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夯实新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课堂教学能力,为教师搭建学习交流的平台,平江七中于11月15日至22日举行了2021年新进教师教学比武活动。学科教研组组长、教学骨干担任比赛评委,校领导全程参与了听课、评课活动。大赛分为文科组和理科组,参赛教师认真备课、磨课、上课,各显神通,每堂课各有亮点,可谓异彩纷呈,百花齐放,尽展平江七中教学教研工作风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进一步加强教育教学和教研教改各方面的交流,帮助青年教师找准问题,促进年轻教师教学成长,我校于12月1日晚在综合楼会议室开展了“2021年新进教师教学竞赛点评会”,充分发挥以赛促教、以评促教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会议由钟任凭副校长主持。</p> <p class="ql-block">一、文科组和理科组各教研组长对参赛教师进行具体点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语文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文教研组组长沈校林老师对听课进行了总体评价:一、教学目标明确,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就能更好地在课堂上落实教学内容;二、课堂形式新颖,充分发挥了创造性,课堂形式新颖活泼,学生参与度高;三、发挥了导学案的作用,增加了课堂容量,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他认为语文组三位参赛教师的课堂展现出了语文教师的基本素养,教学重点把握准确,教学设计合理,有着较好的专业功底。同时,沈老师也对参赛教师提出了几点建议:师生交流方面,应从“点对面”调整为“点对点”,突出学生的个体展示;课堂教学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点拨为主,引导启发学生,给学生纠正错误,补充完善;课堂语言要更加完整和精炼。他坚信,在不断历练中,三位老师定会成为优秀的语文教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数学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数学教研组组长郑涛老师对两位参赛老师进行了点评:教学设计安排合理,教学重难点得到了突出,知识的形成过程清晰,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教学环节衔接紧密。郑老师也对青年数学老师提出了两点建议:课堂教学选题要把控题目的难度,关注题目的厚度,关注题目对学生思维训练的作用;要重视知识的归纳小结和思想方法的提炼,做到知识系统化,方法程序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三)英语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英语教研组组长钟愿意老师从个人专业素养、口语表达能力、对教材内容把握、课堂环节的设置等方面,对三位参赛老师给予了肯定。同时,钟老师也针对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三位老师提出了几点建议:课堂流畅度要加强;课堂任务的设置要扩大学生的参与面,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课堂;阅读环节应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问题答案应结合文本,找到文章的相应位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四)物理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物理教研组组长钟光老师从教学目标、教学逻辑、学生思维培养三个方面对两位竞赛老师的课堂进行评价。第一,目标定位明确,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是一节课的起点和终点,目标设计是否合理直接影响教学的走向和成败;第二,教学逻辑性强,让学生感受到了科学的发展过程;第三,注重学生思维培养,通过问题引导,激发学生思维。同时,也对两位物理老师的教学提出了两点建议:第一,实验要更精准;第二,教学应该渗透情感教育。钟老师希望在座的青年教师继续努力,一起向名师的路前进。</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五)生物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生物教研组组长吴艳菊老师从新课改教学理念、学习目标、教学过程三个方面对两位参赛教师进行点评。她老师认为两位老师的课堂都贴合新课改的理念,重视发展学生的生物学科核心素养;重视目标教学,目标具体明确,充分发挥了目标的导向、激励和评测功能;教学过程中,思路清晰,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吴老师还对两位老师的教学提出了建议:应进一步优化教学环节,确保每个学习目标达成;有意识地将板书与口头表达相结合。最后,她以“教学是我们的事,教会了是高兴的事,会教了是幸福的事”作为结尾。</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六)政治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政治教研组组长王红斌老师肯定了两位赛课老师的议题式教学,设置了一系列活动,将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真正落到了实处。透过两位教师的课堂,她强调,教师要快速成长,应做到:静下来,钻进去,深研究,多学习,能吃苦。同时,王老师还提出了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对学生的点评不够精准、在教材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上不够透彻,在语言表达上不够简洁凝练,在文字材料的锤炼不够,授课流畅度上还应多下功夫。