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百年 追忆前辈

太行儿女

<p class="ql-block">  太行山上一颗永远不落的无名星</p><p class="ql-block"> ——我的红色家史</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前言</p><p class="ql-block"> 军旗永远跟着党走。百年征程,风雨如磐。军旗跟着党旗走,经历了历史的惊雷、时代的风浪。镰刀、锤头,信仰的旗帜。五星、八一,胜战的旗帜。百年奋斗,勇往直前。军旗跟着党旗走,闯过了千山的关隘、万水的激流。</p><p class="ql-block"> 走进新时代,习主席引领三军新长城。一面面崭新的军旗从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手中授出,人民军队擎旗出征,改革重塑,向着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建设世界一流军队鏗锵进发。</p><p class="ql-block">回望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及各个时期,为了民族的解放,为了不再受外来之敌及土豪劣绅的蹂躏、残杀、欺压;有多少革命先烈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浴血奋战、血洒疆场,为国捐躯才换来今天的胜利。</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上一颗永远不落的无名星》(我的家史)记述了我太祖父带领全家从河北省涉县更乐村,落脚在辽县(今左权县)。靠自己勤劳的双手,养家糊口。一年到头,连温饱都解决不了!</p><p class="ql-block"> 到了我祖父(爷爷)董兴旺这辈毅然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抗日战争时期先后在桐峪三民校、为八路军(二位八路军首长伤病员)做饭、还兼护理、保卫工作、在给八路军首长做饭期间被组织上抽调到桐峪为晋冀鲁豫临时参议会做饭、会议结束继续为八路军首长做饭;奶奶赵引弟抗战时期为八路军奶养、保护孩子;烈士父亲抗战时期就投身革命事业(从路东干校——抗大六分校太行大队参训学习)保卫胜利果实,把自己的青春年华贡献给国家与民族!亲生父亲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因公致残,双目失明至今(1962年修建本县石匣水库)</p><p class="ql-block"> 一个国家不能没有国魂,有了国魂才能在世界昂首屹立。一个国家不能没有民族魂,有了民族魂才能繁荣蕴藏勃勃生机。一个军队不能没有军魂,有了军魂才能无往不胜立于不败之地。(1)反映我家从河北涉县逃荒到左权县的真实写照;(2)反映我爷爷董兴旺的一生为国,不计个人得失;(3)反映“太行奶娘”奶奶赵引弟短暂的一生,为了八路军一儿一女,把自己两个幼小的儿子,让日本鬼子杀害了;(4)反映烈士父亲出生、上小学时担任儿童团长;(5)反映烈士父亲上学期间在共产党的教育、培养下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6)反映烈士父亲从太行联中毕业听从党的召唤,坚决投身参军报效祖国。毅然和五十余人到抗大六分校参训学习;(7)反映烈士父亲从抗大六分校分配到部队积极投入战斗,每次战役和战斗带领50团战士身先士卒,冲锋在前。1946年8月10日陇海战役解放兰封火车站攻坚战中光荣牺牲,年仅二十岁。 </p><p class="ql-block"> 编写《太行山上一颗永远不落的无名星》的目的,是为了传承红色历史,宣传我家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不计个人得失,为国尽自己绵薄之力。《太行山上一颗永远不落的无名星》既是一部有历史价值的党史参考资料;也是向广大人民群众、青少年进行革命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工具书。