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京门铁路——北京西直门至门头沟的铁路,由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于1906年主持修建,为京张铁路的辅助用线。修建这条铁路,是为了把门头沟的煤炭运抵西直门,供京张铁路蒸汽机车燃料之用,初始线路从西直门站至门头沟火车站。1924年与京门铁路相通的门斋铁路(门头沟至斋堂)开始修建,由于资金的问题,第一段门头沟站至清水涧站完工, 后续的第二段则为轻便铁路。</p><p class="ql-block">1939年日本鬼子占领京西期间,为掠夺煤炭资源,完善扩建门头沟至大台段,含野溪站、28K乘降所、丁家滩站、韭园站、色树坟站、王平站、落坡岭站、清水涧站、大台站及木城涧站等。</p><p class="ql-block">现在这两段铁路统称京门铁路,目前处于停运状态。</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旅程从野溪站开始,止于木城涧站,由于路线较长,共分为三段进行:1.野溪至韭园段、2.韭园至清水涧段、3.清水涧至木城涧段。</p><p class="ql-block">现在就跟着我们的脚步,伴随着火车的轰鸣声,开始我们的京门铁路之旅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野溪站至韭园段全程15.5公里左右(爬升130米),最大的亮点是沿途的8个隧道。这段也是我们所走京门铁路全程中路线最长、隧道最多、隧道最长(5号隧道)的部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是我们的路线图</p> <p class="ql-block">看过其他队伍的攻略,知道这段铁道因为有自然生长的杂草,所以不是太好走。但当我们踏上野溪站的时候,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铁道上的杂草和灌木都被清理得干干净净,只剩下锈迹斑斑的铁轨无声地伸向远方,仿佛对我们这些不速之客诉说着昔日的繁华与喧闹……</p><p class="ql-block">从野溪站台往右顺着铁道走下去,不一会就到了2号扳道房。</p> <p class="ql-block">信号灯🚥保存的非常好。</p> <p class="ql-block">扳道房还是很新的 ,只是门窗都用砖封死了。</p> <p class="ql-block">电器设备及编号清晰可见。</p> <p class="ql-block">过了扳道房,前面就是一号隧道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一号隧道,紧接着就是二号隧道。</p> <p class="ql-block">在二号隧道口,遇见一只可爱的狗狗。</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1公里多,就到三号隧道口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三号隧道,接着就到嬉河湾公园了,公园里有一辆绿皮小火车,可以下去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顺着铁道接着往前走,不到3公里路程,远远的就看见4号隧道了。</p> <p class="ql-block">出了4号隧道,紧接着就是5号隧道。</p><p class="ql-block">5号隧道是这段铁路最长的隧道,全长418米,里面非常黑,多亏提前预备了头灯,要不还真不好走。</p> <p class="ql-block">出了5号隧道,走一段后回头往山上看,就可以看到上面丰沙线的隧道口了。顺着山边的小路,拾级而上就可以上到丰沙线的涵洞里了。</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经过这个扳道房就到丁家滩站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偶遇一只羊🐏,就这样孤零零的拴在铁道上,一点都不怕我们这些陌生人,既然这么可爱,那就顺便喂了它些嫩草吧。</p> <p class="ql-block">丁家滩站。</p> <p class="ql-block">窗户用砖沏死了,门上面挂着一把锁。唯有规章制度还在昭示着曾经的辉煌。</p> <p class="ql-block">接着往前走,经过村边一个铁路道口后,我们继续顺着山边前行。</p> <p class="ql-block">顺着山势转过一个大圈,六号隧道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隧道,旁边永定河正在进行施工。</p> <p class="ql-block">在丰沙线铁路桥旁,耸立着警戒岗楼,现在已是人去楼空。</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经常碰见游玩的人们,还是觉得小朋友更喜欢玩石子。