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功夫需要时间的沉淀

连新贵心连心太极养生

<p class="ql-block">在人的印象中,一直认为打太极拳是慢悠悠的、软绵绵的,因此比喻为大爷大妈拳。许多练习者沉浸在“用意不用力“的要领里,总认为打太极拳只用意不用力,练起拳来也慢悠悠、软绵绵的。那打太极拳为什么要慢练?有人说是“物极必反”,意思是说慢到极点就是快。打太极拳真的不用力吗?其实是指不用拙力,意与力是相互作用的,反过来,没能力,意也就没有作用了。</p> <p class="ql-block">凡是练过太极拳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练基本功是最苦的,炼精化气是学练者皮肉最吃苦的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习练者要通过各种基本功法的反覆练习,将浑身的拙力逐渐消去,练出以刚柔相济的劲力,这个过程通常称为‘换力’。</p> <p class="ql-block">内家拳不完全使用肌肉收缩的力量作为打击的能量,也不完全练内气作为能量的依据,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力量才是内家拳的能量呢?还有没有第三种力量?还有一种神奇的力量,又容易被忽视能量就是自身的“重力”。把这三种力量相结合,通过训练能分充展现出为“劲”,这就是为什么练习内家拳年纪大了而功力不减的真正原因。</p> <p class="ql-block">古人常言:太极拳力出于骨、劲蓄于筋,不求皮坚肉厚,而求气沉骨坚,故无张筋错骨之苦,无跳跃奋力之劳,顺其自然,求先天之本能,为返本归原之功夫。理解这是句话的意思,需要你在平时太极拳的练习中不断去体悟。</p> <p class="ql-block">习练太极拳者在行拳的动作中,要懂得虚实转换,分清身体的阴阳变化,分清虚实,开中有合,左边缩小,则右边放大;右边缩小,则左边放大,象天平秤一样,保持平衡。上身缩小,则下身放大;下身缩小,则上身放大;前面缩小,则后面放大;后面缩小,这些拳理主要是讲八面支撑劲,需要在拳架中慢慢体会。</p> <p class="ql-block">o:</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就是练“松沉”,松而不散,松慢而不丢,慢而不丢,不丢不顶等…,沉并不是整个身子往下踩,只是命门以下地方松沉下去,命门以上地方还是向上升。</p> <p class="ql-block">在拳式练习中,初级性重点在拳架定式,并掌握好太极拳的特点,中级习练者在行拳中掌握好式与式之间的过度动作的身法要求。当身体某处地方无法松开时,可采取单项练习,如撑筋拔骨等,练时放松身体,不要老想该地方僵硬,松开紧张处上或下的地方,多练习就好。</p> <p class="ql-block">在缠丝劲练习中肩,肘,手要放松,手腕不僵、不丢、不顶;则整个手掌和手指随内而动,身体有自然胀满感,手指要节节相合自然张开。绝不可用拙力将手指并拢或撑开。手指尖也要虚领顶劲并与身法配合,指根沉气回丹田。</p> <p class="ql-block">怎么样练好呼吸的降升法?选择一个好的环境,心静神怡。“呼气”的时候,眼观鼻,鼻观心,让气息沿着前胸任脉的方向,从上(两乳间的“膻中”位置)降到下(肚脐也就是神阙位置),再降到丹田位置。</p><p class="ql-block">然后,吸气的时候,让气息沿着后背督脉的方向,从下向上,直到头顶。</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的行拳走架时应该是:根节催,中节顺,梢节领。全身的虚灵之意向下松催,根引地面之反作用力上行,由脚到腰、脊、肩、肘、腕而随行于手指。太极拳的意境:拳势打圆,肢体松透,意念神走,劲道顺畅,神凝气爽,其乐无穷。</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内外兼修,刚柔相济,周身一家,练的是阴阳的协调。而要做到这一点,腰一档一胯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p><p class="ql-block">“腰如车轴,身如车轮”。古人说腰为人体之中间部分,为上下沟通之枢纽,练拳时不论做什么动作,都要用腰来带动。中盘(腰),系力之源泉,四肢百骸皆由此带动。通过腰椎的旋转和胸腹的折叠来带动全身,对于手臂的动作,应由腰而脊而背而肩而肘而手,形于手指;对于腿部动作,应由腰而胯而膝而踝而脚而趾;这样才能做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腰是太极拳的核心,练好拳必须先练好腰。</p> <p class="ql-block">什么是人体内气,大家说法不同,现总结由四种气组合:一是秉承父母先天的元气,二是人体内脏两肾生成的气为真气,三是吸纳自然空气氧化生成的气为轻气,四是纳入食物化合的精微之气为精气。元气、真气、轻气、精气混合成内气,在外表现于肢体的鼓涨。人有内气,通过训练让内气在身体畅通,使精力旺盛,思想敏捷,祛病强身等。</p> <p class="ql-block">在行拳中以腰来带动动作,是一个自然的过程,而不是为动腰而动腰。有的人,打拳时,腰胯乱晃,与手脚动作不协调,自以为是用腰带动动作,实际上是一种违反太极自然之理的妄动。这是万万不可取。</p> <p class="ql-block">何谓太极松?松是指人修为的方法,是身心于规矩之中的自然放松,目的就是要消除拙力、去掉僵劲。要想松就要按照规矩用劲,以意贯穿于动作过程之中。练拳时松,关节是开启的,肌肉软组织是舒展的,皮肤的毛孔是随呼吸和动作的开展而开放的,精神是安逸的。有些人练松不成反变为懈,懈时关节是闭合的,肌肉软组织是萎缩的。懈是人之自然本能,其表现是上下瘫成一堆。