我深信在习主席的带领下,觉醒了的青少年将从我写的文章里面吸取精神营养,为了振兴左权做出应有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为了写我的家史,从1968年我的爷爷董兴旺带我到太原冯瑞如家查找烈士父亲董爱珠的资料、写信到四川成都、武汉武昌、徐州多方求助,可以用一句话来形容:千辛万苦寻找,千枝万叶来书写,由于本人文化水平有限,经验不足,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恳请熟悉我家前辈、老同志、及各级组织和领导同学及广大读者予以批评指正。</p><p class="ql-block">序</p><p class="ql-block">永远不落的无名星</p><p class="ql-block">——读董天祥撰写的红色家史</p><p class="ql-block"> 段存章</p><p class="ql-block">天上一颗星。</p><p class="ql-block">地上一个人。</p><p class="ql-block">一个人就是一颗星。</p><p class="ql-block"> 我以无比激动的心情拜读了董天祥撰写的《太行山上一颗流星——怀念我的烈士父亲董艾珠》一书,她父亲不是“流星”,是一颗永远不落的无名星。她的革命家庭,几代人默默无闻为国家为民族做着自己力所能及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天祥的过继父亲董艾珠牺牲在解放战争最前线。“时年二十岁”,他牺牲时部队的名称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政治委员邓小平,当时职位是第二野战军十二军三十五师作战参谋。</p><p class="ql-block"> 天祥的生父董玉定在社会主义建设工地负重伤。“他于1962年在本县石匣水库修建时因公致残,双目失明(山西省水利厅档案中记载“立一等功”)。”</p><p class="ql-block"> 天祥的祖母为保护八路军后代被敌人杀害了两个儿子。“1941年至1943年,是抗战最艰难的岁月,日军一年扫荡好几次,每次我祖母都是怀抱理华(奶孩)手拉着自己的孩子,有次返回家中,得知我三叔董小三和四叔董小四被日本鬼子杀害了。”</p><p class="ql-block"> 天祥的祖父也为抗日出过力。“抗战时在桐峪三民校当厨师,1941年7月7日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在辽县桐峪召开时,抽调他为会议做饭40多天。他还先后为八路军首长做过饭,细心照顾伤病员,帮助代管前线作战指挥员的孩子......小小厨房里有大贡献!”</p><p class="ql-block"> 董氏家族是在清代末期从河北省涉县更乐村逃荒落脚在辽县麻田镇上南会村后的大塔沟。天祥的太祖父起早贪黑开荒多打粮食,太祖母给富人家缝补衣服,节衣缩食,艰难度日,养成良好的家风。</p><p class="ql-block"> 董天祥15岁时,“农历1976年3月14日”祖父离世前把我叫到了炕前,郑重告诫我:“咱家的祖训是先国后家,不讲个人得失,宁愿天下人负我,决不允许我的子孙做损人利己的事。无论到什么时候都要相信党。”</p><p class="ql-block"> 董天祥是一名革命烈士的女儿。她说:“把那段红色历史传之后代,是我责无旁贷的责任。”为此她多年走千山万水,进千家万户,用千辛万苦,收集千枝万叶,记录老一代的革命足迹编写文字出版,实属是一件太行精神的义举,可敬,可赞,可学!</p><p class="ql-block"> 2012年11月28日</p><p class="ql-block"> 写于北京春燕泥屋</p><p class="ql-block">自序</p><p class="ql-block"> 我名董天祥,饮着太行山的清漳河水长大,为自己生于 左权、长于左权而骄傲。</p><p class="ql-block"> 左权是一位八路军名将的名字,公元1942年9月18日,才改辽县为左权这个县名。左权县原名辽县,地处太行山主脉西侧,位置独特,居险扼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东渡黄河,挺近山西抗日前线。辽县这个山区小县应历史之选择,走上了中国的政治舞台,成为太行革命根据地的腹心,成为华北抗战的指挥中心。</p><p class="ql-block"> 八年抗战铸忠魂,名彪青史耀千秋。在那抗击外族侵略的岁月里,左权县是华北抗日指挥中枢的长期驻地,有着特殊的历史地位。仇恨可以忘记,历史却不能忘记。我作为一名革命烈士的女儿(过房的)把那段红色历史,传于后代,是我责无旁贷的责任。