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续前篇(4)。</b></p><p class="ql-block"><b> 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正式开启了神奇的、人迹罕至的、充满诱惑的、大气磅礴的西藏阿里行。从阿里南线到狮泉河,再走阿里北线返回。</b></p><p class="ql-block"><b> (注:原计划应该从狮泉河继续北上走G219国道新藏线路段,因为疫情管控原因,新疆没法过去了——主要是怕被“送”上高速无法返回了,尽管心有不甘,也只能选择从阿里北线折返。这个遗憾也就成了2022年我们的首选目标。)</b></p><p class="ql-block"><b> 本篇记录从7月28日——29日拉萨(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满拉水库)——江孜(宗山古堡遗址)——康马(做核酸)的经历。全天行程(4329公里+320公里)4649公里。</b></p> <b>第十四天7月28日,拉萨——曲水——浪卡子(羊卓雍措、卡若拉冰川、满拉水库)——江孜(宗山公园),全天行程270公里。</b><div> 从拉萨出发继续向南、向西,上午9点40分,路过“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昨天还为没有看见此碑而遗憾,今天就实现了,圆满结束了青藏线行程。</div><div> 青藏川藏公路纪念碑坐落在拉萨市南,拉萨河畔。1984年12月25日,为纪念青藏公路和川藏公路通车30周年,铭记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光辉业绩和巨大牺牲而建。纪念碑碑体为三棱型,碑文采用汉藏两种文字。</div><div> 我四次进藏,这次才有幸看见了这个纪念碑。走过了川藏线,又走完了青藏线,对修建此碑的意义有了更加深切的感悟和震撼!</div><div> 在那个艰苦卓绝的年代,国家一穷二白,科技人员、军队官兵和民工响应国家号召,义无反顾走上高原,靠着一腔热血,带着简陋的施工工具,克服了千难万险,打通了号称“生命禁区”的川藏线、青藏线,为解放西藏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甚至不惜牺牲生命。后来川藏兵站部、青藏兵站部的历代官兵长年累月顶风冒雪奔波在千里进藏线上,承担了近70%的进藏物资运输任务,为保障西藏人民生活需要,为建设新西藏而默默奉献。</div><div> 站在这个纪念碑前,崇敬和景仰之情油然而生!从这个纪念碑前走过的人,又有多少人知道它背后的故事呢?向筑路先辈们致敬!</div> 中图:路上看到一块醒目的标语牌:<font color="#167efb">衷心感谢全国人民的无私支援</font>!正是有全国人民的无私援助,现在的拉萨乃至全藏区才一天天变得更加美好!为西藏在祖国怀抱里快速发展而感到幸福和骄傲。 9点57分经过柳梧隧道。 听见一阵马达轰鸣声,抬头看见一架武直从头上掠过。 让人忘不掉的高原蓝、西藏云。 左图:10点06分经过加嘎隧道。<div>右图:10点08分经过汤堆隧道。</div> 左图:10点47分经过协荣隧道。<div>右图:10点49分经过茶巴朗隧道。</div> <div>左图:10点51分经过扎西孜隧道。</div>右图:10点52分经过峻巴隧道。 连续走过几个隧道,10点50分进入曲水县。 11点03分离开曲水县。走在边境地区才真正感受到强烈的国土意识!<div><br><div><br></div></div> 路边山上藏民的小屋旁冒出浓烟,不知道是为何? 继续往江孜方向走,11点09分经过曲水雅鲁藏布江大桥。 11点10分进入羊湖景区界。 左图:11点21分经过山南市贡嘎县江塘检查站。<div>右图:11点27分经过羊湖贡嘎旅游中心。</div> 11点31分经过贡嘎县江塘镇小学。在西藏,当地最好的建筑一定是学校! 11点半经过江塘镇。 11点37分走过G349国道1155公里处。