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早闻鲁班豁,不知是鲁班的大名吸引,还是豁的奇特所致,总而言之,向望已久。</p> <p class="ql-block">辛丑冬月,骆驼徒步队从前坪入山,踏上了鲁班豁古道。</p><p class="ql-block">前坪只是三亩地村的一个自然庄,仅三五户人家,却古色古香,彰显着自己浓厚的古韵风貌。过了前坪庄就是三亩地另一个自然庄小豁,小豁也是一个十来户的小山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小豁村爬在山梁上,绕过小豁村,在沟口古道旁有一处废弃倒塌的青石搭建而成的四合院落,就其造型特点推测,这当是一处过往商旅歇脚的客栈。临古道边的一座石砌房屋,前后有窗有门,当是生意铺。院落荒草萋萋,淹没了这里昔日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过了想象中的客栈,便进入窝在山沟里的古道。石砌的古道沿着沟底缓缓上升,古道也有年久失修这一说,竖立的石块和平铺的石板东倒西歪,石块和石块间的逢隙填满了枯黄的茅草,纤长软绵地耷在石板路面,踩上去溜滑绵软。路向前伸,坡向上升,越来越陡,就在真正要爬坡处,有一个“之”字的拐角,拐角处有一块平坦的场地,场地上又有一处倒塌的石屋遗址,就其型制来看也是一处客栈,想必是当年过往客商来到此处必歇歇脚,打打尖,攒足力气来爬山。</p> <p class="ql-block">过了这个客栈,路越来越陡,还好石砌的古道足有两三米宽,古时这也许是中原进入太行山的主干道,就其路面和路宽也应该是当时的“高速路”。“之”字形的路越来越明显,“之”字的肩头也越来越短,到了陡峭之处,坡度几近45度,“之”字肩头也仅有几步之遥。拐来拐去,拐了约莫四十三个弯,总算来到了“之”之头顶。</p> <p class="ql-block">爬过最陡峭的几拐就来到山石逼仄的石隙,石隙似乎是整块石块形成,在这本就狭窄的石缝四周人工砌出了整齐的石墙,倘若有人在此打守,不但耳目开阔,还真谓“一夫当关,万夫难开。”石缝南伸出一块石崖,石崖形成的平台上筑有石屋,石屋失去了屋顶,一室一厅的结构更加明显。这也许是过路商贾歇脚之地,抑或是战时守关瞭望之所。</p> <p class="ql-block">过了事实上的“隘口”,顺着长长的石阶山路拐一个弯就到了鲁班豁口,本想古道已被历史烟尘所淹没,没想到如今的鲁班豁口仍人声鼎沸,情如天上街市。</p><p class="ql-block">过了豁口,就是“之”字形的下坡路。古语云:“下坡容易,上坡难”,此时此刻反倒有上坡容易下坡难之慨,每下一级台阶,小腿肚就发紧。好在盘山路上人来人往,上上下下的各具体态,百态中吸引着自己的好奇,忘却了这难上之难事。走古道的少年学生居多,猜想也只是走走,并无觅古之意。</p> <p class="ql-block">上下游人中一个小姑娘单手提着一支唢呐,脸上挂着汗珠,步态却轻盈特别惹人注目。她拐过一道弯,便坐在石阶路路边的红石板上,舒张双臂,优雅地含住唢呐,吹起了一曲,于是山沟山坡荡满了清脆优美的旋律,自己由然滋生出这当是最好的课后服务之想。</p> <p class="ql-block">坡陡路滑,正下山的游伴脚下突然一滑,整个身子向后趔趄,情急之下她伸手抓住了正上山的河南游客,两人一同重重地摔在了石板路上,周围上上下下的游客都惊得齐齐地立着不动,癔症过后,几位陌生游客上去把她们扶起来,看到只是摔了一跤并不大碍,都大笑起来,那位摔倒的河南游客笑着说:“我当了垫子了,你应该没事的。”大家听到她这么说,也都说笑这山西河南之跤。</p> <p class="ql-block">路边的沟坡和石阶上,到处散落着一种既如鸡蛋状又做圆柱体的光溜溜的树籽,我们好奇地拣了几粒,又把它曾脱去的毛茸茸的外套套上,拿起相机想来个特写。此时路过的一位大嫂告诉我们说:“这是橡树的种子,过去人们把它磨成粉,做成类似凉粉那样的食物充饥,现在很少有人吃了,不过郑州一带还有人吃。”听着她这么熟悉这一切,好奇地问:“你是本地人?”她笑了笑说:“不是,我是驴友,走的多了知道的也就多了。”望着她拄着双拐一步一步向上爬的身影,心生崇敬和敬畏。</p> <p class="ql-block">下了约五十三个“之”字拐后,有一座山神庙,红砖红瓦配水泥,明显是现代作品,庙脸红幡飘逸,庙旁石碑横卧被弃,我们没作停留,继续前行,沒走多远有座土地庙,庙宇并不大,前后左右的一通通石碑彰显出它的古老和苍桑。摘录抄写如下:重修鲁班登盘路碑记,昔思林邑山圮方离城二十里有通山西古路,六月间山水骤发,冲决倾坏,往来行人,甚是不便,兴起善念,旋为修补,奈功程浩大,独力难成,恳乞四方功力,以致乾隆岁在戊午春月之初功程告竣云尔,大清乾隆三年三月谷旦。</p><p class="ql-block">另一通碑这样记载:窃思林邑胜状只在太行一山班门左右,险峻崎岖,属二省通忂。其东有山神一祠,累世重修,至道光倾毁庙废坏,西xx人举意重修,捐资四方,人情施财者众,至口一碣难容,因竖主石敬x好善者名云尔。道光二十七年十月二十四日。</p><p class="ql-block">再一通这样叙述:重修山神庙碑记 又施修龙王庙碑记,尝谓太行山为隆虑之巨观,班门宽兑xx保障,自古及今立庙于山之前,后者x胜屈矣,今鲁班门前有神庙一座,应验足以感人,英灵x堪动容迩…光绪二十二年岁次丙申桃月下完。</p><p class="ql-block">民国四年正月连云全施房一间张口贵施房一间…山神社照管</p><p class="ql-block">另有一通是大清嘉庆二十一年重修山神庙碑,虽碑因庙而立,但今庙无关紧要,碑文中片言只语透出的路和景引人深思。</p> <p class="ql-block">鲁班豁,不在鲁班,当然也不在豁,在于自古到今不停走动的脚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