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听说上新街要根据市中区规划改造马上要拆迁重建新的城区,总觉得有些恋恋不舍。常驻老齐鲁大学,现齐鲁医学院校园,走过南新街的往事历历在目。因为与上新街平行相邻的南新街可以说是姊妹街,南新街西侧的房屋与上新街东侧的房屋唇齿相依,交织交错,只是因为行政区划将南新街划归历下区,上新街划归市中区,因此,在改造,重建等方面不能同步。过去,去国货商场购物,拿着粮本去粮店买米面,去前进照相馆捏个全家福,及去剪子巷趵突泉游玩都要走南新街。有时,也会穿过小巷去上新街走走。所以对两街的情缘同样至深!</p> <p class="ql-block">上新街位于济南市中区,趵突泉以南,北起泺源大街(原西青龙街),南接文化西路,南高北低,落差有数米,自北而南行走,有步步高升之意,故称“上新街”。历代曾经是商贾云集、名流豪宅众多的繁华地带。</p><p class="ql-block">民国初年,形成街道。1924年《续修历城县志》附“济南成厢图”中,街南段标注上新街,街北段标注半边店街。</p> <p class="ql-block">从南往北鸟瞰上新街片区。最近处是山东剧院和老山东博物馆(济南道院万字会)</p> <p class="ql-block">上新街南端的万字会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全称“世界红万字会济南母院”,又称“济南道院”。</p><p class="ql-block">济南万字会在1921年由滨州人杜秉寅等在济南创建,会员主要是军阀、官绅等。办会宗旨以道教为主,主张儒、道、佛、伊斯兰、天主教五教合一。万字会是源起济南的近代中国的第一个大型民间慈善组织。1934年济南道院开始兴建,由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学生设计,道院由宫殿与庙宇混合组成,明清样式。万字会至1939年在国内各地建道院436处,在香港、神户、新加坡等地建道院修道点200余处。1948年红万字会被取缔。</p><p class="ql-block">万字会旧址前后共有四进院落,沿中轴线依次为照壁、正门、前厅、正殿、辰光阁等主要建筑,两侧东西厢房以廊相连。道院建筑斗拱飞檐,红柱琉璃瓦,保存完好,是研究明清建筑的古迹。</p><p class="ql-block">该建筑群是上新街唯一一个规模宏大的园林。</p> <p class="ql-block">顺坡北行。</p> <p class="ql-block">街南头路东,济南道院对面,上新街120号,为裘派京剧艺术大师方荣翔故居,目前无人居住,几近废弃。</p> <p class="ql-block">继续北行</p> <p class="ql-block">上新街108号。</p><p class="ql-block">原为朱贵山故居。朱贵山(1880—1946),山东单县人,原同盟会员。1938年济南沦陷后,在日本侵略军扶植下,朱贵山出任伪济南治安维持会副会长、伪济南市市长,沦为汉奸,1946年病死于北平。朱贵山虽然为反面人物,但其故居的保护和利用对于研究济南的近代发展史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2015年6月该建筑被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p><p class="ql-block">后来改建为毛巾厂宿舍。</p> <p class="ql-block">建筑英式样式,造型独特,保存完好。特点是红色砖墙面、六角形楼、老虎窗。年代大约是1930年代。</p> <p class="ql-block">从街南头大约百米,街西侧全是济南道院青石灰砖砌筑的高墙。</p> <p class="ql-block">里面的建筑时而露出墙外,其灰色的大调显得这里曾经的深奥秘史。</p> <p class="ql-block">继续北行,106号是上新街小学。</p> <p class="ql-block">网络搜索,上新街49号,石质门楼底下是弧线形的九级石阶,颇高规格,寓意步步高。后经考证该处曾为济南上新街化育小学,其为万字会下附属小学。</p><p class="ql-block">根据网络搜索,现在这样的高台阶大门已经没有了,而这样的高台阶,只可能是在济南道院东侧这段路上。因此,49号的排号可能是过去的事情,现在这里大概新排号在100号之后。如果是万字会附属化育小学,位置也大致应该在万字会附近,而不应在街北段。这样的分析只能是现在上新街小学校址所在地。多方分析猜测,这里原来是化育小学,后在此扩建为现在106号上新街小学。</p> <p class="ql-block">过了小学,有一往东的岔路,虽与主街垂直,但仍叫上新街。</p> <p class="ql-block">这里有两个重要的门楼。一是78号。</p> <p class="ql-block">大门内是一胡同,两侧各有两三家独立院落。</p><p class="ql-block">据说这里叫田家大院,至于是谁家,至今很难找到资料了,还能找到的传说就是曾任山东盐运使、布政司的李宗岱曾在此住过。</p><p class="ql-block">田家大院,是上新街一个大门胡同里的64、66、68、70、72、74、76,78号共同组成,应该是传统的北方胡同院落大门的建筑形式。在门口有一个历史建筑普查的传统民居牌子。</p> <p class="ql-block">顺街往里</p> <p class="ql-block">来到80号</p> <p class="ql-block">上新街80号院门口并没有其他名人大院的介绍,但其欧式大门依旧精美,深入,发现内部有3个四合院,院内随意搭建了不少房子,堆放了不少杂物,但照壁、房子上部精巧的木质雕花告诉我这是个有故事的院落。