</p><p class="ql-block">我是一个写作还不入门的新手,我如实记载了一段革命史料,希望有关部门把我所写的能够当做纪念文集出版,我感激不尽!</p><p class="ql-block"> 修改于2021年5月</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 红色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在太行山的中段,山西省的东南部,有一个举世闻名的英雄县——左权县,她就是我的家乡。</p><p class="ql-block"> 太行山巍峨挺拔,以其特有的地理位置让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这里将抗日游击战发展到了极致;以其为中心和依托的晋冀鲁豫和晋察冀根据地,成为共产党领导的太行军民在抗日战争时期最大的解放区,在中国近代史和革命史上谱写了壮丽篇章。</p><p class="ql-block"> 1937年11月8日八路军一二九师在师长刘伯承、政委张浩(1938年1月邓小平继任)的率领下进驻辽县西河头村,同时李箐玉、李雪峰、徐子荣领导的中共冀豫晋省委(后改为晋冀豫省委、晋冀豫区党委、太行区党委)也到达。1940年11月7日彭德怀副司令员、左权副参谋长率领八路军总部到达大林口村、武军寺村、上麻田村一带,同时中共中央北方局书记杨尚昆(后彭德怀、邓小平)带队到达下武村、上口村、上麻田村一带。</p><p class="ql-block"> 左权县原名辽县。1942年5月25日在反击日军大“扫荡”中,八路军副总参谋长左权将军因率部掩护总部和北方局首脑机关撤退时,不幸被日寇炮弹击中头部,壮烈牺牲在左权县麻田镇十字岭上。7月八路军总部在麻田召开了“左权将军追悼大会”,全区人民深深地为左权将军抗日救国的精神所感动,十万人民自发签名将辽县改名为左权县。以示纪念。后经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批准,9月18日县委、县政府在其驻地西黄漳村召开军民五千余人大会,纪念“九一八”十一周年暨辽县易名左权县典礼。左权将军牺牲后,由王耀灵作词、皇甫束玉等谱曲的《左权将军之歌》就传播开来,响彻太行。</p><p class="ql-block"> 麻田镇地处太行根据地腹心,坐落在左权东南的太行峡谷中,濒临清漳河畔,环村奇山林立,境内关隘险要,是晋冀豫三省的交界处,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她西依太行,东出平原,可攻可守。自1940年11月八路军总部、北方局机关进驻,近五年多之久。在这里指挥华北军民抗战,直到胜利。</p><p class="ql-block"> 上口村便是我的出生之地。她距上麻田村五里,距武军寺六里,既是中共中央北方局驻地,也是北方局党校、总部军工部的驻地,更是联络首脑的中转站。同时还是领导人居住的主要地方。</p><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就是在这片土地上,特别是这样一个不为人知的偏僻的山区小县,就这样成了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游击战争的发祥地,就这样指挥华北军民坚持抗战的指挥中枢。</p> <p class="ql-block">美丽的家乡上口村</p> <p class="ql-block"> 二 革命家庭</p><p class="ql-block"> (一)贫苦农家</p><p class="ql-block"> 在左权县麻田镇上口村有一户董姓人家就是我的家。在清代末期,我太爷爷和太奶奶从河北省(原河南省)涉县更乐村逃荒来到辽县(今左权县),先落脚在辽县麻田镇南会村后的大搭沟里。那个时候,大搭沟住着六户人家,前沟住着四户,半沟住着一户,我家就只能在后沟找个地方建了个简易的棚子勉强住了下来。由于缺粮少食,经山中邻居的介绍到南会村的富户家借下三斗高利贷米,暂时起步生活,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主要还是依靠挖野菜、吃树皮来填肚子度日。</p><p class="ql-block"> 我太爷爷是个十分勤劳的人,他起早贪黑,开荒种地,第二年春山沟里便逐渐种上了谷子、玉米、高粱、黄豆、山药蛋、萝卜、菜根等多种农作物。那一年的年景较好,一下子收获了一担余粮。