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西郊野一日

一壶浊酒

莫剑平 文/摄 <p class="ql-block">  立冬过后短暂下了一阵雨,天气转凉。冷风吹过,家门口的那排银杏树叶子已微微泛起了黄色。这一丝偶然的牵引让我流出了差不多已被淡忘的记忆:几年前去了上海唯一以湿地为特色的青西郊野公园,当时就被一片片、一排排赭红色的“水上森林”惊艳到了,不料相机出了问题。看过了美景,但带回来的只有难以释怀的遗憾和念想。现在,青西的杉树也该红了吧?尘封的念头一浮现,再也按捺不住,急冲冲地就去赴心定之约。</p><p class="ql-block"><br></p> 因曾经已在青西的湖光水色中浸泡过,这次再来差不多是朝花夕拾一了旧愿,带了些要尽猎秋色的态度,于是给了自己一日时光停留在这里。夜晚在民宿里做一个乡村灶火炊烟的梦,醒来去湿地感受杉树红叶晕染的秋。想来在安然平静的慢生活中,板结的思想能得到些许松懈,抑或往日单调的生活也能幻化成诗? 早晨起来,眼前浮起的是如纱雾霭,远处的村舍、树丛就在这纱巾里半遮半掩。站在田边伸出手去,能掬到一捧清凉,带着一丝湿润从掌心漫延至泥丸宫,立时有了醒脑开窍,安神定心之感,晨起的慵懒消失的无影无踪。 东边天红了,太阳从屋顶瓦片树叶间,轻轻的、缓缓地升起。然后阳光温暖地落在屋舍阡陌间,阴影渐渐融化,河面跳动起斑斑彩云,生命开始鲜活,连着跳跃的神经,牵挂着人进了一处恍如梦境的地方。 朝霞在染红河水的同时也给河边的粉墙黛瓦抹上了一层俏色,如晨起妇人的妆容。弥漫的清新空气中还带有一丝往日桂花的遗香。江南的民居是诗情画意的,最善于以水借景,惯用“小桥流水人家”来营造精致、轻灵的风韵,同时在不经意中流露出淡泊、从容的气息。眼前临水民居在水中似是而非的倒影,不就自然地兼具了诗的韵律和画的况味?清晨这不期而至的美丽邂逅,真的会让人发个从此不再睡懒觉的愿。 太阳升起的时候,这里的舞台就交给杉树了。放眼望去,阳光下一大片杉树林矗立水中,分不清是水杉、池杉还是落羽杉。只见水平如镜,树干都是无例外地一头扎进水中,显得深不可测。细看,水中的那一半其实是它的倒影。所有的杉树树干通直,没有旁逸斜出的枝叶成锥形宝塔状,到树梢就聚成了锋尖,有一种挺拔而锐利的气势。 突然涌起了一个奇怪的想法,如果将树作拟人化比喻的话,那么大漠上的胡杨是老人,苍干遒劲、傲骨嶙峋,历经沧桑、餐风茹沙。城市的银杏是美人,摇着金色小扇子,风姿绰约,一笑倾城。这里的杉树则是军人,军姿笔挺、风格硬冷,横成行纵成列如值守哨位般岿然不动。尽管这些树都是以叶色胜,让人着迷的都是秋风中惊鸿一瞥般的美丽蜕变,但不可否认的是,它们都内涵有一种精神——在自然的节气中不吝展示自己傲然的气节。 杉树林中有一条木板铺成的栈道供人行走。水离栈道很近,人离树很近。不时有水鸟从水面掠过,啾啾叫着投入林深处。栈道旁树色水色红黄绿蓝赭杂糅,像印象派大师随手泼出的颜料,画布上满得再没有一丝写意的空间。在这样的景界里,如果是年轻人,肯定会摆上妖娆的pose,举个手机不停地拍。我却在这令人有些微醺的色彩里作步履蹒跚状。宋人陈师道曾有“人行图画里,鸟度醉吟中”的佳句,如此想来,在这样的美景中,人和鸟都应该是会醉的吧?不去管他了,当抵挡不住魅惑的时候只管陶醉就对了。 <p class="ql-block">  年少轻狂时,目光追逐的总是诗和远方,却不知当下的苟且才是生活的常态。几十年后终于明白了,在我们抬头仰望天下的时候,却往往错过了脚下。而恰恰是脚下的土地、身边的风景才是我们可以亲近可以拥有的,“处处回头尽堪恋,就中难别是湖边”。值得庆幸的是,变化发展的城市总是不断给人以惊喜。人们厌恶雾霾和沙尘,渴望湖泊,喜欢森林,于是城市有了蓝天白云,也有了湿地和水上森林。城市的管理者和建设者们将美好的生活方式和融入自然的权利还给了市民和自己。对所有的人来说,回归湖泊森林、追寻田园水乡记忆的梦想不再是梦想,不想远行或无法远行时,到周边走走就够了。</p> 走走停停,偶尔再发发呆,不知不觉走出森林时,天空已布满了晚霞,一片又一片火烧云织成斑斓锦缎盖将下来。是的,如此绚烂的五彩林也只有这样的锦缎配得上。 回到住宿,迎接我的是一轮秋月。有点朦胧,但正是这份朦胧让秋月多了风韵,在如水的月色下,今晚会有个好梦。 一日很短,短的如白驹过隙。一日很长,长的几年都无法走出。一日可以感受青西郊野的秋色秋韵,一日却无法度量她万千的生态、人文气象。那么就许个愿,这里应该是收藏愿望的地方,你来了,把愿望留在这里,只带走惊喜。愿望会继续发芽,而属于你的惊喜会像陈年的老酒一样慢慢、久久地散发奇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