和感受。紧接着告诉小伟,小越难过、伤心的感受,都是你的错误行为造成的,你应该为自己的错误行为道歉”。小伟诚恳道歉后,我意味深长地对他说:“老师明白,让同学伤心和难过,这并不是你的初衷。老师也理解,你内心深处是希望自己能按时完成作业,并不想为别人带来烦恼,你想成为好孩子,可惜你用错了方法。</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的思考:通过分析行为背后的内在动机,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错误已被老师理解和接纳,安抚情绪后,才能帮助孩子关注于接下来解决问题的办法。</span></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我启发孩子们:谁能说说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当我们作业没有按时完成时,我们应该怎么办?通过启发式的提问,孩子们很激烈的进行了讨论,找到了共性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 写作业就是为了巩固知识。如果选择逃避作业,则达不到训练效果,最终受害者是自己。</p><p class="ql-block"> 作业没写完,应该询问老师,能不能将作业本带回家完成,老师如果同意,那就带回家保质保量完成,第二天主动让老师批阅。</p><p class="ql-block"> 课堂作业没写完,应该放学主动留下来,写完再回家。</p><p class="ql-block"> 作业没有按时完成,说明违反了规定,应该主动向老师说明,只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老师都会选择原谅。”</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我的思考:看似是解决个别孩子的行为问题,实则是引导全班的孩子反思,通过亲自参与问题的解决,既让他们感受到了问题解决带来的成就感,又使他们获得了主人翁感。这样的感受就会激励他们去遵守自己参与制定的规则或解决方案。</span></p> <p class="ql-block"> 对孩子最智慧的教育是“赢得”孩子,而不是“赢了”孩子,平等的交流和沟通就是“赢得”孩子的有效路径。学会使用有效的,正面的方法管教孩子,才能让孩子们在自信、自立的快乐环境中健康成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