后来,才慢慢地开始自己动手用石头垒成墙,石板做成顶,建起了一处石头新房。由此实现了从简易棚搬出来住进新房子。到了冬天,天寒地冻不能再开荒了,我太爷爷就到山上打柴,到街市去卖柴;我太奶奶就给富人缝补衣服或做针线女红卖出去后添补家用。就这样一年四季忙忙碌碌,辛辛苦苦干一年的活也只能买回三斤白面,以便在过年、过元宵节时吃上一顿饺子。那一年家中生下一个女孩,便是我的大老姑。</p><p class="ql-block"> 春节过后春暖花开,又开始播种,种子下完后,再去开荒开地。与此同时,在山坡上还栽下了花椒树、核桃树、柿子树等。果木开花结果了,在哪里的日子就此一天比一天好起来了。我太爷爷和太奶奶在哪里生活了十余年,共生育了四男两女,六个孩子。常言道“好汉难养三张嘴。”而我家又是八口之家,生活就是那样的艰苦啊。</p><p class="ql-block">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我太爷爷由于人多嘴多,长期的艰苦生活,到1901年3月积劳成疾卧床不起了,加之缺医少药,无钱治病,早早地离开人世。埋葬了太爷爷之后,老家更乐村的族人上来就要卖寡妇,此时沟里的邻居们就私下里给我太奶奶出主意,坚决不能让他(们)卖了,如果让卖了,孩子们可就苦了。于是我太奶奶拿定了主意,坚决不同意,他(们)也没办法,只好返回老家把我家的五间房子给卖了。然而,这个人最后也没什么好结果,不久就离开人世。再后来老家来人说,他是坏了良心。</p><p class="ql-block"> 太爷爷去世后剩下孤儿寡母艰难度日,六、七月下雨连绵,加之山里狼豹出没,一到日落就得紧关房门不敢出入。那时在山里实在不能住了,便托人在上南会村赁了一处三间旧房子住了下来,晚上住村上,白天照常在大搭沟种地。艰难的生活使孩子们不得不早出嫁早立业,大老姑13岁就嫁到武军寺寨峪沟;二老姑14岁嫁到更乐村赵家(其家是清朝探花之后)。时间不长,太奶奶的娘家亲人(也是从涉县逃荒到了上口村落户的人)看到她们在南会村少依无靠,生活实在艰难,才又介绍到上口村居住。那时仍然还在大塔沟种地。再后来,两个大点的儿子(我的大爷爷和二爷爷)在14、5岁时就都去给富人家当起了长工。此后不久,我太奶奶年老体弱,于1910年6月去世了。我的家从此就在上口村居住下来了。</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爷爷董兴旺</p> <p class="ql-block">当年首长李伟之子李小列画像——太行亲人(我的祖父董兴旺)</p> <p class="ql-block">皇甫束玉抗战时期曾在桐峪三民校当老师,离休前任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p> <p class="ql-block">皇甫束玉写给小女儿的字,他与我家有四代交情</p> <p class="ql-block">冯廷章(冯瑞如)中共左权县最早的党员之一,解放后任山西省政协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冯瑞如大儿子冯有生</p> <p class="ql-block">(二) 做首长勤务员的爷爷</p><p class="ql-block">我的祖父董兴旺</p><p class="ql-block">我祖父(我们这里叫爷爷,下同)董兴旺在家里排行老三,生于农历1896年正月初十(光绪二十二年)。因他从小在家经常帮助母亲做饭有了一定基础,后经人介绍到了辽县城石柱街的一所贫民校做饭。那时,我四爷爷则是给富人家赶牲口跑运输,一家兄弟四人就此各奔前程了。董兴旺在城里的贫民校做了六年多的饭有了一点点的积蓄,经人介绍于1920年3月与邻村(距上口村六里)的小目口村山上的赵家之女赵引弟结为夫妇。我祖母(我们这里叫奶奶)是赵家一母所生的两儿六女中的第二个女儿。</p><p class="ql-block">1925年9月1日,借住上口村张来顺家的董兴旺和赵引弟一对贫苦农家夫妇,在全家人的祈盼之中生下一个男孩,这就是我的烈士父亲——董爱珠(董艾珠)。他是董家来到辽县的董氏家的第三代传人。在生下董爱珠后不久,我爷爷怕奶奶一人又带孩子又下地干活实在太累了,身体吃不消,于是乎就辞去了在县城贫民校的工作,到离家15里的桐峪第三民族学校(三民校)当厨师。那时是为黄明(曾任辽县抗日县长,解放后为西安飞机发动机厂党委书记)、皇甫束玉(解放后为国家高等教育出版社党委书记)、牛之谦等领导人做饭。我爷爷忠厚老实、干活勤快,每日虽然是粗粮野菜,饭菜却做得香甜可口。