<div> G349国道的起止点是:西藏昌都地区察雅县至日喀则地区萨嘎县。主要经过——察雅、洛隆、边坝、嘉黎、墨竹工卡、乃东、扎囊、贡嘎、<font color="#167efb">曲水、浪卡 子、江孜</font>、白朗、日喀则、谢通门、拉孜、昂仁、萨嘎。</div> 11点39分往浪卡子方向前行。 11点40分经过西藏公路扎囊养护段。 路边的藏式民居。 11点42分走过G349国道1158公里处。 <div><br></div> 路边的青稞麦田,正是收获的季节,藏民麦田里在收割。 盘山公路有六层,我们要到达山顶上再翻过去。 站在山上回望来时路。天连云,云连天,山路弯弯,九曲回转,若隐若现,穿梭在大山中。 按照路标指示往羊湖方向前行。 <p class="ql-block"> 12点40分,在路边观看羊湖全貌。</p><p class="ql-block"> 羊卓雍措按藏文意译:"羊"指"上面";"卓"指"牧区";"雍"指"碧玉";"措"指"湖"。连起来便是"上面牧区的碧玉湖"。位于雅鲁藏布江南面的山南浪卡子县境内,周围四面群山环绕。</p><p class="ql-block"> </p> 沿着盘山公路转下来,越来越靠近羊湖边。 眼前一亮!美丽羊卓雍措出现在眼前,又见神湖!<div> 羊卓雍措位于雅鲁藏布江南岸浪卡子县境内,湖内分布着十余个小岛,大的可容五、六户人家,小的只有百米方圆。湖水深约20-40米,最深处近60米。</div> 羊卓雍措蓄水量150多亿立方米,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羊卓雍措与雅鲁藏布江只有一山之隔,最近距离仅6千米,山南边湖面海拔4441米,山北边江面海拔只有3570米,两者水面高差达800多米,可利用的水力资源非常丰富。 最神奇的是羊湖边那片由油菜花田和青稞麦田组成的黄绿相间的图案,简直是美丽图画中的点睛之笔! 这是我第三次来羊湖了,每次都能看到不同的景象,惟有这次近距离的靠近羊湖,看到了无法言表的另一番美景!湛蓝如洗的天空,大团洁白的云朵,倒映着蓝天白云的蓝宝石般深邃的湖水,黄绿相间的田地旁边散落的白色房子,以及远处连绵不断的雪山,此景只应仙境有! 羊湖边这个美丽的藏族村子,居住在这仙境般的地方,该是多么惬意! 上帝打翻了调色板,此景只应天上有! 上图:2010年8月第一次来羊湖,蓝天白云,心旷神怡!<div>下图:2018年4月第二次来羊湖,云烟氤氲,充满神秘。</div> 这次是第三次来羊湖,世外桃源,色彩斑斓! 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点赞!为羊湖的千变万化、多姿多彩点赞! 1点20分我们沿公路往下开,穿过藏族村子,想下到湖边看看。 1点26分来到羊湖边,五色经幡随风飘动,煨桑炉静静地立在那里。 羊湖边有骑牦牛拍照的,我们也兴奋的玩起来。 <font color="#167efb">羊卓雍措与藏北的纳木措和阿里的玛旁雍措齐名,被尊称为西藏高原上的"三大圣湖"。</font>是个雨水、雪水、冰川混合补给类型的内流湖泊。<div> 羊卓雍措原为外流湖,与雅鲁藏布江相通。在大约100万年以前,巨大的泥石流在白地以西二十公里处的羊舍附近堵塞了墨曲河上游河谷,于是该湖成了内流湖。</div> 我们开车沿着羊湖湖边公路环湖游,路上少有车辆。 下起了小雨,车窗上点点雨滴晶莹剔透。 雨后的天空中散发着浓浓的雾气,远处天边露出了美丽的蓝色。 在路边看见草地中的牛羊,停车拍照。 远处一片青稞麦田和油菜花田。 近距离看青稞麦,麦芒比较多、比较长,麦穗相对比较短一些。 离开环湖公路继续前行。3点42分经过浪卡子县白地乡派出所。 3点49分经过格瓦村。 3点57分经过G349国道1226公里处。 4点25分经过浪卡子镇。 4点29分到达浪卡子县。<div> 浪卡子县隶属于西藏山南地区,地处西藏南部的喜马拉雅山中段北麓,与不丹王国接壤。是山南地区海拔最高的县,也是西藏自治区的边境县之一。藏族人口占99.86%,汉族人口占0.14%,无其他少数民族。区内最高点为宁金岗桑雪峰,海拔7206米;最低点为卡热乡的雅鲁藏布江出口水面,海拔3700米,相对高度为3500余米。</div><div> 浪卡子,藏语意为"白鼻尖"。