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市一撇

Leon

<p class="ql-block">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大部分人都知道这句话。新大陆就是今天的美洲。哥伦布是第一个发现美洲的欧洲人。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才有众多的欧洲人来美洲开发殖民,也才有今日的美国加拿大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美国的首都是华盛顿,它的全称是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华盛顿是第一任总统的名字。特区是特别行政区。那么,哥伦比亚又是什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词来自哥伦布。维基解释说,这个名字被用来指代“哥伦布之地”。 在美国,“哥伦比亚”是美国立国前就被用来指代这片土地,第一个有诗意的并被普遍接受的名称,是美国的拟人化象征。大概类似于“赤县神州”对于中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词有三个意思,第一是哥伦布名字的一种转化,第二代表美国或北美洲,第三是女性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臆造的女神就是哥伦比亚。</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美国历史上有许多爱国歌曲,</span>《哥伦比亚万岁》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嗨!哥伦比亚,幸福之地,</p><p class="ql-block">嗨!天生的英雄们,</p><p class="ql-block">为自由事业,流血奋战,</p><p class="ql-block">为自由事业,流血奋战,</p><p class="ql-block">当战争的风暴消失,</p><p class="ql-block">享受勇士们贏得的和平,</p><p class="ql-block">让我们为独立自豪,</p><p class="ql-block">永不忘巨大的牺牲,</p><p class="ql-block">为胜利,永远感激勇士们,</p><p class="ql-block">让英雄的祭壇高耸云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的国歌《星条旗》是1931年才确认的,那之前一直没有法定的正式国歌。需要的时候,就用这首哥伦比亚万岁来代替。现在这个歌被降级为副总统的专用曲了。比如,副总统宣誓就职时,就演奏此曲。</p> <p class="ql-block">美州各地许多,小至街道名,公司学校,大到城市以及省或国家级都有被冠之以哥伦比亚这个名字的。南美有哥伦比亚国。加拿大的BC省全名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span style="font-size: 18px;">南卡罗来纳州的州府叫</span>哥伦比亚市。它位于南卡罗来纳州中部,市区及周边人口有近90多万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般的城市都是由居民点逐渐发展起来的。哥伦比亚市则是一个先<span style="font-size: 18px;">设计再建造的城市。</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独立战争之后的1786年,南卡州人民在州地理中心地点选址建立了这个城市做为州府。正好,这里有两条河流交汇,然后通向南卡第一大城市查尔斯顿并从那里入海。</span>当初建市时,人们还曾纠结是叫华盛顿还是叫哥伦比亚。<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时,棉花是这里最重要农作物。几乎所有的商业和经济全部直接或间接地与棉花有关。</span></p><p class="ql-block">&nbsp;</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疏通了河道,后来又建了铁路。</span>大批的棉花卖出去,日常所需流进来,这里很快就发展成一个集经济政治文化一体的重要城市。</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860年,鼓吹废奴的林肯当选美国第16任总统,转年就要正式上任<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国家将要有重大变革。</span>取消奴隶制的呼声在北方势不可挡。在当时的南方,奴隶就像家里的桌椅牲畜一样,是私有财产。解放黑奴就会造成他们财产损失,改变已有的生活方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南卡作为稻米和棉花的产地,大量使用黑人奴隶。废奴对于南卡的经济是个重大打击。<span style="font-size: 18px;">1860年12月17日南卡州代表大会举行,代表</span>全州上层社会的代表们来州府商议。主题很明确,如何保障本州及自己的利益。会址选在第一浸信会教堂礼拜厅。当时它是全市最大的建筑。不需要多少辩论,159票对0票的全数通过了一个决议。鉴于联邦政府准备解放黑奴,南卡人民不再承认这个政府,正式宣布推出合众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浸信会教堂以主办过分离大会而闻名。</p> <p class="ql-block">1861年2月,在南卡的带领下,南方数州宣布成立美利坚联盟国CSA,以别于美利坚合众国USA。