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一、概念界定</p><p class="ql-block">“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的续写”就是通过研读课程标准,理解其基本理念和内涵精髓,分解课程目标,再依据学情分析,将课程标准中才抽象的课程目标细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课堂教学目标,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动词,准确、精炼地描述教学(学习)目标,从而全面落实课程目标。</p><p class="ql-block">教学目标源于课程标准,对课程标准解读与分解的前提和基础是对学情的充分关注与具体分析,即基于学情确定“学什么”和“学到什么程度”。用可观察、可测量的行为动词,以学生为主体,准确表示描述教学目标,其根本用意在于为学生指出明晰的课堂学习方向,加强学习过程的自我管理,提高学习效益。</p><p class="ql-block">二、当前教学目标续写中存在的误区</p><p class="ql-block">(1)教学目标陈述不规范。主体错位</p><p class="ql-block">(2)把课程目标直接当成课堂教学目标,对内容标准喜欢不够</p><p class="ql-block">(3)把“知识与能力” 、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分别当作独立的单项教学目标,割裂三维关系、空泛罗列。</p><p class="ql-block">三、教学目标的叙写</p><p class="ql-block"> 在理解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叙写研究这个问题上,需要理清“课程标准与教学目标”的相互联系。课程目标是课程编制、课程实施和课程评价的准则和指南,是一种课程终结目标,是长期的目标。而教学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目标,是某节课依据课程标准、围绕有关教材内容必须要达到的具体学习结果,是课程目标的环节性分解结果,主要描述学习者通过学习后预期产生的行为变化,教学目标比课程标准要具体,要更具有可操作性。</p><p class="ql-block">(1)教学目标续写的四要素</p><p class="ql-block">A、行为主体——学生</p><p class="ql-block">B、行为动词。用以描述学生所形成的可观察、可检测的具体行为。如“说出、归纳、说明”等表述特定动作的外显行为动词,表义具体,深广度明确,具有可操作性。</p><p class="ql-block">C、 行为条件。指影响学生产生学习结果的特定的限制或范围等。</p><p class="ql-block"> 对条件的表述有四种类型:一是关于是否可以使用工具书与辅助手段,如“从网络上”或“通过查字典、词典”、“通过学具摆一摆”、“通过观察”;二是提供信息或提示,如“借助关键词能背诵课文……;联系上下文能理解……”;“借助线段图能理解”;“借助学具操作发现“;三是时间的限制,如“在几分钟内能……”;四是完成行为的情景,如“在小组讨论时,能概括……要点”。五是人文因素,包括:独立进行、小组进行、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等。如“通过合作学习小组的讨论,制定”“通过自行设计活动方案,体验……</p><p class="ql-block">D、表现程度。是指学生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所产生的行为变化的最低表现水准或学习水平,用以评价学生表现或学习结果所达到的程度</p><p class="ql-block">(2)教学目标续写的基本步骤</p><p class="ql-block"> 第一步:列出该课时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具体内容,就是相关课标的陈述。</p><p class="ql-block"> 第二步:确认标准所要求达到的能力要求。知识性目标(了解、理解、学会),技能性目标(积累、观察、讲述),情感目标(感受、体会、领悟)。</p><p class="ql-block"> 第三步: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确认“行为动词”、“行为条件”、</p><p class="ql-block">“认知内容”。</p><p class="ql-block"> 第四步:依据学情,设计出每个点的学习结果(行为结果),即学到什么程度。</p><p class="ql-block"> 第五步:叙写出完整的教学目标。</p><p class="ql-block"><b>如《圆锥的侧面积》课标要求:掌握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b></p><p class="ql-block">第一步:分解内容标准,寻找关键词</p> <p class="ql-block">第二步:扩展或剖析关键词</p><p class="ql-block">掌握: 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p><p class="ql-block">“了解”:让学生观察圆柱形物件,再想象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最后经过自己动手实践得出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扇形,学生根据上节课的扇形面积公式推出圆锥的侧面积公式;</p><p class="ql-block">“会应用”:通过运用公式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懂得世俗性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克服困难的决心,更好地服务于实际。