时任路东干校负责人的冯廷章(即冯瑞如,中共左权县最早的党员之一,解放后任山西省政协秘书长)要物色一位厨师,专门为身负重伤的左今夫(李伟养伤期间是抗日公学校长;解放后为国家经委委员党组成员)、患有重病的侯才顺(侯步云)和他们的警卫员许太做饭,还兼护理、保卫工作。黄明、皇甫束玉对董兴旺万分不舍,却也毅然将他“献”了出去。</p><p class="ql-block">后来董兴旺由时任路东干校负责人冯廷章(冯瑞如)同志介绍到泽城叉峧村为左今夫(李伟)、侯长顺(侯步云)两位首长服务。但是当左今夫(李伟)负重伤后,冯廷章(冯瑞如)要抽调早已是三民校厨师的董兴旺去专门为左、侯(当时患有重病)及警卫员许太三人服务时,董兴旺当时就不想去,主要原因是和大儿子董爱珠共用着一条被子,他们一分开,一人就没被子了。他就说:“爱珠到那念书,我就到那做饭。”冯廷章则说:“让老左给你一条被子,你就安心给老左他们做饭,好好伺候他两个人吧。”就这样董兴旺就开始了给他们做后勤服务。在这期间,由于冯廷章工作繁忙,也就把自己的大儿子冯有生也“寄养”在那里了。</p><p class="ql-block"> 那个时候很艰苦,董兴旺既是厨师,还得为首长安危负责!由于当时生活非常艰苦,一日三餐都是黑豆瓣,菜是几颗黑豆芽(到1943年就是以野菜当饭吃)。因为左、侯二位既是首长还是重伤重病人,边区政府给的最高待遇就是一天一人2斤小麦,4人共8斤小麦(冯有生不在供应范围)。董兴旺为把五人生活搞好,每天要用碾把小麦推成面,当然麦麸也是上好食品,还要开荒种菜,喂马、喂奶羊,晚上还要替十六岁的警卫员许太站岗放哨。</p><p class="ql-block"> 在反“扫荡”中董兴旺肩负着重大使命,日夜为首长的安全着想。因为警卫员许太刚16岁,首长不放心,我爷爷白天做饭、喂马、喂奶羊,还得在生产季节不失时开荒、播种、收获,他在那里为了给首长增加营养还自己种了菜园;晚上还得给首长站岗,与日寇周旋,消息不好还得把首长安全转移到山洞,同时把两匹马、奶羊都要好。尽管抗战时期形势非常恶劣,但党的领导也常来看望。当时,敌人实行铁壁合围大“扫荡”,冯廷章怕左今夫、侯长顺二位首长不能早日康复,一再叮嘱董兴旺“一定要侍候好、保护好首长,他们有大用是国家不可缺少的将才。将来你家有困难,他们是会帮助解决的。”兴旺当时并为多想也不求有什么回报,只想共产党、八路军是穷人的大救星,就这样他夜以继日地悉心照顾着首长。1941年7月7日晋冀鲁豫边区临时参议会在辽县桐峪镇召开时,临时抽调董兴旺在那里做饭40多天,左、侯二位首长暂时由他人代做饭,一直到8月15日结束。四十多天下来,左、侯二位首长身体状况急转直下。这期间,董兴旺一直挂念着左、侯二人和冯廷章的儿子冯有生的安危、生活起居等。那时冯廷章的儿子还很小,确实需要大人照顾。董兴旺一返回,左今夫就紧紧握住董兴旺的手不放,一边不住的说:“我和老侯已经请示上级了,以后无论有什么事情,也不让您离开咱们这里 。”并让董兴旺掌管钱财、处理一切后勤事务。事后,警卫员许太和董兴旺说:“这40多天,首长免了好多做饭的,都不满意。听左、侯二位首长常常交谈,说:老董是在用心照管咱二位和冯廷章的儿子啊,这样的好厨师咱可离不开啊!”当时,冯有生在那里睡觉盖的被子,正中间有锅盖大的窟窿也没甚缝补,每到晚上睡觉时就逗他玩:“有生败你冯廷章兴哩,这被子我要不给你盖衣服,不冻死你才怪哩。”有生总是笑眯眯地回答说:“大爷我家经济困难,咱两彼此彼此,您不是盖的老左大伯给您的被子吗?要不咱俩一起睡就冻不死了!”</p><p class="ql-block"> 就这样,在日寇不断“扫荡”隆隆的炮火声中,在太行山极端困难的抗战岁月里,兴旺把上级领导交给的艰巨任务,圆满地完成了对两位首长的护理、保卫任务,直到1945年抗战胜利前夕,董兴旺把他们送到涉县王堡村、赤岸村才知道“左今夫是李伟、侯长顺是侯步云”,他们到那里是和李雪峰、、杨秀峰一块办公,虽然他们一致要带董兴旺共同南下继续做厨师工作,但是,因董兴旺积劳成疾不能跟随首长一起南下,实在无法继续工作了,就提出返家养伤,不给党和国家添麻烦。就这样兴旺恋恋不舍地离开李伟、侯步云二位首长。</p><p class="ql-block"> 时隔三十五年,李伟费尽周折,才和我的生父董玉定、董天祥取得联系。李伟多次信中,再三对董兴旺的辛勤劳动表示感谢。说:“没有老董,他就不能再继续为革命做贡献了。”他还说:“在那样特殊的战争环境中你爷爷能把工作做到那种程度,是常人很难做到的。”他在给我生父董玉定信中说:“回想战争年代,我很有负重感。几年间蒙你父亲老董同志对我的亲切关怀与照顾,使我的伤病身体得以康复,直到后来能继续为党、为革命、为人民工作,他是有莫大功劳的!