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人一去不复返,遗落仙鼓在人间 ——春登大鼓山散记

爱@花语

大田境内,大仙峰、大鼓山、象山遥相呼应,三山对峙,成三足鼎立之势。如今,大仙峰、象山均已通车。三山之中,大鼓山是唯一汽车无法到达山顶的大山,想要一览它的胜景,需要你一步一个脚印向上攀爬。投入它的怀抱,那隐没在雾霭之中的神秘面纱才会层层向你揭开。<br> 高傲不失包容,睥睨群雄又寂寞苍凉,原本就是大鼓山的性格。<br>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大仙峰和大鼓山谁也不服谁,一次乘着酒兴,决定比试比试,看谁的本事大,让象山当裁判。比什么呢?大仙峰对大鼓山说:“咱两个来比试谁高。”在大田方言里,“高”与“长”音近同韵,又是喝了酒,大鼓山将“比谁高”听成“比谁长”。所以,比赛的时候,两座山就把自己所有的本事全用出来:大仙峰一直涨高,高过四五百丈,大鼓山一直伸长,长过几十里。大仙峰看对手的样子不对头,就问大鼓山:“你做什么空笋(诡计.大田方言),身体一直拉长?”大鼓山反问说:“你做什么把戏,身体一直长高?”大仙峰骂道:“你屎本事(毫无本领,大田方言)。”大鼓山也回骂他:“你乞丐啷(骂人没有本领,大田方言)!”大仙峰大怒,用力打了大鼓山一巴掌,大鼓山的脸颊歪向一边。大鼓山不甘愿,就在大仙峰的头顶狠狠踩上一脚,使大仙峰顶凹了一大沟,变成一高一矮两个山头。结果,两座山峰的形骸都变了样,大仙峰高是第一高,就是正身旁边多了个小仙峰;大鼓山长是十分长,就是脸歪向一边,不能正面对大仙峰了。<br> 第一次听到这个传说,是在我的一个溪头籍学生的作文里。关于这场比赛有各种版本,有人说它讲的是大仙峰和大田境内另一座山——虎臂崎的故事。对此,我没有考证。但大仙峰的高大雄伟、大鼓山的宽广粗犷,以及它们那种永不服输的气质倒与传说十分吻合。<br> 在我看来,大仙峰更像是个俊秀的奇女子,大鼓山则是伟岸的大丈夫,他们屹立于天地之间,尽显造化的神奇,又各自有其独特的神韵和魅力。因要徒步上大鼓山,更有“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赡之在前,忽焉在后”的切身体会和“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的感叹。<br>  难得有这样一个可以清闲的周末,我们大部队集体行动,几十号人先乘车到达山脚,沿西面溪头村斜坡逶迤而上,开始征服大鼓山的旅程。<br>  都是朝夕相处的兄弟姐妹,无需包装,没有矫情,一路上我们且歌且嘶,惊叹着大鼓山峰秀、林密、石奇、径幽、苔滑、路险之自然景观。真是:<br>  远离尘嚣,忘却俗务,大家尽显本色;<br>  近品山水,放牧自我,灵魂渐趋回归。 大鼓山正面是悬崖峭壁,气势恢宏。你看它昂着高傲的头,呈老虎发威之势,睥睨群山,傲对当世,使人不能不心生敬畏。悬崖后就是深不可测的大谷,故“大鼓山”亦为“大谷山”。<br> 我们在此下车登山。抬头看山,从山腰以上就牵云绕雾,充满诱惑,充满挑战。 走到这里,只是初窥其面目,有人到此止步,有人悠闲信步。女子不让须眉,老夫聊发少年狂。更有后生健步如飞,遥遥领先。<br><br> 绕过前面那道梁,来到号称“三星级”的牛舍。下面才能逐渐领略佳境……<br><br> 擎天雄柱(大地之根)。大鼓山也叫大骨山,也许缘于此吧。 大地之母 海狮观潮 诵经祈福,慈悲情怀<br> 点将台——韩信胸中百万兵 黑熊觅食<br> 崖边的小路,若除去树木的保护,恐怕没几个敢走的,头上是直立的大山崖,脚下也是几十米高刀削般的岩壁,很险。哥们,姐们,悠着点! 仙顶古道,已存在多少年谁也不知道。可得小心了,石头很滑很活跃。 林木缠绵悱恻 山路崎岖,处处是险,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辛苦了,不妨扶石休憩,矫首望天。这里是号称“一线天”的隘口,两尊高达七、八米的石柱,就像两个披甲的武士,挺直着腰身,日夜守护着这唯一上鼓面的通道。<br><br> 穿过密林,爬过悬崖,跃过沟坎,终于来到大鼓山的主景点。当上百亩的平坦草地展现在你的眼前,你是否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一惊一诧中,一路跋涉的疲倦会烟消云散。不如在此合影留念吧!夏日,如与三五好友来此宿营,胸中更有豪气在。也许你还有缘邂逅传说中的“佛光”。<br> <p class="ql-block">  平地背靠主峰,三面都是上千米的绝壁悬崖。北侧山脉,犹如斧砍刀切,险峻无比,奇松怪树枝繁叶茂,苍劲挺拔,大小石笋若隐若现,仪态万千;南侧孤峰独尊,高达千米,就像一个披着风衣的将军,手持绿色鼓槌,指挥千军万马杀奔战场;西侧悬崖万丈,崖下深谷,古木苍翠,越过几座小山,可看到象山脚下的坑口水库。</p><p class="ql-block">  到此,你才知道“大鼓山”还得叫“大鼓山”。整个平地像一面极大的牛皮鼓,鼓面朝上。时值晚春,平地上大片冬天未褪尽的枯草下有三五寸高的小草,犹如给大鼓绷上一块柔软的黄牛韧皮。许多草地间裸露出许多凸起的黝黑色岩石,点缀在小草之间,就像一面多年没敲打的牛皮鼓的鼓面上,滋生了斑斑点点的苔痕,真是“仙人一去不复返,遗落仙鼓在人间”!</p> 仙人犁田 东方睡狮 <p class="ql-block">  传说中的放生池遗址。上次来时,正逢春夏之交,有娃娃鱼(我们称之“四脚鱼”)在池中栖息。更早时,石头位置还有一寺庙……</p> 大谷山四周围是原始森林,灌木丛丛,葱葱茏茏,轻雾缭绕,泛着朦胧的苍凉之美。 大鼓山以其厚重,历沧桑而为雄浑。而今,三泉高速公路从它腹部穿行而过,加快了大田前进的步伐。大鼓山正以其包容和开放的崭新姿势,向世人展示着大山人的豪爽淳朴、热情好客的性格。 (补录2012年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