</p> <p class="ql-block">第三:形成剖析图</p><p class="ql-block">第四步:写出学习目标:依据目标陈述的规范,叙写明确的学习目标:</p><p class="ql-block">1、通过观察圆锥侧面展开图,找到侧面展开图的半径及弧长与圆锥的底面周长及母线长的关系</p><p class="ql-block">2、通过观察圆锥侧面展开图,结合扇形面积计算公式探索出圆锥的侧面积计算公式。</p><p class="ql-block">3、通过自学例题,利用圆锥的侧面积公式进行计算,会应用公式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识与技能”知识水平结果性目标</p><p class="ql-block">知识水平</p><p class="ql-block">行为动词:<span style="font-size:18px;">辨认、回忆、背诵、选出、举例、复述、列举、描述、识别、再认等</span></p><p class="ql-block">了解水平:包括再认识或回忆知识,识别、辨认事实或证据,举出例子,描述对象的基本特征等。</p><p class="ql-block">理解水平:包括把握内在逻辑联系,与已有知识建立联系,进行解释、推断、区分、扩展,提供证据,手机、整理信息等。</p><p class="ql-block">说明、阐明、解释、比较、比较、分类、概述、归纳、概括、判断、区别、提供、把……转换、猜测、预测、估计、推断、检索、收集、整理等。</p><p class="ql-block">应用水平:包括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原则,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p><p class="ql-block">使用、应用、质疑、辩护、设计、解决、撰写、拟定、检验、计划、总结、推广、证明、评价等。</p><p class="ql-block">“知识与技能”技能水平结果性目标</p><p class="ql-block">技能水平</p><p class="ql-block">行为动词</p><p class="ql-block">模仿水平:包括新的情境中使用抽象的概念、圆锥,进行总结、推广,建立不同情境下的合理联系等</p><p class="ql-block">重复、模拟、木方、再现、例证、临摹、扩展、缩写等。</p><p class="ql-block">独立操作水平:包括独立完成操作,进行调整与改进,尝试与已有技能建立联系等。</p><p class="ql-block">表现、完成、制定、拟定、解决、安装、绘制、测量、尝试、试验等。</p><p class="ql-block">迁移水平:包括在新的情况下运用已有技能,理解同一技能在不同情境中的适用性等。</p><p class="ql-block">联系、转换、灵活运用,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等。</p><p class="ql-block">体验性目标的学习水平与行为动词</p><p class="ql-block">体验水平</p><p class="ql-block">行为动词</p><p class="ql-block">经历水平:包括在独立从事或合作参与相关活动,建立感性认识等。</p><p class="ql-block">感受、经历、参加、参与、寻找、尝试、讨论、及爱恋、合作、分享、参观、访问、考察,接触、体验等</p><p class="ql-block">包括在经历基础上表达感受、态度和价值判断,作出相应的反应等。</p><p class="ql-block">遵守、拒绝、认同、认可、承认、接受、同意、反对、愿意、欣赏、称赞、喜欢、感兴趣、关心、关注、重视、采用、采纳、支持、尊重、爱护、珍惜、蔑视、怀疑、摒弃、抵制、克服、拥护、帮助等。</p><p class="ql-block">领悟(内化)水平:包括具有相对稳定的态度,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具有个性化的价值观念等。</p><p class="ql-block">养成、形成、热爱、建立、树立、具有、坚持、保持、追求、确立等。</p><p class="ql-block">数学学科常用行为动词</p><p class="ql-block">目标领域水平</p><p class="ql-block">行为动词</p><p class="ql-block">知识与技能</p><p class="ql-block">知识/了解/模仿</p><p class="ql-block">了解、体会、知道、识别、感知、认识、初步了解、初步学会、初步理解、求</p><p class="ql-block">理解/独立操作</p><p class="ql-block">描述、说明、表达、表述、表示、刻画、解释、推测、想象、理解、归纳、总结、抽象、提取、比较、对比、判定、判断、会球、能、运用、初步应用、初步讨论</p><p class="ql-block">过程与方法</p><p class="ql-block">掌握/应用/迁移</p><p class="ql-block">掌握、导出、分析、推导、证明、研究、讨论、选择、抉择、解决问题</p><p class="ql-block">经历/模仿</p><p class="ql-block">经历、观察、感知、体验、操作、查阅、借助、模仿、手机、回顾、复习、参与、尝试</p><p class="ql-block">发现/探索</p><p class="ql-block">设计、梳理、整理、分析、发现、交流、研究、探索、探究、解决、寻求</p><p class="ql-block">情感态度与价值观</p><p class="ql-block">反应/认同</p><p class="ql-block">感受、认识、了解、初步体会、体会</p><p class="ql-block">领悟/内化</p><p class="ql-block">获得、提高、增强、形成、养成、树立、发挥、发展</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blog.sina.cn/dpool/blog/s/blog_666a384401017uq9.html" target="_blank">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blog.sina.cn,著作权归作者所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