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12月7日,在学校统一组织下开展了全县小学语文名师工作室课堂教学展示暨读写深度融合教学研讨活动,我们二年级语文组在黄海路校区三楼会议室全程观看了直播。在观看直播的过程中,我们一同交流,一同学习,在听课中收获了许多。</p> <p class="ql-block">第一堂课聆听的是张艳飞老师执教的《小蜗牛》,这是一篇轻松幽默的小故事,故事中弥漫着一股平静悠闲的气氛,而故事中对四季不同景色的描述,更为故事增添了美丽的色彩。这样精致的小故事适合各种年龄的幼儿欣赏。本节课教学中学生兴趣高,态度积极,课堂氛围融洽,充分体现了以生为主体的原则。张老师设计了歌曲《蜗牛与黄鹂鸟》导入,<span style="font-size:18px;">“小树发芽”的识字环节,</span>大大激发了孩子的兴趣,让孩子能够快速聚焦到本堂课的学习中去,让孩子在游戏中学,在集中孩子注意力的同时让孩子能够轻松掌握汉字。在课堂最后又设计了“小小魔术师”的环节,对新学过的生字加以巩固加深印象。又帮助学生在读流利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说的训练,做到朗读与理解课文内容有机结合,读说相得益彰,使学生能够在读中感悟、读中想象、读中品味、读中欣赏。</p> <p class="ql-block">第二节课则是由王晓雪老师执教的《风娃娃》,作为二年级的老师来说,我们对这堂课的聆听充满了期待,这是我们即将要学习到的课文,因此在听课时我们都十分专注。教学课文时,王晓雪老师让学生自读课文,找出风娃娃做了哪些事情,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来。最后让学生说说“你想对风娃娃说什么呢?”在教学的最后提出这个问题,其实是对课文思想的升华,是让孩子来说说自己对课文的感受,与同伴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在低年级就坚持让孩子这么感受这么交流,培养一种良好的阅读的习惯,对将来孩子的学习是有益的。</p> <p class="ql-block">第三节课《西门豹》是一篇颇具戏剧性的历史题材课文。课文写了战国时期,西门豹管理邺地时,破除河伯娶媳妇的迷信,惩治巫婆、官绅头子、兴修水利的事,歌颂了西门豹破除迷信,为民造福的业绩。这篇课文很长,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是有限的,只有抓住重难点,敢于取舍才有可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聂老师一开始就让学生自我介绍,自然地导入了课题。完成表格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能更好地理清西门豹调查的情况,让人一目了然。</p> <p class="ql-block">一上午的时光就在这样时而轻松、时而严肃的氛围中过去了,我们虽然没有办法现场观摩学习,但是即便隔着屏幕,我们的心也跟着三位老师娓娓道来的语言而起伏。无论是活泼生动的“小蜗牛”,还是令人头疼的“风娃娃”,又或者是正气凛然的“西门豹”,我们不仅跟着三位老师切实领悟了课文的真谛,也感受到了三位老师独特的教学魅力。未来,我们也会不断充实自我,将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真正上好课,做好老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