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中国,鲁迅先生可谓家喻户晓,但能读懂他文章的人恐怕就不很多了。学生时代,每当上到鲁迅的课文,同学们总感觉有些痛苦,因为好多文字不能理解,读着又拗口,只能囫囵吞枣地读。前些年,感觉自己文字功底还算可以,索性找来鲁迅作品读,可读着读着,还是不能很好地理解,然后就再也读不下去了,如此几次,终于作罢。</p> <p class="ql-block">今年五一假期,小侄女说给我买了一套书,也不知是哪类的书,快递员小哥通知领取,拎在手里感觉沉重,体积又大,费力搬回家,拆开一看,竟是《鲁迅全集》。每册足有500-600页,总共十八册。真是又惊喜,又愁人,担心这么多书放书架上,只成了摆设,岂不辜负了侄女的一片好意,也浪费了不小的一笔钱财。</p> <p class="ql-block">九月份岗位调整,突然间,自己能支配的时间变得充足,于是开始认真啃读《鲁迅全集》。</p> <p class="ql-block">在家每天一有空就钻进书房读书,到办公室也是办完手头事,继续读,好在这书的册数多,可以在办公室和家里同时放一本。功夫不负有心人,几个月下来,已顺利地读完了几本。</p> <p class="ql-block">我这次读鲁迅,掌握了一些方法,先大略地了解全集梗概及简介,把握其文学脉络。然后细读,不懂的地方查字典、问度娘。再结合鲁迅所处的时代背景,琢磨着读。</p> <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所处年代为清末民初,社会动荡,内忧外患,民不聊生。鲁迅在世五十五年,青年时代家庭条件较为殷实,一开始学医,当他意识到中国的最主要问题是人的思想保守、精神的麻痹以及政治腐败无能时,他毅然弃医从文,用手中的笔作武器,发出时代檄文。在我们看来,他的文字之所以难懂,最主要还是时代决定的。清末时期,多为艰涩难懂的八股文。后来,随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开始白话文改革,但因鲁迅的文章,绝大部分都是讨伐当权者的,写作文章很多时候不得不表现得隐晦。在理解了这些大背景后,再读鲁迅的文字,就轻松多了。</p><p class="ql-block">《鲁迅全集》包括自传、书信、日记、杂文、演讲稿、小说等,代表作有《呐喊》《彷徨》《朝花夕拾》《故事新编》等。最能体现鲁迅精神的是:“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毛泽东曾评价:“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p> <p class="ql-block">通过再读鲁迅,先生在我心目中的形象更加清晰,人物更加亲切、率真,他是孤独的,更是伟大的,他用毕生精力,鞭挞社会的黑暗,唤醒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进取意识,开创了新文化运动的先锋。</p><p class="ql-block">读懂鲁迅,还在路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