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今天下午第二节课,在六楼录播室,是董亚春老师的专题复习课:二次函数综合题——等腰三角形类。亚春老师用二分钟时间,简单的领着学生复习了两点间距离公式。就进入任务一的学习。孩子们很自然的进入了状态,我观察的小组四个人,小A说:我找到两点了,你呢?小B说我找到四点了,你先说说吧,你那两点在哪?此时小C和小D也把头凑过来了,洗耳恭听,手顶下巴,专注的样子好美啊!小A很文明很谦卑的说:我是这样想的,你们看对吗?做AB边的线段垂直平分线交y和x轴于p点,这两点就是所求!小B说我这四点和你说的不一样,我讲给你们听,你们看对吗?我有两种方法,也蕴含分类思想,(1)以A为圆心,以AB为半径画弧交两坐标轴于P点,就出现2个交点,小D说,你慢点,在说一遍,我不明白,我感觉与坐标轴交四个点呢?小B说我知道,是四个点,但和B有重合点,另一点和垂直平分线与x交点重合,小C说:为什么?小A抢说三角形ABP是等边三角形;此时他没有停顿,好像一停顿就失去表达机会一样,他一口气把下面内容说完:同样方法,以B为圆心,以BA为半径画弧又得着4点,B是重合点,其他三个点都在。因此去掉重合点有六个点。小C慢条斯理,又压低声音说,没有60角是不是10个点吗?这个问题提的好,我当场就竖起大拇指。孩子在自主协同中生成了新的问题,而且是核心有价值的问题,从特殊到一般。让我这个老数学人眼前一亮,我们都安静下来,都在学习单上画图找点。大概1多分钟,A打破了宁静,8个点,B也说8个点。我微微一笑,没做评价。只是说:这个问题提的太有价值了,课下可以和其他组同学继续研究,写出你得思考,就是有科学价值小论文。他们一边点头?,一边在学习单记录着换成45度角如何呢?脸上带着自信和神奇的微笑进入了分享环节,也走向诗和远方。多么和谐的学习场域,多么真实直白的对话!多少愉悦的心理体验!自然产生了欲罢不能的学习和探索的冲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12分钟开始分享,亚春老师询问了每个小组,都找到几个点,孩子非常放松的说,我们组找到2个的,4个,6个.7个……亚春老师写的《小组协同学习,促进孩子全面提升》把这个环节写得很详细,我就不赘述,老师笔端都流淌着自豪和得意!孩子出色的表现惊艳了我,感染了我!我有意识的观看他们的学习单,学习单上每个字,在努力寻找他的优秀背后的原因。</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这个班同学我很熟悉,是崔海蓝老师和刘晓娟,董亚春老师带出的班,是首批多科搞学共体实验班级,他们是同我校学共体课堂建设一起发展一起成长的幸运孩子。2019年入学,搭上我校学共体课堂建设实践这辆‘G字头动车’。他们是幸运儿,任课老师都是我校学共体优秀的领航老师。春种秋收,二年半,他们深耕教育课堂,学习学共理论,扣问教育本真,精准把握学情,释放孩子天性,把课堂变成学堂。把刷题变成解决问题探究问题!孩子们主动参与,协同探索,你问我答,你挣我辩!没有以往初三孩子的沉闷,压抑,无耐!呈现给老师的是自信中的谦卑,成功中的愉悦,成长中的坚毅!和谐润泽交响的生命成长状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任务二,这道题不简单,是中考压轴题。但因亚春老师巧妙的设计,高超的引问,智慧的串联,打开了孩子思维,启动孩子安全机制,孩子在安全安静安心的协同中走进了深度的探究。因时间关系只有一组有答案,其他组只是讲了思路,但孩子是那么真实,老师我没解出来,但我知道总么算了?最科学的是老师在布置任务一时发了一张海报纸,倒逼孩子协同,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策略,这种小组内交流对话的学习方式值的推广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 rgb(237, 35, 8);">学共体课堂老师需要成长。促进教师自主导向,专业思考;学共体课堂学生需要培养,陪育学生走进深度学习,走向思想和方法创造!看到这个班孩子的表现,我重新复盘两年前走学共体之路的初心,为自己为孩子,重构教育生态,给教育一片艳阳天,教学相长共同滋养。学共体,最美的遇见,最好的未来!学共体托起宁城三中老师孩子幸福的今天和明天!</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