</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一段路,7号隧道和8号隧道就到了,依然是两个离的很近的短隧道。</p> <p class="ql-block">8号隧道在夕阳照射下,泛着暖暖的颜色。</p> <p class="ql-block">再往前走一公里,沿着左边的小路出铁路,顺着小路往下走,穿过双洞的铁路桥,就到韭园酱菜厂了。</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9个多小时过去了,路程虽然不长,但在我们的细细品味中,还是感受到京西门头沟因煤矿而繁荣,后又因煤矿而没落的百年历程。</p><p class="ql-block">至此我们的野溪至韭园徒步就圆满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野溪至韭园段完成后,发到朋友圈的视频受到朋友们广泛的关注。又有新的朋友加入我们的队伍,促使我们尽快开始韭园至清水涧段的京门铁路之旅……l</p><p class="ql-block">这段路线从韭园(我们前段出来的位置)开始一路向西,途径色树坟站、王平矿区、落坡岭火车站,最后在清水涧公交站附近的道口结束。全程9公里左右,爬升100米。</p><p class="ql-block">这段路线的亮点是途径废弃的王平矿区,还有丰沙线和京门铁路共用的落坡岭火车站。为了突出废弃的王平矿区,在视频表现方面,采用了从彩色过渡到黑白、最后又由黑白景象还原成彩色的方式,特别是一些照片也是黑白的和彩色的交相呼应,用以衬托王平矿曾经的繁荣和现在的苍凉。</p> <p class="ql-block">用这个经典的动作开始我们的第二段行程吧。</p><p class="ql-block">和前面的路程一样,这段铁路也是清理的干干净净,走在上面一点都不难走。</p> <p class="ql-block">顺着铁轨走了大概不到2公里,就到了9号隧道了,这个隧道也是一个不长的短隧道。</p> <p class="ql-block">出了隧道赶紧来张合影留念吧。</p> <p class="ql-block">紧接着就是10号隧道了,同样不长的隧道。</p> <p class="ql-block">路边应该是过去装卸煤炭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过了这个扳道房,前面就是色树坟站了。</p> <p class="ql-block">保存完好的信号灯,默默守护着两边锈迹斑斑的铁轨。</p> <p class="ql-block">色树坟站,曾经的货物仓库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从这块牌子可以看出,色树坟站曾经是多么的繁华和忙碌。</p> <p class="ql-block">曾经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带有编号的木质枕木整齐地码放在铁轨上,枕木上面还放着大量的碎石,估计是防止枕木变形吧。</p> <p class="ql-block">离开铁路走在站台上。这个站有三条并行的铁道,应该是为了方便错车和装卸货物而修建的吧?</p> <p class="ql-block">接着往前走,过了车站不远,就到西扳道房了。</p> <p class="ql-block">这个公示牌是2018年12月10日挂牌的。</p> <p class="ql-block">大概在4公里左右,11号隧道到了。</p> <p class="ql-block">看看谁跑的快。</p> <p class="ql-block">继续往前走,远远的发现一个像水塔一样的建筑,屹立在铁轨的尽头。</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个扳道房。看攻略上说这是7号扳道房,六月份时窗户是开放的,可以看见里面的东西,不过现在用砖块封死了。</p> <p class="ql-block">废弃的王平矿区尽在眼前了。远处铁轨左边就是王平乘降所和王平煤矿遗址,铁轨右边是一栋栋漂亮的高楼,处处充满着现代化的气息。</p><p class="ql-block">1958年建设投产的王平村煤矿,年产优质煤达百万吨级别,鼎盛时有旷工5000多人,后由于资源枯竭,于1994年关闭。</p> <p class="ql-block">一栋大楼耸立在我们眼前。</p> <p class="ql-block">矿区内建筑物的玻璃有的已经破碎了,但各种警示牌还在继续提醒着路人。</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下去不远就是已经封闭的矿井了。</p> <p class="ql-block">各种涂鸦非常好看,给破败的建筑物带来丝丝暖意。</p> <p class="ql-block">这应该是职位宿舍吧?虽然太阳还高高挂在天空,但进去以后怎么觉得这么阴森恐怖😱。</p><p class="ql-block">此建筑适合拍恐怖片。