</p><p class="ql-block">查资料得知80号院曾是地下党组织的秘密联络点,当年八路军山东纵队政委黎玉曾在这里住过。左边的两进院,院主是北洋政府官员,其第三代孙还居住在后院的正房内。右手边的大门为赵家大院。</p><p class="ql-block">每次看到这些老建筑,总是感叹它们似乎没有得到应有的善待,一声叹息。</p> <p class="ql-block">继续前行,拐弯北行,看到上新街82号。但对面门牌却是南新街,这里就是上新街和南新街的分界,也是市中区与历下区的分界。</p> <p class="ql-block">返回往西</p> <p class="ql-block">来到上新街主道。路西,又是一往西的岔路,便是大名鼎鼎的徐家花园,处于济南道院和山东剧院的后墙下。</p><p class="ql-block">据史料记载:1917年,军阀徐鸿宾(字延山,绰号“徐大胡子”,任第五师四十七旅旅长,也有任炮兵旅长之说,民国北京政府陆军少将,曾任曹州镇守使)在此购地,建造私人住宅和花园,形成街巷后把徐家花园引为街名。解放后,原徐家住宅和花园几经改建易主。“文革”期间,将街内之崇厚里、清真里并入,统称徐家花园。</p><p class="ql-block">本次拆迁,徐家花园也包括在内。</p> <p class="ql-block">上新街景园。</p><p class="ql-block">景园相传曾是清末民初时期军阀王占元的家产,金屋藏娇三姨太。硬山式屋顶,砖石结构。是一处中西合璧、里弄式组合院落。门楼三叠,中间匾额题“景园”二字,字迹饱满,无落款。院内对称排列着保存完整的中式小院。</p> <p class="ql-block">居民正在拆迁办公室参加拆迁手续</p> <p class="ql-block">沙家公馆包括上新街46、48、50、52、54号,和田家大院类似,目前只有门楼,没有大门,看起来不如田家大院高大,但更加有历史感。</p><p class="ql-block">胡同内的小院地基为青石,墙壁为青砖,一看就是历史悠久不知多少年的老建筑。小院的门依然是传统的木门、木门槛,院内只看到房屋为硬山式建筑,其余均不得而知。胡同内则是凌乱地堆放着各种杂物。</p><p class="ql-block">据说沙家是过去的房地产大户,后人仍住在一栋小院里,其他院落都由外人居住。</p> <p class="ql-block">拆迁办理签约现场大院</p> <p class="ql-block">上新街的44号院落是马家大院。马清宗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全国中国式摔跤和国际自由式摔跤比赛中,保持全胜,被誉为“一代跤王”。1953年为山东省取得第一个解放后全国体育竞赛冠军。</p><p class="ql-block">院落为两进院落 ,前院为练武场地,有图片介绍其生平事迹,后院为居住场所。</p> <p class="ql-block">这是典型济南四合院门楼</p> <p class="ql-block">进门正对影壁墙</p> <p class="ql-block">里面便是住房,一般以北屋为正屋。</p> <p class="ql-block">由于拆迁,这个院落原主家大概已经搬迁,现在院里破落不堪。据该院住户顺其自然老师说他住过后院,前院曾经住过济南画家关某某,这已经是70年前的事情了。</p> <p class="ql-block">回望上新街</p> <p class="ql-block">街临近北头,一个向东的胡同,尽头的大烟筒已是历下区,所以不在拆迁范围内。</p> <p class="ql-block">街东最北头,是这家百年老店黑記牛肉火烧麻酱烧饼铺。</p> <p class="ql-block">这里就是上新街最北头了,再往北走就到了泺源大街,原来是西青龙街,西至杆石桥,西青龙街过去是条繁华地段,有趵突泉,万竹园,国货商场(劝业场),前进照相馆,饮虎池等。</p> <p class="ql-block">公交车行走的就是泺源大街</p> <p class="ql-block">从上新街北头出来,沿泺源大街东行,突然看到一门洞,上书《国货商场》,倍感亲切,这不就是原来的劝业场吗?好像这个门洞过去就有。于是进去看看。</p> <p class="ql-block">原来印象中的国货商场景象基本全无,奋力寻找前进照相馆和百货商店的位置。似乎最远处那个人字顶屋像百货商店。</p> <p class="ql-block">这条胡同似乎记起儿童时代去劝业场金城电影院的路。</p> <p class="ql-block">这条胡同似乎可以通上新街。在这里碰到一位同志,说这里都是历下区,南新街一带不在拆迁之列。</p> <p class="ql-block">南行寻找粮店,不见踪影。</p> <p class="ql-block">来到老舍纪念馆,保护的不错。</p> <p class="ql-block">本来南新街南头是往东经过米家卖酱牛肉的,再往南到文化西路,山医49号院的,但被齐鲁医院高层宿舍堵了,只能从老舍纪念馆西行拐弯南行上坡到文化西路。路边的这个老建筑忘记当初是啥地方,不知道命运如何?</p> <p class="ql-block">一条历经沧桑的老街,随着社会的进步,时代的变迁,将被旧城改造淹没,但愿其中的具有历史价值的老建筑能够得到很好的保护,将历史遗迹保留下来,因为一旦拆除,就像老济南火车站将永久消失,造成无法挽回的遗憾!</p> <p class="ql-block">注:部分文字来自百度搜索网帖,感谢有关作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