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情景化 教学生活化——“胃,你好吗”单元整体教学复习课

Harvey

2021年10月14日,附中-滨海-解甲庄片区第二次教研活动在滨海中学举行,滨海中学初四化学老师禹宁带来“基于物质类别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反应规律”单元整体教学课——胃,你好吗?——酸碱化学性质 复习课。<br> 本节课,通过对三个重要概念的建构(酸的化学性质、碱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逐步形成单元化学大概念——1.在一定条件下,物质是可以相互转化;2.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3.从微观角度认识同类物质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及反应实质,最终回馈单元主题——基于物质类别认识物质的性质与反应规律。<br> 课堂由治疗胃酸过多为主线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小组合作1.原理初探——氢氧化镁和稀盐酸反应后溶质成分判断,进行小组探究,最终得出判断溶液中溶质的一般方法和思路并总结出酸的通性,完成第一个重要概念的复习——酸的化学性质。而后提出思考问题当氯化镁和稀盐酸同时存在时,能否用硝酸银溶液确定稀盐酸的存在,开展小组合作2.深入再探——硝酸应能够确定混合溶液中酸的剩余,通过小组合作完成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总结离子不共存的网络图,完成从宏观现象到围观实质的转化,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这一化学学科的核心素养。最后通过问题引导当氯化镁和稀盐酸混合时,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可以判断出稀盐酸的存在,开展小组合作3.继续探究——氢氧化钠是否能够验证混合溶液中稀盐酸的存在,经过分析归纳和整理,总结出碱的化学性质,完成第三个重要概念的复习——碱的化学性质。课堂最后完成酸碱化学性质的网络图。 本节课,通过治疗胃酸过多为情景主线,开展单元整体教学复习课,将第三单元复分解反应发生的微观实质整合到第二单元复习课中,是对第二单元知识的一步回顾和提升,也是对第三单元通过离子角度对粗盐提纯的一个过度和引导,因此将这一部分内容整合过来,小组通过微观图像的进一步探究,自行总结归纳出复分解反应的微观实质,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这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课堂的最后,从化学走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化学学科是服务于生活这一学科理念上。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评课环节</h3><div>齐万振:整个复习课令我受益匪浅,本节课以治疗胃酸的复方氢氧化镁为导入,贴近生活,全程宏观线索与微观线索交织进行,并在两者之间渗透核心素养,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特点,并且作为一节复习课,思维与难度上都有巧妙的提升而不是知识点的复现,本节课多处环节以学生探究的方式解决,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不足之处,我认为配套学案上有几处需要调整,比如说深入再探部分“离子”二字提到横线前较好,授课过程的板书问题等,不过瑕不掩瑜,总体来说本节课是在单元大概念教学下的突破性尝试,展示了单元大概念教学的方式与特点,这对于开展单元大概念教学具有重要的启发性。<br></div><div><br></div><div>林奕超:禹宁老师的课以治疗胃酸过多为主线,渗透宏观辩识和微观探析的核心素养,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学科思想,同时让学生对酸和碱的化学性质以及复分解反应的实质进行知识网络的建构,真正的把课堂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思维度。但模块顺序有些问题,我认为应该先讲碱的化学性质,再讲复分解反应,是一节非常好的基于单元大概念的课堂教学。</div><div><br></div><div>李学英:禹宁老师的这节课以治疗胃酸过多的复方氢氧化镁和盐酸的反应作为复习酸碱化学性质这一主线贯穿整堂课,预设问题情境,巧妙的进行酸碱宏观的化学性质的复习,同时从微观上进行剖析复分解反应的本质。并建构了不共存离子网络图。特别巧妙的是对于反应后溶液中的溶质是否有氯化氢,能否利用氢氧化钠来检验,不但又提升了一种判断盐酸和氢氧化钠能发生反应的思维方法,而且学习分析反应图像,再进一步转为氢氧化钠碱的化学性质的复习。看出老师对知识的整合能力非常强。课堂的呈现也很不错,课堂语言精炼,老师一直是学生学习和思考的引导者,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对问题的自我分析,关注学生深度的思考。是一堂很不错的大单元课堂整合的复习课。不足之处呈现设计方案判断盐酸是否有剩余,花费时间有些长。如果再能对提供的其它药品做一个可行不可行的判断,能使得衔接更加自然。这样使得碱的复习稍有些仓促。但总之是一节大单元整合的值得学习的好课。</div><div><br></div><div>李兰伟:禹宁老师的教学设计最大的感触就是“一堂课一条线”,贯穿了整个知识网络,一节课下来感觉行云流水。课堂上,利用三个实验探究,既梳理了复习的知识,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能力,真正做到“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从学生层次分析,有思维量,有深度思考,由浅入深逐个突破重难点,学生的思维得到很好的训练。从教师层次分析,教师基本素养很好,对于学生的讨论总结、分析的很到位。在核心素养方面,渗透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宏微结合,培养了学生“宏观辨识和微观探析”的能力,总结出“情境线、知识线、方法线、素养线”,学生绝对是收获满满。大单元概念的主题下,难免顾此失彼,比如在探究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的实质时,可以先让学生写出宏观的反应方程式,在逐步探究微观反应,以此降低难度。</div><br><div>张煜:禹宁老师的这节课以治疗胃酸过多的复方氢氧化镁和盐酸的反应作为复习酸碱化学性质这一主线贯穿整堂课,在这样的情境下推动学生探究。宏观辩识酸碱性质、微观探究离子反应,并建构了离子不共存的网络图。整节课逻辑清晰,重难点突出,层层递进,思维含量很高。体现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观念和“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互相转化”的大单元概念。禹宁老师的课为初探单元大概念教学做了一个很好的模板,很值得我们学习。</div><br><div>刘世正:禹宁老师以“胃,你好吗”作为情境导入酸与碱的复习课,主线明朗,方法明确,知识明晰。课堂始终贯穿“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学科思想,时刻关注学生,拓宽知识维度,深挖知识深度,提升学生能力。这是在“大单元”背景下一堂优秀的复习课,令我获益匪浅。</div>

复习

单元

学生

化学性质

反应

微观

探究

课堂

性质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