你哥爱珠(艾珠)是很有为的青年,……是你父母培养的功劳,这是你们家庭的光荣!并告知侯步云同志因久病不愈,早早就病故了。”</p> <p class="ql-block">左今夫(李伟)在泽城养伤期间是邢台抗日公学校校长,离休前国家经委委员党组成员。</p> <p class="ql-block">(三)我奶奶赵引弟痛舍亲生救奶儿、奶女</p> <p class="ql-block">《太行奶娘》书:写我奶奶赵引弟英雄事迹</p> <p class="ql-block">赵引弟生活用品</p> <p class="ql-block">  赵引弟生于农历1905年8月,她一生育有五男一女,六个孩子。大儿子董爱珠、二儿子董玉定、三儿子董小三、四儿子董小四、五儿子出生后不幸夭折、女儿董先云仅有短短八年生命就因生病(因当时医疗条件差,加之家境贫寒耽误)匆匆辞世。</p><p class="ql-block"> 赵引弟和董兴旺有着同样的经历和太行奶娘一样伟大。抗战时期,我家住在上口村张玉锁家的南房(当时是马家院子)。八路军军工部政委赖际发就住在张玉锁西房、石师长、郑思远(时任中共中央北方局组织部教育科、印刷科、交通科科长)、武光汤(时任八路军某处处长)住在相邻的王占元的东房(当时是刘家院子)。这些首长和我奶奶非常熟悉,知道她丈夫参加了革命工作,夫妇都是可靠的“自己人”,赖政委就将福贞(福祯、福珍。我家人不知道她的姓、名字的准确字;或者孩子当时在我们这里奶养时用的化名)。可能是烈士遗孤,也可能是没有妈妈的女孩交给赵引弟奶养。</p> <p class="ql-block">黄俊与秦静珍夫妇</p> <p class="ql-block">  赵引弟带着四个儿子、一个女儿,还奶养了一名八路军女孩福贞。1941年冬天,原中央军委卫生部副部长黄俊(八路军总部在麻田镇时,他是八路军总部总政治部卫生处副处长)把他的长子从武军寺山上一家人家接送到赵引弟家,让赵引弟继续奶养。1941年至1943年,是抗战最艰难的岁月,日军“扫荡”频繁。每次“扫荡”前,赖政委或黄处长总要派人通知,让赵引弟带着一群孩子及早躲避。</p><p class="ql-block"> 赵引弟人长得端正,个子高挑,然而一双小脚走起路来却非常困难,可以想到她怀抱一个、手拉一个、身边还跟着孩子们在逃难的山路上是多么艰难。一次,日军突然“扫荡” 赖政委和黄处长均没来及通知赵引弟,看来这次敌人是有备而来,眼看日军已到大门外,赵引弟情急之中,叫上福贞、抱上理华拉上玉定就从后门往外跑,福贞比玉定大,就想跑回去叫董小三、董小四。赵引弟大叫“来不及了!”她告福贞说:“就让他俩在家吧,不然咱娘几个谁也跑不了,我不能没有你和理华啊。”并大喊:“儿啊,娘顾不上俺孩了,俺孩快去藏好,不敢啃哩,日本鬼子走了,等娘回来啊!”说着就抱着理华、带着福贞、玉定连夜逃出。到了小目口村后,在怪石嶙峋、荆棘满坡的山岗上,她手脚并用,连续分段上下三次山峰,终于把福贞、理华、玉定都背上了山。天明了,赵引弟回头一看,吓出了一身冷汗;天呀,山峰陡峭,她一双小脚,是怎么把三个孩子弄到山顶上的呀!难怪双手还是血淋淋的。引弟为了八路军的后代,为了福贞、理华,她真是豁出命了!</p><p class="ql-block"> 两天后,躲在山里的人陆续回到村里,心一直吊在嗓窟窿眼里的赵引弟一回家就喊两个孩子,可是,到了屋里摆在眼前已经是两具小小的尸体。赵引弟顿觉天旋地转,一头栽倒在地,两个奶孩抱着她哇哇大哭起来……两个孩子还没来得及起个正经名字,他们还是孩子啊,他的母亲抱着别人的孩子跑,竟把他俩给扔掉了!后来赖政委和黄俊爱人秦静珍来到我家,看到福贞和理华很安全,就连声说:“你太了不起了,一个弱女子在痛失两个爱子的情况下,能如此坚强,真不简单。”在抗战艰难的日子里,赵引弟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坚强地挺着,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奶女福贞、奶儿理华。黄俊的爱人秦静珍和赵引弟最要好,经常来探望孩子和赵引弟,要知道孩子是娘的心头肉,赵引弟怎么能承受得了啊!两个孩子大点了,都被领走了,她却病倒了。</p><p class="ql-block"> 黄俊夫人秦静珍深知赵引弟的病因,就经常来给她请医送药。1944年冬天,当她再次给孩子的救命恩人——赵引弟送药时,正好遇上赵引弟出殡。见此情景,秦静珍把药一丢,扶棺痛哭。她知道,奶娘是为了保护奶孩,一下失去两个儿子的,她是被巨大的伤痛击倒的。她一直把赵引弟送到坟地,无以言表的感谢化成一串串泪水,要知道赵引弟年仅三十九岁呀!