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乡土是什么?是什么呢?我们作为“向荣乡土课程”的第一批实验教师的心中一直存在这样的问题,是家乡山水、物产、风俗......答案在“北京+新余”的两次实地培训中不断的翻新,更迭。大寨小学的王富贵校长说:“生活就是乡土”。 在江西新余的时候徐老师说:“乡土是与世界联结的开始,可留恋,可想念,可骄傲。学生什么样?有感受,有态度,知道什么是美!”</p> <p class="ql-block"> 可想念的都是那旧时光,可留恋的最多的是童年幸福时刻!似乎童年的点点滴滴都有乡土的气息,有着乡土的味道。乡土,似乎是炎热的夏季西房山的那处阴凉;是宁静夜晚偶尔的几声犬吠;是与小伙伴在游戏中的争吵;是烈日当头的田间除草;是房檐冰溜子滴到脖颈子里的冰凉;是冰天冻地的杀猪宰羊齐聚一堂过大年...... 都是当下的生活点滴,浸润!</p><p class="ql-block"> 童年的时光就像风儿,一溜烟的时间,就会消失。你是否后悔过为什么没有在那青葱的时节肆意的大笑过,为什么没有在那浓绿的野草地上或席地而坐或仰面朝天过,为什么没有在那聒噪的夏日捉一只蝈蝈,捕一只蜻蜓,骚扰一只蜜蜂,哪怕被蜂蛰了手也是好的啊!没有,没有,为什么没有.......</p><p class="ql-block"> 童年,只有在回忆中显现时,才成就了那份完美!恰,同学,少年! 我们乡土课程正是为了丰满学生成长的印记,这记忆有自己的情绪,情感的变化;有对脚下的土地,生活的房屋,早起的炊烟,亲近的伙伴,邻居的嬉笑怒骂的体验;有遇到困难时的沮丧,有努力后的放松喜悦……我们朝阳乡中心学校的主题活动设计是引领孩子们记住自己的成长,伙伴的成长,感受乡土的风情!每一个乡土活动的主旨是亲近自然,感受思维的变化,记住身边的生活点滴。</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恰,同学,少年!</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冬天最美,你发现了吗?</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雪后的一个活动布置“1.用手机拍下你觉得最美的一处画面,也可以写一写你的感受。2.动手堆一个你认为可爱的雪人。” </p><p class="ql-block"> 2021.11.09日,我们双城这边连下 一天的雪,第二天早晨奇景出现了——天然冰雕。杂草枯叶也可以很美,这就是自然界的神奇。</p><p class="ql-block"> 第一美景,冰挂!枯枝,黄草成了天然冰雕!</p> <p class="ql-block"> 高玉鑫同学拍摄的冰挂!</p> 刘畅同学拍摄的门前雪夜! <p class="ql-block"> 同学家庭院雪景!夜晚,灯下捧一㧵雪扬起,似晶莹的星星滑落天河!</p> <p class="ql-block"> 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 郭英硕拍下的“冰雕”!</p> <p class="ql-block"> 谁家房檐滴水结冰!</p> <p class="ql-block"> 雪很大,大地一片银装素裹!雪的宁静洁白,生活的点滴瞬间, 略一凝眸,成就孩子童年的快乐多彩!</p><p class="ql-block"> 第二雪景,雪人!</p><p class="ql-block"> </p> 五年二班王玮奇同学的作品。 <p class="ql-block"> 杨晓旭说:“做这个机器人的时候,那真是“一波三折”,雪很散怎么也攒不到一起,怎么办呢?得把雪黏一起,“用水怎样?”我回到屋里用瓶子装了水,然后撒在雪上,雪能黏在一起了,哈!“这块做身子放上去!”啪嗒,裂开掉下!怎么办?我找来四方的纸壳箱子,用刚才的方法在箱子里做成机器人身子,再抬箱子摞上去,把箱子里雪块空出来,这下身子做好了!接着……”</p> <p class="ql-block"> 孩子们的创意无限,可爱,逼真的雪人,透露着小作者创作时的灵动思维,虽有波折,但心情愉快!</p><p class="ql-block"> 黑土地孕育无限生机,无限智慧,无限遐想!</p><p class="ql-block"> 恰,同学,少年!</p> <p class="ql-block"> 恰,同学,少年!</p><p class="ql-block"> 我们也可以是吃货一枚!</p><p class="ql-block"> 冰糖葫芦,有一个传说:“南宋光宗皇帝名赵惇,有一个妃子生病了,她面黄肌瘦,不思饮食。皇帝见爱妃日见憔悴,也整日愁眉不展。最后无奈只好张榜求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为黄贵妃诊脉后说:“只要用冰糖与红果煎熬,每顿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向腼腆的他,突然站起来说:“老师,咱们做一次冰糖葫芦吧,我们在屯子没有来卖的,想吃一次得去市里买,太难了!行吗?做一次吧!”“好咱们一起做冰糖葫芦!”“老师,我可以提供白糖,要多少都行!”</p> <p class="ql-block"> 这个小柿子的蒂得去掉,咱们组先来清理食材!</p> <p class="ql-block"> 草莓、橘子、葡萄、苹果、鸭梨、这么多得穿多少串!“老师,这是我带的橘子,我想给班主任做一个特别大的糖葫芦!”嘿嘿,哈哈.......</p> <p class="ql-block"> 糖浆快熬好了!