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学期家园共育小广播为大家分享的是董旭花老师的 《自主游戏——成就幼儿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上期家园共育小广播分享了“创设美的、舒适的和有安全感的游戏环境”,本期家园共育小广播将为大家带来“创设自由与开放的游戏环境”。</p> <p class="ql-block"> 自由、开放的游戏环境会吸引幼儿主动参与游戏,是自主游戏开展的重要基础。这样的环境中,幼儿可以自己决定玩什么、在哪里玩,以及如何玩得尽兴、玩得愉悦。自由、开放的环境更有助于幼儿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挥。</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一)整体规划动态可变的游戏空间</span></p> <p class="ql-block">1.合理规划物理空间</p><p class="ql-block"> (1)室内外的游戏空间规划。因场地、环境不同,在开展自主游戏方面,室内外各有优势。比如,室内空间相对封闭,更有助于幼儿专注地进行游戏,更有利于益智游戏、建构游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的开展;户外空间相对宽敞,更加开放、自由和宽松,除了开展创造性游戏外,还有助于幼儿进行大肢体运动类游戏、沙水泥巴类游戏等。</p> <p class="ql-block"> (2)不同类型的游戏空间设置。不同的游戏其性质不同,对空间的需要也不同,所以在空间设置上要有所区别。比如,建构游戏区一般需要较大的平坦的空间,且相对独立,便于幼儿在其中不受干扰地进行搭建游戏;表演游戏的空间需要宽敞、开放、便于幼儿进进出出观看表演,也方便幼儿间的交往,支持幼儿自由参与游戏;角色游戏区可以半封闭,便于幼儿形成游戏小团体,生发属于自己的游戏主题,并不断延伸和拓展游戏情节。</p> <p class="ql-block">2.动态灵活地利用空间</p><p class="ql-block"> 游戏空间要适当留白,鼓励幼儿自主利用家具或设施创设开放、多变的游戏空间,鼓励和支持幼儿自由支配。还可以提供一些能用多种方式转动、堆叠的模块化或带轮子的家具、设施,便于幼儿根据需要调整游戏空间。开放的设施,如纸箱、纱幔以及自然材料也可以帮助幼儿创设不同的游戏空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二)提供开放多元的玩具材料</span></p> <p class="ql-block">1.种类多样、数量充足</p><p class="ql-block"> 玩具材料是幼儿开展自主游戏的重要物质基础。丰富多样的玩具材料会引发幼儿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会影响到幼儿游戏的水平,以及幼儿通过游戏获得的发展。需要强调的是,玩具材料的投放并不是越多越好,数量多并不意味着游戏质量高。幼儿的注意力不够稳定,过多、过杂的玩具材料尽管能吸引幼儿,但也容易让幼儿分心、不能专一地持续地探究和游戏。因比、在投放玩具材料时, 应考虑近期幼儿的兴趣、幼儿发展的需要、游戏类型的需要,做到有的放矢。</p> <p class="ql-block">2.让材料更具开放性</p><p class="ql-block"> 开放性材料无所不包,既有石子、橡子、树叶、羽毛、果壳一类的自然材料,也有玻璃珠子、瓶盖、丝巾、夹子、衣架、毛线团之类的人工合成材料,还包括轮胎、盖子、瓶子、毛巾等生活用品、生产材料等。如此说来,“开放”更是一种理念,只要具备了开放的理念,周围环境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物品皆可以成为幼儿游戏的玩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三)保障充足并具有弹性的游戏时间</span></p> <p class="ql-block">1.保障充足连续的游戏时间</p><p class="ql-block"> 应该坚信游戏是教育的主要途径,也是促进幼儿认知、社会性、情绪情感和身体等各方面发展的最佳途径,将游戏作为一日活动的主要内容,给幼儿充分且连续的游戏时间。一般来讲,幼儿园每天至少有一个小时的不间断的自主游戏时间,而且随着幼儿年龄的增长,这个时间可以延长至90分钟甚至更长。充足连续的游戏时间是保证幼儿真正投入和享受游戏快乐的基础条件,有助于幼儿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游戏准备、发展情节,以确保游戏的连续性、完整性和复杂性。</p> <p class="ql-block">2.尊重幼儿的意愿,弹性管理游戏时间</p><p class="ql-block"> 弹性管理,强调时间安排要追随幼儿的节奏,而不是绝对化。传统的幼儿园一日作息计划,习惯于对每一个环节的具体时间进行细化,这导致教师根本没有自主调控的空间。幼儿园可以尝试整合零碎的时间,实现时间的弹性管理,比如,当幼儿的游戏兴趣较高、很难立刻结束游戏时,教师可以灵活调整,在不对其他环节造成太大消极影响的前提下适当长游戏时间。</p> <p class="ql-block">3.减少集体教学的时间</p><p class="ql-block"> 目前,还有很多幼儿园存在一定程度的“重认知、轻游戏”的现象,比如,占用游戏时间上课的情况时有发生。集体教学并不是支持和推动幼儿发展的唯一途径,相反针对学龄前儿童来讲,游戏更适宜推动幼儿的发展。</p> <p class="ql-block">4.取消不必要的集体性活动</p><p class="ql-block"> 有的幼儿园教师习惯以集体性的方式组织幼儿的生活活动,如集体盥洗、集体饮水、集体加餐等,无形之中浪费了时间,出现了很多不必要的等待环节。在幼儿有限的在园时间内,教师应该尽可能取消不必要的集体行动,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自我管理,发展幼儿自主的意识和能力。</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55, 138, 0);">🌻自主游戏,成就幼儿快乐而又意义的童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