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池赋彩我醉秋 <p class="ql-block"> ——韩明银</p> <p class="ql-block"> 天高云淡,轻掠一缕微风随风逐秋;</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秋阳艳照,采撷一米阳光追光逐秋!</span></p> <p class="ql-block"> 俨然已是深秋,却不曾领略到今年秋的韵味,忙罢,似乎辜负了时光亦辜负了秋意。</p> <p class="ql-block"> 忙碌的一周终于结束,周六的晨曦格外柔媚,和煦的光芒微透薄纱轻雾,欣欣然踏上美誉为中国新西兰高山草原红池坝的途中,巫溪县城至上磺路段高速路上,遥望远山层连叠嶂,云蒸霞蔚。这一段隧洞甚多,速度不会很快,足以让你略有坐着过山车饱览盛景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 高速下道,转个角就能上“上磺至文峰”的快速道,此时你便会觉眼前赫然开朗,心境舒畅,没了隧洞,有的是连绵起伏的群山和婆娑婀娜的树林,有的是一望无际的田舍和拔地而起的农庄,红的瓦、青的瓦、褐的墙、白的墙、大栋的、迷你的……各自以独特的姿态傲立于黄的、绿的丛林中。婉转悠扬的鸟鸣是真实的也是梦幻的。虽是快速通道,速度也不会很快,也许你和我一样舍不得错过沿途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到达文峰后便是通往红池坝的专属大道了,此时的速度自然会更慢些,偶尔会悄然踩下刹车索性靠边停下一饱眼福。看,红褐色的道路两旁,碧云天、黄叶地、万山尽染!红色的有枫叶,一片片枫叶轻轻摇曳显得那么恬淡雅静,六个尖尖的叶梢显得特别精神,任谁就会思考那“一片红”的历程,有过朝露的滋润、有过阳光的沐浴、有过黑夜的侵袭、有过夕阳的映照、有过彩霞的挽留……那一片片枫叶的“红”红得那么热烈,红得那么耀眼,那一片片枫叶的“红”定是生命赋彩的产物!红的有枫叶,红的也有不知名的叶儿和果实,其实红的也许还有你的记忆和那份坚定不移的信念!眼前最多又最富有变化的便是故事丰满、暖意十足的“黄色系”了,柠檬、鹅黄、中黄、土黄、赭石色、熟褐色各种黄色协调的融为一体,深深浅浅的黄色没有哪一种色彩觉得很“跳”也没有哪一种色彩觉得很“闷”,每一份色彩都那么和谐共生,相互映衬得恰到好处。暖暖的色彩,此时,你是否想到了丰收的喜悦,“十里麦香”的诗意景象是金黄金黄的,一株株沉甸甸的谷穗弯着腰、鞠着躬、低着头,似乎正将深深的思念捎给水稻之父袁隆平爷爷。是的,在人类发展的关键时刻,一位“神农”捧出了拯救世界性饥饿的法宝“杂交水稻”,创造了一个风靡世界的“绿色神话”。这位伟人值得每一个生命去追思,袁隆平爷爷大学毕业选择了远离繁华的都市,而去了偏远的湘西农村——在农校当了一名教师。在农校教书的日子里,他利用课余时间走出课堂,走向田埂。烈日当空,他头顶烈日,汗流浃背却依然在田里劳作。偶然的机会,他发现一株“鹤立鸡群”的稻株,由此萌生了培育杂交水稻的念头。然而,袁隆平爷爷的设想与传统的经典遗传学观点相悖,许多权威学者认为他是蚍蜉撼树,周围充斥着反对声甚至嘲笑声。但他在反复思考、探索之后,更加坚信自己的想法。为了找到意想中的稻株,他吃了早饭就下田,带着水壶与馒头,一直到傍晚才回。艰苦的条件和不规律的饮食,让他患上了肠胃病。六七月份的天气,他每天都手拿放大镜,一垄垄、一行行、一穗穗,大海捞针般在几千几万的稻穗中寻找,汗水在背上结成盐霜,皮肤被晒得黑里透亮。凭着这种坚韧不拔、勇敢顽强的意志,在勘察了14万余株稻穗后,经过两年的探索、试验和研究,他终于写成引起国内外科技界高度重视的“惊世”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从此,“杂交水稻”这四个字伴随了袁隆平的一生,成为他毕生不懈追求的事业,也成为人民幸福生活的前提保障。袁隆平爷爷胸怀天下、无私奉献的精神和他的贡献已经超越了杂交水稻,他给整个民族留下了一笔绵延世代的宝贵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他是属于中国的,更是属于世界的。