快了,快了,泡由大变小了!像珍珠一样啊,透亮的!</p><p class="ql-block"> 孩子们,裹糖浆了!慢点,慢点,一个一个的来,轻轻的在糖浆表面转动一次,啪嗒拍到油纸上就成了!”</p><p class="ql-block"> 冰糖葫芦,好了!</p> <p class="ql-block"> 卖糖葫芦了,卖冰糖葫芦!走过的,路过的,快来看一看,这串一千万,这串五千万……</p><p class="ql-block"> 糖葫芦大餐开始了!嗯?糖皮很硬吗?</p> 真害怕没吃到嘴,果掉下来,怎么下口呢!哈哈! <p class="ql-block"> 班主任张艳老师,第一串西红柿!“酸,甜”!</p> <p class="ql-block"> 糖葫芦吃到嘴了,说说你现在的心情吧?“我还想做些东西,自己动手,吃到的感觉不一样,感觉惊讶,这不像自己做的啊,怎么这么棒呢!”</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秋收冬藏,冬天有美丽的皑皑白雪,有静谧,虽寒却暖。秋日有金色的黄玉米,有热闹,虽瑟却丰。冬日坐在热炕头,回想秋天白露乍寒,感受玉米地的收获,觉得生活也有不容易。好日子需要一点多一点的付出和坚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恰,同学,少年!</p><p class="ql-block"> 体验祖一辈,父一辈的劳作!小小的玉米苗,夏天还是秧苗刚罩垄,一晃秋收了!放倒苞米杆,一棒,一棒的把玉米叶子剥开掰下来,一棒一棒的拾起,装车……寂寞的劳动,很累!</p> <p class="ql-block"> 早晨的霜露还没消融的时候,很冷,手套都被打湿了,中午干枯的叶子又拉手,看着一堆堆苞米杆,这刚扒了两堆,地头什么时候到啊!</p><p class="ql-block"> 金色的果实,都是汗水 、辛劳!</p> <p class="ql-block"> 苞米收回来,做成我们的美味发糕,就忘了收获的劳累了吧!</p> <p class="ql-block"> 和面做发糕!</p> <p class="ql-block"> 玉米面和着鸡蛋,发酵后搅动排气……发糕就这样一步一步做好了!</p> <p class="ql-block"> 吃过发糕,想到月饼,今年的中秋不一样!老师和同学一起做了月饼!虽然中秋那天是雨夜!还好我们提前做了“月圆中秋节”的活动!</p><p class="ql-block"> 恰,同学,少年!</p> <p class="ql-block"> 和馅!花生、核桃、松子、腰果、葵花籽,葡萄干,芝麻碾碎后用糯米粉加糖搅拌……馋了!</p> <p class="ql-block"> 第一次,佟老师和同学们做成了馒头样子的月饼,同学们觉得这就是最好的月饼!因为自己做的,就是好吃,有快乐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 第二次,班主任老师想让所有学生都体验一次做烤箱月饼,这次用油面包的!</p> <p class="ql-block"> 压模,漂亮吧!</p> <p class="ql-block"> 任佩彤同学现打车借来的烤箱!大家都想,看能不能像糕点师傅一样做出商店橱窗里的月饼,不留遗憾。</p> <p class="ql-block"> 请品尝我们的成果吧!</p> <p class="ql-block"> 我们开心,我们幸福!</p> <p class="ql-block"> 动手,动脑,美就在呈现!中秋节,怎么能没有花灯!这是我们的荷花灯,意境很美 吧!</p> <p class="ql-block"> 这就是生活! 恰,同学,少年!</p><p class="ql-block"> 恰,同学,少年!最美,少年时!充满无限生机和期待!</p> <p class="ql-block"> 愿我们的乡土主题活动,引领孩子们感受乡情,留住乡音,体味失败,体验成功,感受失落,感受陪伴;让我们的孩子慢慢的停下向外张望的眼睛,回看自己,感受自己,关注身边的同学、家人,留心一草、一木,体会爱与责任。</p> <p class="ql-block"> 接下来淘米,做粘豆包……</p> <p class="ql-block"> 12月20日,冬至的前一天孩子们翘首以盼的江米面发好了,我们可以包豆包了!</p> <p class="ql-block"> 家长,校长,老师,学生包豆包,冻豆包,蒸豆包……终于品尝到自己亲手做的粘豆包了!</p> <p class="ql-block"> 搜集,记录,体验!</p><p class="ql-block"> 恰,同学,少年!</p><p class="ql-block"> 乡土,一个好的问题,一个好的材料,一个好的形式,一个好的舞台,成就的是乡土文化的传承,情怀的浸润。活动过程中的及时反思与即性追问给学生留下空间回想和思考,感受思维的变化,情感的变化,体味自己成长的一点一滴。乡土,不让童年空寂寞!</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让乡村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心”的温度</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有“根”的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 北京市向荣公益基金会</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