这也许就是她与赵引弟交情之深,冥冥之中就像是上天的安排。黄俊夫人正好赶上送赵引弟最后一程。</p> <p class="ql-block">三 英勇的父亲</p><p class="ql-block">(一)求学之路</p><p class="ql-block">董爱珠(又名董艾珠)1925年9月1日生于山西省辽县(今左权县)麻田镇上口村,他冬读小学时,曾任儿童团团长,带领同学们在路上站岗、放哨、查路条。1937年冬小学毕业后,随其父亲董兴旺到桐峪第三民族学校生活,当时黄明校长看他非常聪慧,很喜欢便决定让他留校半工半读;1939年冬天,父亲从三民校考入晋东南路东干部学校(简称路东干校)。</p> <p class="ql-block">太行联中学校分布图</p> <p class="ql-block">太行联中老师冈夫题词</p> <p class="ql-block">杜润生题词</p> <p class="ql-block">罗青题词</p> <p class="ql-block">陶鲁笳题词</p> <p class="ql-block">戎子和题词</p> <p class="ql-block">杨秀峰题词</p> <p class="ql-block">张磐石</p> <p class="ql-block">怀念我的烈士父亲董爱珠(董艾珠)</p><p class="ql-block"> 我的父亲董爱珠(董艾珠),1925年9月1日生于左权县麻田镇上口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自小聪慧机敏,深受人喜爱。爷爷董兴旺为人老实本分,在照顾受伤;生病二位首长中,与革命结下了不解之缘。奶奶赵引弟,为了躲避日寇的扫荡,之身一人带着三个孩子(其中两个是八路军首长的孩子),逃入深山,来不及把董玉定的两个弟弟,自己的两个孩子带走,丢在家中,惨遭日寇杀害。正是成长在这样一个同情革命,为革命做出巨大牺牲的农民家庭里,父亲早早就接受革命教育。</p><p class="ql-block"> 1937年董爱珠小学毕业考入晋东南路东干校,学校实行军事化管理,除了文化课还设有军事课。从此父亲走向了革命的道路。1942年边区政府实行精兵简政,董爱珠所在学校为太行联中学校。此时父亲已是学校各项活动的带头人。在校期间,董爱珠显示出了自己非凡的才华,和同学们编写了《烤疥小曲》</p><p class="ql-block"> 疥疮痛,疥疮痒,疥疮好比小东洋。</p><p class="ql-block">硫磺熏,谷草烤,烤得东洋流黄汤。</p><p class="ql-block">不怕疼,忍住痒,东洋逞凶不久长。</p><p class="ql-block">恒心大,志气强,疥疮东洋定扫光。</p><p class="ql-block"> 《灯笼裤与花马甲》</p><p class="ql-block"> 身穿花马甲,威风走天涯,</p><p class="ql-block"> 人小志气大,敢把冰河下。</p><p class="ql-block"> 身穿灯笼裤,能走万里路,</p><p class="ql-block"> 笑对寒冬苦,乐在雪中舞。</p><p class="ql-block"> 《快乐歌》</p><p class="ql-block">野菜苦,糠带粮,战胜困难好荣光。</p><p class="ql-block">衣服破,身露伤,颗颗伤疤是勋章。</p><p class="ql-block">避民宅,住庙堂,不扰百姓心欢畅。</p><p class="ql-block">脚有伤,走路长,好汉足迹遍天下。</p><p class="ql-block">儿幼小,打东洋,爹娘别时好心伤。</p><p class="ql-block">儿长大,志刚强,爹娘再见喜洋洋。</p><p class="ql-block">等优秀诗歌,以诙谐生动、幽默风趣的语言赢得了大家的称赞,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这种以苦为乐的精神鼓舞了同学们的革命斗志。学校放假,他就积极参加八路军总部工作,利用他人小不易被敌人发现的优势,给八路军送情报,总部彭德怀、左权等首长亲切地称他为红小鬼。由于董爱珠的聪明、吃苦耐劳,被老师和校领导看重。虽为学生却被当做教职工对待。每逢放假,董爱珠就主动找到在上口村驻扎的石师长、赖际发、武光汤、郑思远等领导谈学习体会,回报思想。百团大战期间,父亲受命带领学校宣传队到各地宣传百团大战胜利消息,和老师一起到敌占区和武乡、榆社为学校招生。