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冬季是出血热的高发期,在疫情常态化防控的形势下,传染病预防显得尤为重要。为进一步加强我校传染病防控工作,提高教职工的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全体师生的身体健康。2021年12月9日,我校特邀东阳卫生院张美丽、岳梅梅医生为师生普及传染病预防知识。</p> <p class="ql-block"> 张医生主要讲解了出血热、艾滋病、肺结核的相关知识。</p> <p class="ql-block"> 出血热的典型临床表现为发热、出血和肾脏损害三大症状,起病急,高热达38℃以上;全身酸痛、乏力、呈衰竭状;头痛、腰痛、眼眶痛(三痛);面红、颈红、前胸红(三红),呈酒醉貌;眼睑浮肿、结膜充血水肿。眼结膜、上腭粘膜和腋下皮肤等部位出现点状或片状出血点,且伴有恶心、呕吐、腹泻、腹痛等消化道症状,依次会出现少尿、多尿、血压降低等现象。</p><p class="ql-block">预防措施:</p><p class="ql-block">1.防鼠、灭鼠是消灭本病的关键。我们要做到及时打扫环境卫生,减少老鼠的藏身之地。</p><p class="ql-block">2.阻断传播途径,防止病从口入。</p><p class="ql-block">3.加强个人防护,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p><p class="ql-block">4.生病及时就医。一旦出现三痛(头痛、眼眶痛、腰痛),三红(面红、颈红、胸部潮红,呈酒醉貌)等流行性出血热典型症状,要立即去正规医院就诊,尽早规范治疗。</p> <p class="ql-block"> 艾滋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持续发烧、虚弱、盗汗,持续广泛性全身淋巴结肿大。特别是颈部、腋窝和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更明显。淋巴结直径在1厘米以上,质地坚实,可活动,无疼痛。体重下降在3个月之内可达10%以上,最多可降低40%,病人消瘦特别明显。艾滋病的主要是通过血液传播,母婴传播,性接触传播以及其他途径传播。</p> <p class="ql-block"> 肺结核的传播途径:呼吸道传播、消化道传播、皮肤伤口传播。我们在公共场合咳嗽时用纸巾遮住嘴巴,避免细菌的传播。</p> <p class="ql-block"> 杨副校长从养成良好习惯方面讲了我们应该如何预防疾病。</p><p class="ql-block">1. 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饭前便后要洗手。</p><p class="ql-block">2. 教室、宿舍勤开窗通风</p><p class="ql-block">3. 加强体育锻炼</p><p class="ql-block">4. 班级内安排专人提醒同学们多喝水</p><p class="ql-block">5. 少吃零食,多吃饭,养成合理饮食的习惯</p><p class="ql-block">6. 遵守宿舍纪律,按时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政教处彭主任再次强调,要求各班严格执行晨午检,落实今天培训的疾病预防措施。</p> <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6日晚,学校医务人员郭雪剑在录播教室开展应急救护培训,七八九年级全体班主任参加了本次培训。培训共三项内容:心肺复苏、包扎、出血热的预防。</p> <p class="ql-block"> 郭雪剑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老师们详细讲解了如何应对和处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突发情况,如何有效地在“黄金4分钟”抢救时间内进行应急救护。她结合实际救护技巧进行了详细讲解,并现场进行操作展示。为了更深入地掌握人工徒手心肺复苏要领,一些老师在郭雪剑的指导下纷纷参与人工徒手心肺复苏现场的实操演练,力求掌握胸外心脏按压这一急救方法和注意事项。</p> <p class="ql-block"> 针对学生在校园里遇到磕碰需要紧急包扎这一现象,郭雪剑介绍了急救包扎的操作流程,着重讲解常用的八字环绕包扎法、头顶帽式包扎法、膝盖包扎法,并现场做了示范演示,将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真正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p> <p class="ql-block"> 冬季来临,出血热的预防尤为重要。郭雪剑从出血热的临床症状、传播途径、预防措施等方面做了详细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一系列的疾病预防培训,老师们不仅学到了很多关于疾病预防、应急救护的知识,也学到了基本的救助方式,进一步促进了急救知识在校园内的普及,有助于营造安全稳定、平安有序的校园环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