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开展“双减”工作是党中央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事关学生的健康成长,事关教育高质发展,事关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p><p class="ql-block"> 赋能双减,优化课堂,随着国家的双减政策的出台,与“减负”并行的是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曹冲称象》是一篇写人的的文章,内容简单,语言朴实,但其中又蕴藏着丰富的内涵。文中的曹冲年仅7岁,他却可以在百官面前从容镇定,敢于说出自己的方法。 在课堂上庞老师抓住孩子敢于说特点,让学生找到并能演示曹冲的方法,充分把课堂还给学生。 而霍丽华老师整堂课谈吐简练,用图片模拟曹冲称象的过程, 让我们听课老师和学生同时眼前一亮。</p> <p class="ql-block"> 王丽丽老师和李娟老师执教的《黄山奇石》是一篇表达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的课文,语文生动优美,富有儿童情趣。 教学时,老师借助图片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从读中理解感悟,想象画面,积累语言,受到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p> <p class="ql-block"> 《我要的是葫芦》是由司荣芳老师和万艳芳老师执教的一篇蕴含哲理性的一篇文章。他们结合课文插图,让学生在观察中走进课文描写的情境,直观的感受小葫芦的可爱,发自内心的对小葫芦产生喜爱之情,从而朗读时能自然的加入自己的真实情感。</p> <p class="ql-block"> 由马慧老师和赵伟老师执教的《刘胡兰》是一篇红色故事。 这也是今年课改新加入的一篇文章,旨在让学生了解历史,感悟经典。刘胡兰年仅15岁的年纪,却有着面对敌人毫不屈服,不怕牺牲的精神。 这种精神令人感动,赵伟老师更是让孩子在读中感悟刘胡兰慷慨就义的精神,马慧则是通过影片让学生感悟刘胡兰怕死不是共产党员的坚定信念。 </p> <p class="ql-block"> 在评课环节中,老师们各有侧重,从教法,听课所得,课堂所聚焦评价,在教育教学中要深入思考教学目标,切实地提升教学水平,稳稳的落实语文要素。</p><p class="ql-block"> “双减”落地,教研先行。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是一次思想上的碰撞,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是一场诗意的修行。 二中小学部二年级全体老师将砥砺前行,在课堂主阵地扎根生长,让孩子们在“双减”之下更爱学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