</div><div> 浪卡子县地热资源较丰富,其中以阿扎桑汪泉最出名,水温高达60℃左右。</div><div> 浪卡子县最为突出的旅游资源当属一寺二草原和四山四湖。 其中一寺就是桑顶寺,位于羊卓雍错湖西南一座险要陡峭的山顶上,属藏传佛教噶举派香巴噶举支派,是一座有300多年历史的古老寺庙,共有15座殿堂。西藏唯一女活佛桑顶·多吉帕姆曾任该寺寺主,在藏传佛教中独一无二。因此,桑顶寺在藏传佛教各派寺庙中有特殊的地位。</div> 5点路过卡若拉山。 经过卡若拉冰川景区。在整个西藏离公路最近的冰川就是卡若拉冰川,离公路只有三百多米。 卡若拉冰川位于西藏山南地区浪卡子县和江孜县交界处,距离江孜县城约71公里, 是西藏三大大陆型冰川之一,为年楚河东部源头。 冰川上部为一坡度较缓的冰帽,下部为两个呈悬冰川形式的冰舌。 冰舌前沿海拔5560米,观看卡若拉冰川的地方海拔约有5400米。巨大的冰川山顶云雾飘缈,冰川整体呈黑白分层形态。 卡若拉冰川背靠西藏四大高峰之一的乃钦康桑峰(7191米)南坡。 这是我2010年8月第一次进藏,在去珠峰大本营的路上,路过这个冰川时拍的。先后有电影《红河谷》、《江孜之战》、《云水谣》曾在此拍摄外景,使得卡若拉冰川的名气非常大,同时电影的拍摄活动也给冰川造成了不可弥补的破坏。 当年冰川没有开发,鲜有人去,非常荒凉,还有藏民搭的牦牛毛编织的棕色帐篷,我们进去看了看,里面温度很低,也非常原生态。现在已经商业化了。 这是冰川融化后的遗迹。 5点08分进入江孜公路管养曲江路段。 5点10分继续沿盘山路行走。 巍巍高原,莽莽群山,浩浩荒漠,滚滚云烟。天在云之上,人在天地间。虽然生命渺小如沧海一粟,但心胸的宽度就在你的脚下。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口号很符合藏区的实际。 5点半经过G349国道江孜县热龙服务区。 在藏区公路上随处可见的“拦路牛”。过路的司机没有人按喇叭,都静静地等待牛群的走过。 5点43分经过比萨村。 经过比萨村党群活动中心。 G349国道在山间向远方蜿蜒延伸。 路边还有大片没有融化的冰雪,提醒我们这里是高原。 这个路标不知为何缺了一块,这么方方正正?风力?人力? 下午6点来到斯米拉山看满拉水库。<div> 斯米拉山海拔4352米,翻过去就是被称为“西藏粮仓”的江孜县。</div> “ <font color="#167efb">斯米拉”在藏语里的意思是“天珠”的意思</font>,据说从前在这里可以捡到天珠,大约因此而得名的吧。从卡若拉冰川下来没多远,就到了满拉水库和斯米拉神山垭口。在斯米拉神山,系上经幡,祈福旅途平安。神山下面就是满拉水库。从冰川上流下的水是混浊的,经过水库沉淀,变得碧绿碧绿。 来到观景台,满拉水库出现在眼前。满拉湖如绿宝石一般嵌于苍茫山体之中。与羊湖的蓝色不同,这里的湖水颜色泛着通透碧绿色。跟怒江大拐弯的江水颜色有一比。<br> 满拉水库位于西藏日喀则地区江孜县龙马乡甲布拉村境内的年楚河上游,是年楚河上的"龙头"工程。挡水坝为粘土心墙堆石坝,坝长287米,坝高76.3米,坝顶宽10米,有"<font color="#167efb">西藏第一坝</font>"之称。它是一座以灌溉、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的大型水利建设项目。<div> (注: 年楚河是雅鲁藏布江的支流,河流全长2l7km。)<br></div> 和羊卓雍措类似,满拉水库是嵌在山间的一汪碧水。虽然是人工水库,但碧绿色的湖水映衬着远山,显得格外美丽。从羊卓雍措去往江孜县城时会经过这里。站在路边观景台,可以从高处眺望水库的景色。 <font color="#167efb">满拉水库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font>,总库容1.55亿m3,水电站总装机2万千瓦,年发电量0.61亿千瓦时。满拉水利枢纽工程属水利部援建项目,也是<font color="#167efb">西藏自治区成立30周年大庆时全国支援西藏62个项目中最大的工程</font>。于1994年8月25日开始施工谁备;1995年8月26日主体工程开工,l996年l1月20日截流成功。