</p> <p class="ql-block">满地的落叶。</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永定河边秋天的景色,使我们很快忘记曾经的王平矿了。</p> <p class="ql-block">在7公里处,这段路程最长的隧道——12号隧道就到了,该隧道全长248米,是仅次于5号隧道的第二长隧道。走到中间时也是伸手不见五指,需要有照明工具的。</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不到1公里,著名的落坡岭火车站到了。</p><p class="ql-block">这是京门铁路线上唯一正在运行的三等车站,是丰沙铁路与京门铁路的混用车站。车站西行跨落坡岭水库有钢架结构和钢混结构铁路桥各一座,即丰沙铁路4号大桥。在60、70年代,此桥由守桥部队驻守,50米内非工作人员禁止入内。</p><p class="ql-block">60年代,电影《锦上添花》就是在这里拍摄的。</p> <p class="ql-block">不到15分钟时间,有三趟火车🚞越过站台驶向远方。</p> <p class="ql-block">最右边的铁道是京门线,左边的几条铁路是丰沙线。</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不到2公里,看到桥边有个废弃的扳道房,过桥就到清水涧公交站了,我们的这段旅程也就结束了。</p> <p class="ql-block">又是一个风和日丽的周末,我们徒步京门铁路的第三段——清水涧至木城涧段,也在朝阳下拉开了帷幕。</p><p class="ql-block">这条线路约8.8公里,上升180米左右。途中的亮点有供蒸汽机车用于补水的水塔、网红打卡地大台车站和此次京门铁路的终点木城涧站。</p><p class="ql-block">连续走了两段了,都是在怀旧,在回忆,在思索。这段换个方式描述吧,因为相对于历史来说,现在才是最真实的。只有了解了过去,才更会珍惜现在……</p> <p class="ql-block">从清水涧(上次的出口处)道口往西沿着铁轨往前走,不到10分钟就看到水塔了。过去的蒸汽机车都是靠这种方式补水的。这段铁路虽然极少使用了,但信号灯却处于常亮状态。</p> <p class="ql-block">紧挨着水塔就是26号铁道桥和道口。</p> <p class="ql-block">侯哥第一次参加活动</p> <p class="ql-block">蓝天白云</p> <p class="ql-block">1910年代的英制铁轨。</p> <p class="ql-block">路遇曾在大台煤矿工作20多年的老职工。</p> <p class="ql-block">这条铁路经常有外国人踏足,我们正好遇见了。</p> <p class="ql-block">大台站往西走,经过的跨铁道行人桥。桥上的两个当地人拿着大桶,应该是去接泉水的。</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停运的铁路和旁边废弃的桥墩。</p> <p class="ql-block">远远望去,京门铁路最后一个隧道——13号隧道就在眼前了。</p> <p class="ql-block">过了13号隧道,接着走到8.5公里处,就到了木城涧站。木城涧站隔着公路北边的山坡上,是一片破败的村落(视频中有镜头)。</p><p class="ql-block">接着往前走,就到木城涧道口了,路边有进入矿区的标识,前面的铁路杂草丛生,我们的京门铁路之旅完成了。</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拍照留念。</p><p class="ql-block">美女蓝精灵。</p> <p class="ql-block">曼彻斯特美女咸鱼。</p> <p class="ql-block">老年轻老年轻的强驴侯哥。</p> <p class="ql-block">能吃、能喝、能睡、不能干的我——此处应该有掌声……</p><p class="ql-block">感谢周建林大哥一路的陪伴和提供的铁路制服。</p> <p class="ql-block">我们到大台站时正好是正午,这个时段不适合拍照,所以只做短暂停留。</p><p class="ql-block">等从木城涧坐929路公交车返回大台站时,光线正合适,就在这里嘚瑟一会吧。</p> <p class="ql-block">铁轨、晚清、民国、日寇、荒芜、新中国以及当家做主的中国人,这些关键字贯穿着整个京门铁路的历史。</p><p class="ql-block">百年采矿记忆将以另一种方式存续——门头沟区目前正在打造“一线四矿”项目。不久的将来,绿皮小火车会在京门线上运营,串联沿途生态旅游,古村古道,打造穿越京西煤矿文化的时空线……</p> <p class="ql-block">特别感谢原京门铁路职工冯瑞明大哥提供的老照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