腰懈则身瘫,胯懈则身倾,膝懈则立不定。做到松而不懈,这是练功的关键。因此练松并不是一点力气都不用,而是把身体结构整合好,达虚无状态松空。</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说节节贯串,首先要懂得什么是身体的三节,方才能胯、肩、肘、手相催,内家拳谓之“三催劲”。节节贯串,当然不是一节,更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节节串成整体。三节自然也不是一块,也是把劲一节一节地催成一个整体。就像火车的一节节车厢一样。虽然内家拳讲要练成一个整体,一动俱动,但固有的身体结构,要求必须通过“贯串”的形式将其形成整体。</p> <p class="ql-block">练太极拳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呢?简单地说,就是在松的过程中不断壮大内气和不断增长身体的圆活灵性,通过放松结合其他多方面的训练,炼出一种刚柔相济、轻沉兼备、松活弹抖的螺旋式的整体劲。要想练好太极拳,就必须深刻理解放松用意的含义,要体悟“松为太极拳术之灵魂”这句话精髓所在。在拳架中反复练习,真正悟到“松”的道理。</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的身法特点主要归有十种,就是松肩、沉肘、含胸、拔背、裹裆、松腰、抽胯、曲膝,尾闾,顶头悬。</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的重心移动,就是一个实腿一侧的腰胯的旋转下沉,旋转下沉的幅度有大有小,但无本质区别。一般规律是,左右移动旋转的幅度大,叫胯走后下弧;前后移动旋转的幅度小,所以叫裆走锅底,或叫胯走下弧。腰胯的旋转下沉,目的是“借地之力”,腿脚蹬地用上劲。</p> <p class="ql-block">在太极的路上每个人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都会有过很多失望与困苦。在风风雨雨修练中,也不一定刻花卜都尽如人意,谁的前途也不尽是一片光明。但只要你努力永不言败,只要你坚持永不放弃,相信你一定是成功者。</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以松静为本,守中为根,发力为用,熟招为法,要领为纲,平衡为均,协调为和。呼吸自然,心态自然,拳法自然。顺自然,合自然,自然而超然,超然而然为太极之要。</p> <p class="ql-block">注意修心为上,在内不在外,在意不在气,在气则滞,不气纯刚。气需养,呼吸顺拳,深长相合,轻慢均匀。心为一身之机,心流神气,心命百骸。心到意到,意到气到,气到力自到。</p> <p class="ql-block">形之于外,静则松,松则柔,柔则轻,轻则灵;沉则稳,稳则实,实则厚,厚则刚。内外合一,刚柔相济,方谓太极。</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的虚领顶劲:头顶百会上提,好像一根绳子把人从天空吊着,尾闾往下垂,一个脊柱两头抻,目的是把脊柱拉直,虽然人们脊柱的生理弯曲是为保持人体平衡而自然形成的,但往往是身体很弱的人脊柱的弯曲度较大,脖子往前弯。</p> <p class="ql-block">如果胸向后凸,腰往前塌影响了立身中正,因此腰不可前塌后扬。如果丹田气不足,就得靠腰部的脊骨部位来直撑,久而久之腰椎造成腰部损伤,影响了丹田气的聚集。</p> <p class="ql-block">所以无论练拳站桩都需百会上领,下颏回收,颈项松直,松肩空腋,力大两手指尖。含胸拔背,腰腹部放松,命门向后突,尾闾下垂是对太极拳特点的要求。</p><p class="ql-block">曲膝松胯脚踏实地,圆裆,两大腿根部脚掌内侧有向外挤撑开之意。整个身体下蹲呈似坐非坐状等,为上下相合,站桩行拳姿势高低根据体质而定,一般人以中架为好。</p> <p class="ql-block">丹田”这个词在中国可以算得上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了!大家都知道这是中华武术的一个专用词。实际上,丹田一开始就是“内丹术”中的一个词汇,是指人体的一个炉鼎,孕丹的地方,所以叫做丹田。</p> <p class="ql-block">丹田本道家养生之地,后来不知怎的变成习武的一个专用词了!太极拳向来就有“上下九节劲,节节腰中发”的说法,心意拳也有“力由丹田发”的说法,为什么力是从丹田发出的呢?这和腰发有什么不同呢?难道前辈们认为“丹田”就是储存“内气”的地方,“力由丹田发的”意思就是把丹田中的内气发出来吗?但又如何解解“意守丹田”?“气沉丹田”?它们又是什么意思?</p> <p class="ql-block">丹田是人中节,也就是人的中心位置,“力是从丹田发出来的”!“意守丹田”其实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到中节的意思。“气沉丹田”实际上就是全身松沉凝聚到中心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太极拳不能一味地慢、一味地软,如此呆滞松懈、笨拙缓慢遇技击而不堪一击,就是在养生上也因过于着相缓、柔而使心神呆傻,心性受拘而灵光泯灭。其实,太极拳的松不是懈,柔不是软,在做到柔中有刚,需经过抻筋拔骨的基本功训练,使筋腱伸长、骨缝拉开,进一步锤炼所得的似松非松、将展未展的弹性膨胀力。这种力松沉自然,肌松力棚,松中有紧,紧中有松,柔内含刚,刚中藏柔,灵动活泼,变化自然。</p> <p class="ql-block">慢慢的品尝人生,慢慢的走过岁月长河。愿岁月长存,愿我们青春不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