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3>上海老城厢,其范围为人民路至中华路以内区域,集中体现了清末民初以后城市生活文化和四方杂处的市井百态。1292年,上海设县,渐渐形成自己的文化特征,但基本上仍属于江南文化系统,因此,上海的传统民居也与其他江南水乡民居一样,简洁素雅。马头墙、观音斗、天井、石库门等是其建筑特征。但不同于苏州、绍兴、杭州历史悠久的江南城市,上海是一个新兴的城市,“开埠”使其在痛苦与辛酸中迅速接受近代文明。租界带来了西式的建筑与西方的城市形态,这在形成外滩这样的万国博览式的建筑群的同时,也在影响着本土的民居形式。老城厢中大量的传统建筑是在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前的“地界”上建造起来的,大量的传统街坊也是在这些“地界”的框架下形成的,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地块,通过一定的组合关系构成了各式各样的街坊边界和建筑群体,形成了老城厢的街道形态格局和巷弄系统。这里前半段刊登的是我近十年中拍摄的老城厢照片,由于城市的建设发展,许多地方现在已夷为平地。后十四张是拍摄老城厢目前已封闭的动迁地块,人去楼空,繁华后的没落。<br>再见了,最后的老城厢…… </h3> <h3>大境阁,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嘉庆二十年(1815年)改建为三层阁。是唯一保留下来的一段上海古城墙及城墙楼阁。</h3> <h3>城墙一角</h3> <h3>西马街</h3> <h3>北石皮弄</h3> <h3>孔家弄</h3> <h3>老弄堂</h3> <h3>董家渡小马路</h3> <h3>黄家码头路</h3> <h3>精美绝伦的浮雕装饰</h3> <h3>梓园,位于乔家路113号。原是清朝康熙年间构筑的宜园,乾隆时代为乔光烈居处,故当时人称此地一带为“乔家浜”(现名“乔家路”)。几经易主,后归清末民初海上名人王一亭所有,因园中有棵百年梓树,改名为“梓园”。门额园名“梓园”两字是由王一亭的密友、清末民初书法金石大师吴昌硕题书。1922年11月13日,王一亭在此宴请访日途经上海的爱因斯坦和夫人艾尔莎。图为梓园大门上部。</h3> <h3>老屋天井</h3> <h3>老屋</h3> <h3>梦花街57弄</h3> <h3>方浜中路老街,河南路入口</h3> <h3>城隍庙大门上部</h3> <h3>老城厢人家</h3> <h3>老城厢里的小摊贩</h3> <h3>上海文庙,始建于南宋咸淳年间,称梓潼祠。上海立县后,于元年至元年三十年(1293年)正式建立文庙之后,数度易址和扩充,规模益宏。现址文庙,重建与清咸丰五年(1855年),占地十七余亩,内有欞星门、大成殿、明伦堂等建筑,布局严谨,殿宇宏丽,尤以大成殿内青石碑刻全部《论语》而蜚声中外。南宋以来,上海地区的进士及第子有近三百位,这与文庙对他们的熏陶培养是分不开的。 </h3> <h3>文庙的学门,供来听课的学生进出。</h3> <h3>大成殿是文庙祭孔主殿,始建于元年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历史上,唐代称文宣王殿,宋徽宗尊崇孔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成”赐名大成殿,此殿重建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 </h3> <h3>大境路、露香园路口</h3> <h3>长生街有棵石榴树的老弄堂</h3> <h3>石库门房子大门外有一道门栏,热天开着大门拉风,门栏阻挡外人入内。以后再也看不到这样的建筑风格了。</h3> <h3>拥挤的石库门房子天井</h3> <h3>弄堂口的过街楼房子</h3> <h3>简陋的街面房子</h3> <h3>石库门房子的黑漆大门</h3> <h3>中西合璧的新式石库门房子</h3> <h3>精美的石库门房子浮雕装饰</h3> <h3>旧仓街</h3> <h3>小东门的标志性建筑童涵春堂,欧洲古典式风格,建于1920年。</h3> <h3>空无一人的金家坊</h3> <h3>改装的金家坊老屋,用于电视剧拍摄。</h3> <h3>金家坊用于电视剧拍摄的老街面房子</h3> <h3>汉高祖四年(公元前203年)在安徽颍水和淮河之间置汝南郡,这是“汝南”作为地理专属名词首次出现。但在上海老城厢门楼上标记“汝南”两字,真不知道其涵义?</h3> <h3>金家坊</h3> <h3>乔家路</h3> <h3>精美的门头浮雕装饰</h3> <h3>金家坊</h3> <h3>乔家路</h3> <h3>方浜中路北侧,拆迁后空地上仅存的老屋,大概是管理人员居住的。</h3> <h3>乔家路238号,明末大科学家徐光启的故居“九间楼”,建于明万历年间。</h3> <h3>西唐家弄</h3> <h3>丹凤路、方浜中路口</h3> <h3>光启南路、方浜中路口的古戏台,</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