</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45年2月烈士董爱珠和三百余名同学一起毕业,分配到太行军政机关工作,五十名优秀学生到抗日六分校参训,董爱珠就是其中一员,1945年2月至1945年8月入抗大六分校太行分队学习。1945年8月分配到太行四分区黎城独立团(营),1946年6月,改编为四十六团(属太行四分区建制),8月份调归石(志本)支队建制,十月份改为晋冀鲁豫野战军。烈士董爱珠任六纵队十七旅五十团作战参谋,驻地临漳郭邵村。1945年7月,董爱珠在郑思远首长的介绍下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1945年8月,日本政府宣布无条件投降,八路军越过长治城外堡垒线,进抵城郊,准备收复长治。日军在撤退前企图炸毁石疙节煤矿,八路军太行第四区地委副书记兼军分区政委王谦受命负责解放石圪节,董爱珠刚分配到部队,就立马投入到独立团解放石圪节煤矿的战斗中,1945年8月18日夜,董爱珠和他的战友们一举全歼守敌日伪军54名,活捉2名,黎明时分结束了战斗,石圪节煤矿回到了人民手中。</p><p class="ql-block">1945年9月在重庆谈判期间,为配合谈判,10月2时30分,我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山西省上党地区(今晋东南),对国民党进行自卫反击战,其主战场位于长治境内,是抗战结束之后国共两党发生的首次军事冲突,此战拉开了国共第二次内战的序幕。9月19日,三十二团、三十四团、四十六团密切配合攻克壶关。董爱珠也在这场战役中参加了战斗。敌人在城墙东南角炮楼拼死抵抗,城上弹如雨下,在炮弹、手榴弹爆炸的火光中,董爱珠同战友们勇猛冒死攀上城墙,攻破东南角炮楼。各部队从各个方向迅速攻进壶关,解放了壶关。10月8日,为了追击从长治西门逃跑的敌人,四十六团在马宁参谋长和董爱珠的带领下,一刻不停地向长治西面的山口追去,追上敌军尾巴,俘虏敌人100名,缴获一批枪支弹药,两挺机枪和物资等。长治西逃的守敌史泽波,在佛庙岭被石志本司令和长子县独立团截获,万余名逃敌被阻拦在佛庙岭下,第四天清晨,董爱珠所在四十六团冲上佛庙岭向下看,另一面从山坡到沟里全部是敌人,黑压压一片。战士们顺顺冲下山,敌人被突如其来的我军彻底打蒙了,纷纷缴枪投降,这一仗,四十六团俘敌2000多,缴获了大量武器弹药,打出了四十六团的名气。</p><p class="ql-block">1945年10月至11月,董爱珠所在的晋冀鲁豫军区部队在平汉铁路邯郸以南地区对国民党进行自卫反击作战,亦称平汉战役,也叫邯郸战役。此役迟滞了国民党军沿平汉路北犯,掩护解放区各部队东进,发挥了重要作用。</p><p class="ql-block">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悍然撕毁国共两党签约的“双十协定”和“停战令”,集中25个旅的兵力,向中原解放区大举进攻,内战全面爆发,刘邓首长根据中央军委和毛泽东的指示,避其锋芒,集中主力于其薄弱之处,于8月10日发动了陇海战役,董爱珠所在部队任务是袭取兰封,截断陇海路。旅里给董爱珠所在的五十团的任务是负责消灭兰封火车站的敌人。战斗打响后,敌军拼死顽抗,火炮相当猛烈,我军伤亡非常惨重,董爱珠时任五十团作战参谋,他是一个学生兵,作战非常勇敢,他和马宁团长在一起,始终冲锋在前,并手拿地图为冲锋作指引。冲锋中,突然火车票房中喷出一道火舌,董爱珠顷刻间中弹倒下,肠子也流出来了,副团长马宁迅速安排几个人把董爱珠以最快速度送到纵队卫生部救治,终因伤势过重不幸牺牲,董爱珠时年20岁。</p><p class="ql-block"> 如今75年过去了,董爱珠的英雄事迹一直鼓励着我,他积极上进,对革命事业的忠诚,对共产主义不懈追求追求的精神,象茫茫大海中的航标,一直指引着我和后代们前进,正是和董爱珠一样的千千万万个革命志士,前赴后继,抛头颅洒热血的壮举,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在和平年代,我们一定要继承先烈遗志,以他们为榜样,时刻以祖国的强盛为己任,坚定共产主义信念,为国家的强盛,人民的幸福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编者 董天祥</p><p class="ql-block"> 写于2021年5月26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