她提出:在学习这条路上,老师是配角,学生才是永远的主角。</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七)历史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历史教研组组长张敏老师从课前准备、课标、学案制作、课程资源整合等方面对三位参赛教师进行了点评,提出学科语言要有时代历史感,突出时空观念、渗透家国情怀,并提出保证高效常态课的目标。</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八)地理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理教研组组长许春城老师从教师教学姿态、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形式等方面对参赛教师进行了点评。他认为教师教态从容自信,专业素养较高,善于引导学生,课堂活动多样且教学重点突出。同时,针对教学提出了三点建议:规范学生用语及专业术语;夯实学生基础;适当拓展应用,对接高考。</p> <p class="ql-block">二、教务处主任吴敬峰、教研室主任钟翔对文科组和理科组作总体评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吴敬峰主任点评发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吴敬峰老师就做足课前准备、做活课堂教学和修炼教学细节三个方面提出了对本次新教师教学竞赛的意见。他认为课前准备要研究课标要求,确定重难点,围绕重难点整合教材,做好课堂教学的设计。课堂教学要做到“味”“活”“实”“魂”四个字:课堂教学应符合科目特点;活跃课堂气氛,设计教学问题应激发学生思维,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课堂落到教学目标得到实现,基础知识得到落实,学生能力得到提高;课堂上应对知识进行升华,体现学科的核心素养。他激励青年教师要加强学习,不断修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钟翔主任点评发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钟翔主任就参赛教师的课堂教学进行总结发言,他从教学准备、教学基本功、教师角色转变、课堂突出学生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整体把握等方面给予了对青年教师的肯定。同时,他也提出了一些建议:课堂导入方面,可以从生活、社会热点话题、创设情境等方面入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开展新课教学做铺垫;新课改理念贯彻方面,应让学生主动参与,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时间;导学案方面,应充分发挥导学案的作用,设置问题应循序渐进,讲练结合;教学方面,教学目标应体现学科核心素养,充分把握新教材,教学要与新高考接轨。他倡议青年教师要不断学习,多听老教师上课,多向老教师请教、探讨问题,积累教学经验。他相信,参与竞赛的青年教师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p> <p class="ql-block">三、毛卫国校长和钟任凭副校长对本次新进教师教学竞赛作指导、总结</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钟任凭副校长对本次“新进教师教学竞赛”作指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钟任凭副校长以自身教学经历为例子,对新教师教学和成长进行了指导。首先提出教师应关注教学基本功,教案撰写应做到目标明确、内容集中,加强三笔字的书写能力;其次谈到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应从教学案例开始,注重反思、总结,最终实现教研梦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二)毛卫国校长对本次“新教师教学竞赛”进行指导、总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卫国校长首先表明此次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功,但未来的教学之路还很长,他对青年教师提出希望,青年教师应稳步成长,最后成为名师。其次,毛校长对教师工作提出了两方面的要求:对于各学科教研组长和教学管理同志,应挑起担子,昂起步子,结起果子,对青年教师常开会、常指导,促进青年教师快速成长。对于青年老师,应虚心听取意见,取长补短,努力提升教学能力;持之以恒地学习,向教材、课标学习,向老师、师傅学习,向网络资源学习。他认为,成长永远在路上,心在哪,风景就在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青年教师是学校教书育人的重要力量,是学校的后备军,对青年教师的培养,是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青年教师教学比武,是对学校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一次检验,也为青年教师展现自我能力提供了很好的平台,更是青年教师成长的催化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活动的开展提升了教师课堂教学的设计水平和驾驭课堂的能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发现了一批富有潜力的青年教师,培养、造就我校优秀师资,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青年教师队伍。同时,检验师徒结对的成果,营造了“以老带新、以新促老”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良好氛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