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徐声明</p><p class="ql-block"> 昨天中午,姨娘打来电话,说家里的甘蔗都收了,准备让村里的谁开车送到黄庄去熬,然后,你们过去守着,等糖熬好了,再带糖回来。</p><p class="ql-block"> 黄庄是隔壁县的一个乡镇,离姨娘家不到50公里。姨娘说,村里好几个人都是去那里熬的,甘蔗送过去,榨汁、熬糖,按熬好的糖收钱,3块5毛钱一斤。</p> <p class="ql-block"> 姨娘今年64岁,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把好手,不论是旱地还是水田里的活,都不会输于村里的其他人。今年酷暑,邻县的种田大户需要帮手插秧,270元一亩,她一天能赚到700多块钱呢。近年来,她每年都会栽几分田甘蔗,到了收采的时候,姨娘都是自己动手,削兜,去梢,刨皮,再用水洗一遍,剁成片,用石臼捶碎,榨汁,倒入锅里熬。每年做法都一样,熬出来的糖,却不一样,有时是金黄色的,起了沙;有时是黑不溜秋的,粘牙齿。姨娘说,她干别的农活不怕谁,熬糖啊,是“踫”师傅,全靠运气。但她不管熬的糖怎样,都会要我们拿几罐回来。姨娘说,自家做的,卫生,放心吃。</p> <p class="ql-block"> 我同姨娘说,不用叫别人的车,明天我和师哥开根露的小货车去就可以。</p><p class="ql-block"> 下午5点左右,我和师哥便到了姨娘家里。姨娘看见我们,说,蔗在金收家里,全部整理好了,先吃蛋,等下再装车。姨娘就是这样,我们每次来,都要煮几个蛋当点心,一定要我们吃掉。吃完蛋,姨娘又端出饭菜,说,1000多斤蔗呢,夜里要打很长的夜工,你俩吃饱一点,那里也是农村,饿了没东西吃的。我和师哥又接着吃饭。吃饭的时候,瑶瑶放了学回来了,一进家门,看见我,便笑着叫姑爷。这小丫头,聪明伶俐,人见人爱,讨人喜欢。</p><p class="ql-block"> 从姨娘家出发时,姨娘给了我们一张小纸片,上面写着熬糖师傅的电话和地址。熬糖的地点在黄庄一个叫牛头山广场的右侧。 6点半左右,我们便到了目的地。今天前来熬糖的人还真多,熬糖师傅说,除了锅里在熬的,还有2锅,熬完她们的,就帮你们熬。我问熬一锅大概多久,师傅说,差不多3个半小时吧。我屈指一数,我们的,至少要晚上1点以后才能开始。难怪姨娘说,今天我们要打很长的夜工。</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家里也熬过甘蔗糖,榨甘蔗的地方就在我家旁边。那个时候,我们用的榨蔗设备是两根并列安装在一起的木柱,木柱上装有不少木齿,我们把甘蔗放在两柱中间,靠牛拉磨一样的转动木柱,将蔗汁榨出来。那时,每年榨甘蔗的时候,我们小孩子都喜欢围在旁边玩。</p><p class="ql-block"> 牛头山这里用的是电动甘蔗榨汁机。熬糖师傅负责往机子里塞甘蔗,师哥负责接蔗汁,我把机子里出来的甘蔗渣铲到旁边去,1300多斤刨好的甘蔗,1个多点小时便榨好了。</p> <p class="ql-block"> 糖师傅算的时间蛮准的,1点半的时候,他们的糖起锅了,——我们的蔗汁终于可以下锅开始熬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人家的蔗糖没起锅之前,糖师傅已经为我们的蔗汁作了一道工序处理。他们的糖锅连排着3口,靠灶口的2口锅,因为火力猛,是用来熬糖的,靠烟囱的那口,通过的火力不大,只是有对蔗汁加温的作用。对蔗汁加温也是熬糖过程中的一道工序,榨后的蔗汁加了温,便于过滤,滤除蔗汁中残留的蔗渣。</p> <p class="ql-block"> 这不,熬糖师傅正在把已经加了温的蔗汁一勺一勺舀进他们特制的缸里呢。这缸,说是特制的,其实也就是一口普通的缸。他们将缸下端挖了一个洞,安上一只阀门,阀门一拧,蔗汁便哗哗的流进锅里。</p><p class="ql-block"> 熬糖师傅说,这个时候,便可以加大火力,让蔗汁充分沸腾,待蔗汁开始变色,而且还起了很多泡泡,开始变得黏稠了,就要转中火熬制,边熬边搅,防止糊锅。熬煮一段时间后,蔗汁就变得更加黏稠了,泡泡就会变得更小,约摸半小时后泡泡消失了,就可以停火,然后用勺子不停的搅拌,搅拌上三五分钟,就可以起锅,装入准备好的容器里晾凉。</p> <p class="ql-block"> 熬糖师傅说,如果喜欢吃口感又沙又绵的,在蔗糖晾凉之前,再增加一道工序,在容器里再次快速搅动。搅动时间,感觉到出现反沙,就说明搅拌好了。这样做出来的蔗糖味道香甜,吃着有种沙沙的口感,就像在吃点心一样。</p> <p class="ql-block"> 熬制蔗糖,说起来容易,做好却很难。我们的第一锅蔗糖出锅时,已经是早上5点多了。熬糖师傅说,你们这一锅,至少有55斤,所以熬制的时间长一些。</p><p class="ql-block"> 蔗糖晾凉后,我和师哥将其一袋一袋分捡好,一过磅,57斤。</p><p class="ql-block"> ——我们又有口福了。</p><p class="ql-block"> (2021年12月7日写于牛头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