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1日是第34个“世界艾滋病日”。国家卫健委和国务院防治艾滋病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确定并发布今年宣传活动的主题为“生命至上 终结艾滋 健康平等”。</p><p class="ql-block"><br></p> 什么是艾滋病 <p class="ql-block"> 艾滋病的医学全称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英文名缩写AIDS)。它是由艾滋病病毒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引起的一种病死率极高的恶性传染病。</p><p class="ql-block"> 艾滋病病毒进入人体后,主要杀伤人体中的CD4+T淋巴细胞,使人的抵抗力逐渐下降,出现很难治愈的多种并发症,最后导致死亡。</p> 传播途径 <p class="ql-block"> 艾滋病的传播方式有三种∶性传播、血液传播、母婴传播。</p><p class="ql-block">● 性传播∶艾滋病可通过性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男男之间传播。性伴侣越多,感染的危险性越高。性传播是艾滋病病毒传播的最主要途径。</p><p class="ql-block">● 血液传播∶公用注射器,输入被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使用未经严格消毒的手术、针灸、拔牙、穿耳、纹眉等侵入人体的器械均可能引起艾滋病病毒的传播。。</p><p class="ql-block">● 母婴传播:感染了艾滋病的妇女,在怀孕、分娩和哺乳时,可以把病毒传染给婴儿。</p> 易感染艾滋病的行为 <p class="ql-block">● 发生不安全的无保护性行为;</p><p class="ql-block">● 男男性行为;</p><p class="ql-block">● 静脉注射毒品和共用针具;</p><p class="ql-block">● 输入HIV病毒污染的血液或血液制品;</p><p class="ql-block">● HIV感染者所生子女。</p> 感染症状 <p class="ql-block">在最初感染HIV的前几周,人们可能毫无症状,或可能出现发热、头痛、皮疹或咽痛等流感样症状。此后多数感染者进入无症状期,可持续数年或者十余年。</p><p class="ql-block">随着HIV逐渐破坏人体免疫系统,人们可能会出现其它症状和体征,如淋巴结肿大、体重减轻、发热、腹泻和咳嗽等。若不加治疗,可能会发生多种感染和肿瘤,如肺炎、脑膜炎、皮肤感染、卡波西肉瘤、淋巴瘤等严重疾病。</p> 校园预防艾滋病宣传 如何做到感染早发现 <p class="ql-block">由于HIV感染的临床表现复杂多变,且早期并无特异性改变,因此HIV感染的高风险人群在发生高危行为之后均应及时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p><p class="ql-block">高风险人群包括:男男同性恋者、多性伴者、发生婚外性行为者、患有其他性传播疾病者、静脉注射毒品者以及在非正规医疗单位献血、输血或接受手术、纹身等人群。</p> <p class="ql-block"><b> 艾滋病威胁着每一个人,预防艾滋病是全社会的责任。</b><b style="font-size:18px;">青少年应该学习更多艾滋相关知识,并分享给周边的亲戚朋友,</b><b>为了家人和自己,也为了让更多人免于艾滋病的伤害,知艾防艾,共享健康。</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隍城中心小学宣</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