</p><p class="ql-block">3月,林肯正式在白宫宣布就职USA的总统。</p><p class="ql-block">4月,一些激进的南卡军校士官生们袭击了在南卡的政府兵营,内战的第一枪打响了。四年血淋淋的南北战争由此开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作为南部的重要城市,战争期间许多会议都在哥伦比亚举办,从宗教到政治,从教育到商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四年后,处于优势的北方军队对南方采取了严厉的报复。对于首开战端的南卡,惩罚尤其为甚。在南方奉行烧光抢光的北军将领舍曼占领了哥伦比亚后自然没有放过。几条商业街都被<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付之一炬</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教堂也算是“臭名昭著”了,作为标志性的建筑,毫无疑问的是在必烧之列。一群士兵在教堂门口议论这里是不是签署分裂决议的地方。那时候的人们都是信奉耶稣的,也不愿意烧毁无关的教堂。一个神职人员出来告诉兵爷们,这家不是,那边那家才是。他把士兵们带到附近的一座卫理宗教堂,看着兄弟教堂被烧毁。虽然有些不地道,但是保护了这座历史性建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情总是这样,真正的肇事者得不到惩处,无辜的旁人却受遭殃。</p> <p class="ql-block">战后不久,有关大火的起因还爆发了争论。<span style="font-size: 18px;">当地居民众口一词,北军放的火。</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舍曼矢口否认,他责备南军在撤出哥伦比亚时就将堆在街上的棉花捆点燃了,加上当时大风,导致失火。他的士兵不是纵火者而是救火者,不但没过而且有功。虽然他在一路上都明确下令摧毁南方的经济和军事设施,让南人接受教训,不再反矣,但是他否认在这里放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还真没地方说理了。</p> <p class="ql-block">舍曼大军不仅没放过商业店铺,还洗劫了州政府机关。州府大厦前的华盛顿铜雕像也挂了彩。还好,他们没敢打断华盛顿的腿,只是打断了他的拄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伦比亚人拒绝了数次维修的提议,坚持让他提着一截棍子站着,并且立了牌子,注明高祖的拄杖是被北军打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其他被焚毁的重要地标也多立了牌子予以说明。</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还有一个人值得在此一提,美国第28任总统威尔逊。他五岁时随父母搬来哥伦比亚,快十岁时去了南部邻州的乔治亚。<span style="font-size: 18px;">他的父亲是一个牧师。老威尔逊认同南方; 并且在内战中担任南军的随队牧师。长大后,威尔逊依然同情南方。</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后来做了美国总统,带领美国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span style="font-size: 18px;">1918年1月8日,威尔逊发表了十四条关于国际和平的建议。成为战后凡尔赛条约的基础。为此,他获得了诺贝尔和平奖。</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联合国的前身国联就是在他的建议下成立的。<span style="font-size: 18px;">国联的目的是保障各国土地统辖权,而且无论大国还是小国都享有这个权利。</span>巴黎和会是在威尔逊的积极参与下召开的。这个会议<span style="font-size: 18px;">是一战胜利国家们的聚会,</span>战败国和中立国都没有被邀请。受<span style="font-size: 18px;">威尔逊提议鼓舞,当时的中国北洋政府也参加了。欣欣然喜气洋洋满怀希望而去,悻悻然窝窝囊囊铩羽憋屈而归。它直接引发了意义深远的五四运动。</span></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扯远了,再返还到哥伦比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文说过哥伦比亚来自哥伦布。那么,这里有没有任何哥伦布的影子呢?除了名字似乎没有。等等,还真有一个哥伦布的雕像,曾经有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前些时候,伴随着黑命贵的运动,一些人开始对历史人物清算,从他们的塑像下手。这个曾经是奴隶主,欺压过黑人,雕像推翻。那个有污点,弄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哥伦布和黑人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但是他发现了美洲,因此土著人被欺压,进而黑人被奴役。也不是个好东西。</p> <p class="ql-block">仅仅在美国,有大约四十个哥伦布雕塑被破坏。这股风当然也刮到了别的美洲及欧洲一些国家。</p> <p class="ql-block">这里消灭哥伦布,此地空余一砖台。</p> <p class="ql-block">本地唯一沾点边的总统威尔逊也受到检查。他当初同情南方,并且还有过言行。“威尔逊总统故居纪念馆”改名为“哥伦比亚重建纪念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