2000年7月4台机组全部投入运行,2000年8月工程经受了近百年一遇的特大洪水考验。2001年8月19日工程竣工通过验收。<br> 满拉水利枢纽,对于当地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对于改善周边的环境,改变气候湿润程度,都有十分明显的效果,同时库区美丽风景也是令人向往的。 6点40分离开观景台,前面是满拉水电站,时间原因没有去大坝看看。 继续往江孜方向前行。 6点58分进入古城江孜界。 7点19分经过江孜县东郊检查站。 7点43分进入江孜县城。 路中间的雕塑上题字:<font color="#167efb">国家历史文化名城</font>。 7点55分来到宗山公园。这是宗山古堡景点,现在开辟成公园了。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江孜古城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江孜抗英保卫战是20世纪初中国人民反帝反侵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西藏人民英勇抗击帝国主义侵略,谱写了一曲不朽的爱国主义赞歌。1961年3月4日,江孜宗山抗英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font color="#167efb">江孜被称为“英雄城”,宗山更是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纪念地。</font> 时间太晚了,古堡景区已经关门了,只能在下面公园里转转拍照,等明天再上山参观了。 从外面看古堡高高的土石外墙。 在路边看见几个可爱的藏族小朋友在一家店铺门前台阶上玩耍,跟他们聊聊天,问能不能一起照个相?孩子们爽快的答应了,纯朴的童真,都很开心! 江孜闵行中学,这是上海援建的学校。 8点50分入住宾馆,里面是藏式风格。 晚上9点半吃完晚饭回宾馆休息。 <b>第十五天7月29日,江孜(宗山古堡遗址、)——康马。全天行程50公里。</b><div> 早上8点半装车出发。原计划今天应该到亚东,走到康马时因为当地防疫要求被拦住必须做核酸,所以只好在康马县停留一晚。</div> 10点来到宗山古堡遗址。<div> 江孜,位于前藏最西端,距离拉萨2 5 4公里,藏语意为“胜利顶峰,法王府顶”。因雅鲁藏布江支流年楚河流经这里,因此,历史上人们又称江孜地区为“年”。</div><div> 江孜是古代苏毗部落的都城,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降服了苏毗,江孜便成为贵族的封地,并发展为沟通前后藏的重要通衢,加之又是亚东商埠的必经之地,因此依然是西藏一大重镇。平原北部有座凸出的山包,依稀还有残存的古堡,沿着山脊有一环形城墙,城墙里面有白色的佛塔和赭红色的寺庙。这是江孜的标志,最受瞩目的首先就是宗堡了,它有一个响亮的别名,叫“英雄城”。在这里,曾有过一段可歌可泣的抵抗外侮的历史。</div><div> 江孜过去是西藏有名的大宗, “宗”相当于县,江孜的“宗”又比一般的县大。 “宗堡”是宗政府的所在,也留有古代苏毗国王的印迹。18世纪中叶,英国东印度公司在印度站稳了脚跟,随即便把眼光移到了西藏。1888年,一支入侵的英军曾在亚东挑起“隆吐山战役”。1903年,英国派荣赫鹏率领一支万人大军,从亚东春丕谷偷偷越境.1904年4月占领了江孜。江孜军民紧急动员起16000人的部队,凭借原始的大刀、长矛和石头死守城堡,浴血抵御英国远征军的洋枪、洋炮,竟相持了两个月,直至弹尽粮绝,终于全军覆没。如今,在宗山的断壁残垣中还可以看到当年的炮台。<br><div> 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font color="#167efb">江孜宗山抗英遗址</font>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div> 江孜宗山古堡也叫江孜古堡、江孜宗山堡。