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1年12月6日,下午三点,天气晴朗,万里无云。我和单位的27位特珠教育工作者一起乘上了去西南重庆的航班,有幸去参加十堰市2021年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下午四点余,飞机顺利抵达重庆,中国研修网湖北区域项目负责人早在这里等候我们,本次汇聚重庆的都是十堰市四县一市七所特殊教育学校的61位老师和干部。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7日上午,十堰市特殊教育学校骨干教师专业素养提升培训开班仪式在重庆维也纳酒店7楼大会议室如期举行,中国教师研修网湖北区域项目负责人张灵玲和十堰市中小学继续教育中心副主任王帆主持了开班仪式。她们分别做了热情洋溢的讲话,对学员参加培训的工作充满了期待,并对培训期间疫情防控安排做出了详细的说明和要求。</p> <p class="ql-block">九点十分后,西南大学特教部特殊教育学院赵斌教授率先为学员们做了《新时代特殊教育学校转型升级与特校教师专业发展》的培训。他向大家分析介绍了我国特殊教育从建国初至今的发展情况。着重讲了以下内容:</p> <p class="ql-block">一、新中国特殊教育学校发展历程</p><p class="ql-block">二、当前中国特殊教育学校发展面临的挑战</p><p class="ql-block">三、新时代特教学校发展趋势</p><p class="ql-block">四、新时代的特殊教育学校发展的转型升级, 五、特校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路径</p> <p class="ql-block">他说:“1874年在北京东城甘雨胡同开办了中国第一所特殊教育学校,’瞽叟通文馆’,当时只招收盲童学习文化和劳动技能,新中国成立前全国共有42所特殊教育学校,360名教职员和2380名学生,目前到2020年全国特殊教育学校有2244所,学生达320775人,受教育总量达880800人”。中国特殊教育发展阶段从1949—1987特殊教育学校从由西方教会和私人主办到由国家主办,成为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新中国教育事业也从慈善救济事业发展成为国民教育事业。1988年第一次全国特教工作会议召开后逐步形成了一定数量的特殊教育学校骨干,十八大明确提出了支持特殊教育,特殊教育获得了国家重视和发展。</p> <p class="ql-block">他向大家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特殊教育新时代特校发展趋,他说: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矛盾发生变化,特殊教育学校传统的外延式的发展模式不再适应,为实现可持续发展,特殊教育学校转向内涵式发展模式成为必然。学校内部组织、人员(校长、教师和学生)和教育教学活动的协同发展调整校内组织结构,设置专项编制提供送教上门、巡回指导礼等工作, 专人专职以学生为主地制定课程计划,积极发挥教师自主性,加强校本课程建设 与创新性校本教材的开发</p> <p class="ql-block">他还对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趋势做了分析说明,以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学校的内部组织和教育教学活动同步发展,提倡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发展特色文化。他指出新时代特殊教育发展转型升级要点为学校功能转变和教师的职能转变。即特殊教育向特教文化差异转变,特教学校向资源中心区域转变,教师的教学工作向社会工作转变。提出新时代特教教师专业成长路经,教师个体的提升要提高教师认识,要认识教育的育人性—教育使人成为人,教育必须有灵魂。即教育是育人的教育,没有灵魂的教育和训兽差不多。特殊教育的价值:不仅是爱心事业,更是专业。不仅是职业,更是修行。不仅善良,更需智慧。不仅有教育,还有早期干预、矫治的功能及潜能开发+功能补偿学科知识+教育康复</p> <p class="ql-block">赵教授以渊博的知识将我国特殊教育发展的详细情况汇纳分析讲解的非常到位和全面,听了他的课使我们热血沸腾,他的每句话都激励着我们每一个特教老师努力提升个人的特殊教育能力,为我们做好特殊儿童教学工作,努力促进特殊儿童的功能康复和发展指明方向。</p> <p class="ql-block">7日下午,重庆师范大学特教学院向友余教授对就《特殊教育学校课程改革与发展》向大家做了讲解,使我们享受了一整天精神饱满而丰富的文化盛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