噪与静

呼兰江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早晨坐地铁三号线,忘记了哪一站,上来六七个老年妇女,有的背着包,有的拉着购物车,估计去哪里赶早市或者集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他们上车后就没消停,说话声音很大,几个人的声音盖过了地铁的轰鸣声,令人烦躁的要命。鼓噪声不绝于耳,我只好合上书,闭目养神。我从来没觉得青岛话这么难听。</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年轻人在看手机,看电影,看抖音,打游戏,声音很大,远远大于电视的声音。旁边一个东北口音的男人打电话,约人喝酒,大吆小嚯的,旁若无人,翻来覆去的,没有一句有用的话,听着让人心烦。东北话,是我的家乡话,听着一点儿亲切感也没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北站换乘时,对面车厢一个老年妇女过来抢座,我只好让给她。这几天遇到的都是老年妇女抢座,看不到老年女性特有的慈爱、沉稳和优雅。社会怎么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强烈建议把城市交通秩序列入文明城市的考核内容,国家精神文明委员会的委员,应该到各地乘坐一下公共交通,感受一下文明程度,再评定文明城市称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下班,在青岛北站,换乘三号线。看到斜对面一名中年男子,在看书。他带着帽子和口罩,捂的很严实,厚厚的一本书下面垫着一个文件夹,不知道用来支撑,还是用来掩护,反正平视的话,看不出来他在看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我自乘坐青岛地铁以来,第一次看到有人看书,除我以外。我和三个同事同行,和同事坐在一起,我一般不看书,因为大家偶尔会低声聊几句。看到对面男子看书,我也拿出一本日本作家内田树的《日本边境论》看起来,算是默默的声援吧!意思是说,你并不孤单。</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国哲学家培根说:“植物需要修剪,人的素质则要通过学习来加以强化。”他还说:“读书令人充实;讨论令人机敏;写作令人严谨。”这就是读书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有位同事,喜欢看书,家里藏书很多,还经常到图书馆借书看。一次我们聊起来看书,他说,有些道理还不大明白,所以还要多看书。我觉得,他很有修养,知识面已经非常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几天看了台湾作家琦君的散文集,琦君主张,越老越应该读书。读书才能明白道理,才能心平气和,才能不老年痴呆。对此,我非常赞同。老年人空闲时间很多,应养成看书的习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少一些鼓噪,多一些宁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 style="text-align: right;">2021年12月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