至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人称“小布达拉”。位于西藏江孜县城里。因古堡所在的石山叫宗山,"宗",在过去的西藏是行政单位,相当于县,所以这个城堡实际上就是县府。民主改革以前,西藏政教合一,县府既是官府,也是寺院,宗教色彩很浓,城堡实际上也可以说是一座宫殿式的寺院。江孜是一个盆地,农业非常发达,在一片葱郁的色彩当中,突兀拔起一座赭黄色的石山,在石山上又突兀拔起一座白墙红顶的城堡,就显得特别的突出。 宗山海拔超过4000米,从门口到山顶有100多米,沿着上山的坡道往上走还真有点喘。本想试着爬几下山,但在高海拔面前气短腿软,最后还是放弃了,只好坐在石头上拍一张吧。 宗山建筑约建于14世纪初,主要有宗本(县长)办公室、经堂、佛殿及各类仓库等,全部依山势由山腰一直建至山顶。建筑高大宏伟,居高临下,气势壮丽。后来为了抵抗侵略者,守山军民在山坡用大石块砌筑起一圈高 5~8米、宽约4米的围墙,并沿墙及前崖修筑了许多炮台,给英军以沉重打击。但在持续的战火中,几乎被侵略者毁为一片废墟。现仅存炮台遗迹、带弹孔的残坦断壁以及东部代本(藏军指挥官)的一处住室。西藏地方政府已对之加以维修保护。 登上城堡,放眼望去,整个原野尽收眼中。年楚河从南边的喜马拉雅山流来,向北蜿蜒而去。 江孜的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南通尼泊尔、锡金、印度,东控拉萨,北扼日喀则,是喜马拉雅山和冈底斯山之间的一条孔道,是南亚通往西藏的必经之地。宗山处在江孜古城的中央,站在宗山上,可以环顾东西南北;控制了宗山,就等于扼住了这一交通孔道的咽喉。 1904年英国“远征军”侵略西藏,600人占领岗巴宗,同时从亚东向北入侵江孜,江孜人民在宗山上筑起炮台,用土炮、土枪、刀剑、梭标、“乌朵”抛石和弓箭与同配有大炮、重机枪、来复枪的英军展开了殊死的血战,战斗持续了8个月之久。 1904年5月上旬的一个晚上,千余军民偷袭英军将其全歼。6月,英军派来了援军,用大炮狂轰宗山炮台,堡垒中的火药库发生爆炸。英军趁机向宗山发起总攻。英军攻入古堡后,又经过三天三夜才完全占领古堡。江孜军民用石头拼死抵抗,坚持了3天3夜,最后所有勇士宁死不屈跳崖殉国。<br> 这段风云激荡的岁月,那些视死如归的勇士,和响彻云霄的呐喊,被拍进了电影《红河谷》中,昭示了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 来到旧江孜宗政府门前。 展柜里展示的藏纸。<div> <font color="#167efb">藏族造纸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font>。原料来自喜马拉雅山脉6500米以上生长的一种叫“瑞香狼毒”的灌木树皮。古代藏纸的制作工序较繁杂,有十一道步骤。近年来在西藏自治区相关部门的资金扶持和政策支持下,藏纸制作业又得到恢复并呈现出新的生命力。</div> 网查:工作人员选用坚硬的白海螺对藏纸进行抛光。<div> 林芝朗县的金东,曾以产纸闻名。据记载,噶厦政府时期,金东藏纸作为印钞之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藏纸渐渐淡出,不过寺庙里累积如山的佛经和而今用藏纸生产出来的笔记本、灯饰、贺卡、墙纸、日历等工艺品,仍然述说着藏纸的渊源。</div><div> 每年做藏纸的最好时间是藏历3月到10月期间。天气太冷的时候达不到晾晒的温度,做出来的纸就会泛青。</div> 寺里珍藏的莲花生大师唐卡像。 当年英军入侵西藏的证据。 古堡里到处是通道。 每个通道进去都有不同的功能。 不经意间就能看见楼梯、门洞,建筑设计非常巧妙。 古老的门历经沧桑,斑斑驳驳。 木制门檐很像汉族的榫卯结构。 外面须仰视的高墙,内部却是无数的通道和房间。 古堡里有的外墙已经损坏了,但仍不失威严。 几个藏族人也来到这里。 当年的抗英勇士用石头与英军奋战! 左图保家卫国——1716年准噶尔侵扰西藏,颇罗鼐回到江孜避乱,同时暗中与阿里总督康济鼐密谋起事,举江孜和萨伽之兵收复后藏,策应清军进藏。<div> 右上古刹初建——1418年热丹贡桑帕邀请一世班禅克珠杰到江孜主持佛教事务,并共同修建了白阔曲德寺,意为“吉祥轮大乐寺”,汉语意为“白居寺”。