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本事越大,师德越高尚,赢得学生崇拜的砝码就越有分量。”是的,于老师能弹善唱会画能写,因此很容易得到学生的爱戴,以后在这方面我也要下点功夫练习一下,以增强自己的砝码。</p><p class="ql-block"> “为什么人们高兴时笑,激动时喊,悲伤时哭?就是因为‘笑’、‘喊’、‘哭’属于‘歌’,是最原始的歌。”于老师就是有这样的情,才育出那样的生。他居然把‘笑’、‘喊’、‘哭’当做是‘歌’,高人啊!</p><p class="ql-block"> 书中写到“不能把孩子管‘死’,不要对孩子的好动看不顺眼,动辄斥责。”“每当我因学生调皮乃至恶作剧而要动肝火的时候,便问自己:‘你这么大的时候又当如何?’这样一问,常常便会有另一种心态出现。这种心态就是理解、宽容。心态变了,处理方法自然也就变了,或委婉劝告,或调侃两句,一笑了之。‘笑’的作用往往比‘训斥’的作用大,而且效果好,也不伤老师的身体。”这是于老师在告诉我们,要蹲下来看学生,我们应该不以对大人的要求去要求学生,不要求小孩子去做大人应该做的事。孩子毕竟是孩子。蹲下来看学生,我们就能走进学生,体谅学生,就能和学生融为一体。这样就能理解学生,从而宽容学生,更好地教育了学生。</p> <p class="ql-block"> “人类生活中真正的刺激剂是未来的快乐——马卡连柯”于老师读到了马卡连柯的这句名言,就把它记在日记簿上,心里经常惦记着要为学生带来“未来的快乐”,正因为他有这个理念,所以他每搞一次活动,都会提前跟学生说,让学生提前为活动做准备,让学生处在兴奋状态。与于老师相比,我每次搞活动都不敢提前几天通知学生,总是怕学生分心,影响上课的专注力,现在看了于老师的做法,觉得他这样做不但效果好,还有理论依据。</p><p class="ql-block"> “我要求每个学生都记住这样一句话:老师讲课时,你的眼睛如果不看老师,我将认为你是个不专心的人,没有礼貌的人。” <span style="font-size:18px;">这是我们每一位老师的追求,但</span>要所有学生做到这一点,真的不容易。这就要求我们老师要做到“目中有人”,在课堂上真正做到这一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于老师就做到了。他看到一个同学在摆弄文具,于老师不直接批评他,而是表扬了他的同桌,使用了“敲山震虎”一招;如果碰到个别学习、听讲不专心的学生,就提醒他“我请你思想集中一下,不要心猿意马。”又或者发出这样的警告:“你是不是想考验一下老师的忍耐性?”每讲到重要处,一定提醒全班学生注意。这告诉我们,上课时老师组织教学也很重要,如果上课时学生的注意力不在你身上的,你设计的课再好也没用,他都不听你的。做老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觉得你是在看着他。做到这一点真不容易啊,要好好练习。</p><p class="ql-block"> 于老师所接触的学生,和我们所教的学生差不多,也有非常闹心的。但无论多么“难缠的角儿”,到了于老师手里,过上一段时间,他就脱胎换骨,令人刮目相看了。你不得不佩服于老师的教学艺术。他的语言风趣、幽默,且含着无尽的智慧。没有极其沉着、冷静的头脑岂能自如的驾驭这些“难缠的角儿”?我觉得于老师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还是因为他能忍耐自己的怒火,能宽容学生的错误。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有一颗爱学生的心。所以他的一切教育手段、教育行为、教育语言都能为孩子的终生发展奠基,从而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教育的奇迹。</p> <p class="ql-block"> 在学生成长的路上,我们只是一个引导者、一个协助者。千姿百态的孩子,需要我们用万紫千红的眼光去看他们。他开花了,我们为他鼓掌;他只有绿叶,我们再为他施肥;他干枯了,我们为他浇水;他生病了,我们为他驱虫……纵使他还埋在土里没有发芽,我们也不要放弃,说不定你松松土,他就钻出来了呢!所以,用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孩子,其实就等于给了孩子成长的机会。要相信,只要你给他机会,他就一定会还你一个惊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