他让金色稻菽拥有了耀眼的千重浪,那浪里的金色光芒在浩瀚的宇宙中闪耀!哦,漫山的“暖系金色”是希望赋予的色彩、是信念赋予的色彩、是实干赋予的色彩、是收获赋予的色彩、是精神赋予的色彩……</p> <p class="ql-block"> 谁的“喇叭”将拉得悠长悠长的思绪霎时间唤回,极目远眺,万山五彩斑斓、红得热情、黄得绚烂、绿得精神、青得稳重……天空如镜蓝得透彻,你也许会和我一样强迫性放下眼前的美景,继续驱车赶往目的地红池坝。</p> <p class="ql-block"> 一路秋色生辉,盛景迷人,途中时不时也情不自禁借“小憩”的理由饱览仙境般的美景。一路迷恋,一路前往,终于到了目的地高山草原红池坝,天空中云卷云舒,草原上牛羊成群,梦幻辽阔,美不胜收!迫不及待在草原上放飞自我,停留自由、驰聘自由、高歌自由、身心自由……此时的我什么都可以想,什么都可以不想。这里传说是春申故里,春申的故事你自然会回味一些;这里的瑰丽传说“红池坝”名字的来历你自然也会回味一些,传说很久以前红池坝地壳还没发生变化,那里就有了一个红色和一个青色的水池子。当地人们发现两个水池里的水经常滚动,原来红池子里有一条红蟒蛇,青池子里有一条青蟒蛇。时过几迁,两条蟒蛇在各自生存的水池里潜心修炼,红蛇善用火,青蛇善用水,它们的功夫日益精进,但青蟒蛇的心术不正,经常夜深人静的时候出来偷吃村民的庄稼;红蟒蛇心肠好,劝青蟒蛇不要干害民之事,青蟒蛇总是听而不闻,屡教不改。直到有一天它们争斗不休,红蟒蛇吐出火焰烧掉了一片山,就行成了现在的火烧坝,青蟒蛇吐出水就行成了现在的东溪河。几天几夜的激烈战斗,最终青蟒蛇战败,被山神擒走。红蟒蛇虔诚为民一直守在这里,保护着村民。从此,人们为了纪念红蟒蛇,于是取名叫做红池坝。</p> <p class="ql-block"> 如果瑰丽的传说让你步调或缓或急,那么你眼前的杜鹃花婀娜的枝干和那婆娑的枝丫,会使你漫无边际的去追寻浪浪而凄厉的爱情故事。这个季节是见不到火红的杜鹃花的,她的盛放融入她对爱情的忠贞和坚毅只会是在她该盛开的季节——希望的春天!微风轻抚,额前的发丝牵动着心绪,你渴望策马扬鞭飞奔在彩色草原红池坝,牛羊任你赶,飞鸟任你唤,美景任你赏,你不是牧童,你是归隐山居的侠客和绿林好汉,你是远离市喧的隐者,怎么设想都自由。一壶好酒作伴,来一曲《高山流水》或是来一阵奏笛舞剑,或者约上“李白”“杜甫”“王羲之””“苏轼”“黄庭坚”“韩滉”“郑板桥”“李唐”“范宽”等不同时代的诗人、文学家、画家、书法家来一场奋笔疾书,张弛有度、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艺术创作……红池坝的美景于是成了流芳百世的诗词、成了千古咏叹的浪漫、成了时代永恒的记忆。红池坝的美景于是跃于那些或流畅飘逸的线条,苍劲有力富有弹性的用笔,婀娜俊秀的结体,龙祥凤舞般的行气以及和而不流的气势书法作品中,给人神游物外之感,迷蒙空灵的韵味。红池坝的美景于是成了“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牛羊成群处,韩滉的画真乃应景之作:画纸上的牛姿态各异,有一头牛身体非常壮硕,通体赭黄,格外精神。有一头牛略带仓黑,正面而立,似在张口呼喊“哞哞”。有一头牛也呈赭黄色,正侧头伸脖,在低矮的灌木上擦痒。有一头牛黑白相间,翘首顾盼还有一头牛黄中带白,向前徐徐前行,扭头望后望,口中的红舌若隐若现。万壑松林间,李唐的画笔下“上留天,下留地”山峰逶迤万重,风起云腾,松涛阵阵,山顶山腰,密植松林,好一幅松风交响曲栩栩如生。修竹数竿,或长或短,或左或右,相互呼应,浓淡相宜,颇有孤傲、刚正、倔强不驯之气,那是郑板桥笔下的竹,也是巫溪红池坝的竹。气势磅礴,大墨淋漓是典型的“范宽山水”也是巫溪红池坝的山水。谁不渴望在这红池坝的山水间能收千里风云于笔端,尽情写那一山又一山、尽情写那一望无尽的草原、尽情写那红池赋彩的秋色……任其线条回旋,节奏自然。</p> <p class="ql-block"> 行于山水间,行于世俗间、行于大道间……走着想着,梦着醒着,唯醉于赋彩红池的秋天!</p><p class="ql-block"> 2021秋11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