</div><div> 右下驻藏巡边——1795年驻藏大臣和宁、松筠一起巡视江孜。</div> 图中绛红色的围墙中的建筑就是白居寺。 <div> 江孜白居寺始建于明宣宗宣德二年(1427),历时10年竣工,海拔3900米,地处江孜县驻地江孜镇西北方向的宗山脚下,南、北、东三面环山,寺院西面临水。白居寺是在西藏各教派分庭抗礼,势均力敌的情况下建立的。因此它能聚萨迦、格鲁、布敦等各派和平共存于一寺。每个教派在此寺内都拥有五、六个"扎仓"(殿堂)。因而在西藏佛教史上有特殊的地位和影响。 </div><div> <font color="#167efb">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典型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font>,寺中有塔、塔中有寺,寺塔天然浑成,相得益彰,它的建筑充分代表了十三世纪末至十五世纪中叶后藏地区寺院建筑的典型样式,也是其中唯一一座寺塔都完整保存,具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建筑群。白居寺被称为西藏塔王。这座寺庙以它巧妙利用地形地貌的建筑布局、拥有宏伟别致的"十万佛塔"和对西藏佛教各教派兼容并蓄的气度为人仰慕,同时还以独具风貌的建筑、雕塑、壁画艺术而享有盛名。因为历史悠久,精美的建筑保留完整,宗教价值特别,寺院塔内有保存完好且数量很多的精美壁画及造像,故于1998年被列为第四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div> 西宗遗址——是江孜旧宗政府僧宗本日常生活起居的住所。在1904年英军的炮火中被毁,现仅存的残垣断壁是当年炮火过后留下的。 这里有一块石碑,当年英军攻入古堡后,又经过三天三夜才完全占领古堡。最终,弹尽粮绝、没有冲出英军包围的藏军全部在此跳崖牺牲。而烈士跳崖处的纪念石碑和玛尼堆寄托着后人的缅怀与敬仰。1997年江孜人民政府立此碑以示纪念。 上图:宗山古堡的墙壁上仍然可见当年混战留下的弹孔。 1点半离开古堡景区。因为抗英那段光辉的抗英历史,江孜被称为”英雄城“。 3点经过南尼乡。 4点快到康马县。 经过康马检查站,因为是北京的身份证,被告知要做核酸。 按照防疫人员的要求和指点,我们边走边问,4点37分来到康马县卫生服务中心做核酸。 做核酸时,开始只做了咽拭子,做完之后医生一看是北京身份证,马上又要求我们必须再做一次鼻拭子!天哪,半小时之内我们连续被捅嗓子又捅鼻子,非常痛苦!无语,为了防疫需要只能配合啊。 做完核酸,最快要等到夜里12点以后才能出结果。我们被告知:在结果出来之前不能离开康马县,今晚肯定要在康马住宿了。因为是临时被要求停留,没做功课,不知道今晚住哪里好,这时医院里那个一直帮我们跑前跑后的年轻人主动提出帮我们找宾馆。他让我们跟着他的车走,一路带着我们到县城找住处。找了一家宾馆说客满住不了,他又带着我们找了下一个宾馆,跟老板说好让我们住下了。我们一路上都在说:今天真是遇到好人了,小伙子真好,这么热心! 送走了热心的年轻人,宾馆老板过来告知我们:今晚不能出宾馆,等结果是阴性才能走,晚餐老板可以帮我们叫外卖送到宾馆来。到此我们才恍然大悟,那个年轻人不仅仅是因为热心肠,更主要的是监督我们不能到处乱跑!更不能随意离开康马,我们住的是指定的隔离宾馆,我们是被隔离了。<div> 既来之则安之吧,我们的身份信息已经在前面的检查站记录在案,想走也走不了,只有耐心等待核酸结果。宾馆老板拿来了菜单,我们简单点了3个菜。开始找了一家餐馆点餐,餐馆一听是给隔离人员送餐就婉拒了,老板只好又帮我们找了另一家餐馆,经询问答复可以送餐,晚上7点半,点的餐送到了宾馆,大家简单凑合了一顿,吃完了就赶紧休息了。 </div> 【后记】因为在康马停留了一晚,整个后面的行程都顺延了一天,使得我们这台车赶到普兰时已是8月1日晚上10点多了,错过了和连队战士们会餐、联欢的好机会。非常遗憾!<div> 未完待续。 </div> 大美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