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中学”帮扶寻甸一中教研纪实</b><br><br> <b>寻甸一中教师发展处</b> 2021年11月19日——12月3日间,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中学9个高考学科教学名师到寻甸一中开展高考学科教研帮扶活动。教研活动不仅是教师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更是教学成效的重要辅助。自新课程推行以来,为促进本校教研与新课程有效接轨,寻甸一中积极探索高效的教研机制,在“昆明市周杰名校长基地”的大力支持下,寻甸一中9个高考学科的教研活动得到了“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中学”教学名师有效指导。 <h1> <b><font color="#ed2308">语文学科</font></b></h1> 沈照老师以《怀古壮土志,忧时君子心——宋词三首群文阅读》的集体备课为例,从“定题背景、定题依据、学习目标、情景设置、教学设计、教学定稿和资料保存”七个方面,阐释了语文学科大单元教学集体备课的有效环节。 <h5><b>语文学科讲座现场</b></h5> <h1><b><font color="#ed2308">数学学科</font></b></h1> 刘剑华老师从“如何研究高考题,总结教学方法和解题技巧并把它应用到教学中”和“切实把学校政策落实到位,提高备课组活动效率。”两方面进行指导。 <h5><b>数学学科讲座现场</b></h5> <h1><b><font color="#ed2308">英语学科</font></b></h1> 许勤老师以《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的思考与实践》为讲座主题,针对目前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存在“对词汇教学重视不够及教学方法陈旧”的主要问题,提出词汇教学应该提升四方面的能力:正确的发音、拼写及词汇推测的能力;根据词汇在句中的使用情况,了解其基本用法并模仿使用的能力;利用词汇间的联系,在大脑中建立相关词汇的记忆网络的能力;在特定的语境中正确使用词汇的能力。另外,从教学目标应有多元性;教学过程应有递进性;教学方法应有灵活性3个方面解决“词汇应该怎么教的问题”。 <h5><b>英语学科讲座现场</b></h5> <h1><font color="#ed2308" style=""><b>物理学科</b></font></h1> 张文建老师提出,物理学科要落实“课程标准及考纲解读、备教材、备学情、备教具、备教学方法、备习题、写教学设计、写教案”8个方面的备课环节。 <h5><b>物理学科讲座现场</b></h5> <h1><b><font color="#ed2308">化学学科</font></b></h1> 刘雄老师的讲座主题是《“集”心聚力 “备”出精彩》,从集体备课的流程和教师的分工合作,形成成品存档的整体环节,细致阐述了集体备课中“个人备(主备人)→集体研→个人备(分头备)→课堂实践(反思)→集体研→成品”的步骤。 <h5><b>化学学科讲座现场</b></h5> <h1><font color="#ed2308"><b>生物学科</b></font></h1> 计丽娟老师以《新课程下的高中生物集体备课交流》为讲座主题,强调集体备课的组织管理要制度化、规范化;落实“六定环节(定计划、定进度、定任务、定人员、定时间、定地点)”;规范“五项备课内容”(备教学理念;备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备学习方式;备教学流程;备作业设计);树立三种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超前意识),保障集体备课良性发展。<br><br> <h5><b>生物学科讲座现场</b></h5> <h1><b><font color="#ed2308">政治学科</font></b></h1> 郭俊老师在针对《基于学科自信下的有效课堂建构》的主题讲座中,详细展示了集体备课流程的六个阶段:准备阶段,活动准备通知本组成员在体备课前认真研究集中研讨并确定中心发言人;初备阶段,中心发言人和备课组成员在学习研究的基础上书写备课教案。研讨阶段,听中心发言人发言后进行集中讲议评。修改阶段,听取研讨建议后,修改教案;跟踪阶段,重点跟踪集体备课成果的使用情况。交流阶段,课后交流,进行反思,为下一次集体备课提供经验教训。 <h5><b>政治学科讲座现场</b></h5> <h1><b><font color="#ed2308">历史学科</font></b></h1> 朱良品老师以《高一历史新教材处理及高三一轮复习探讨交流》为讲座主题,明确指出,在集体备课的6个阶段(个人初备、集体备课、个案形成、课堂实践、反思交流、资源共享)中,要规范各环节步骤。个人初备阶段,主备人须备出完整的教案、PPT、学案,将其制作成电子文本;集体备课阶段,备课组成员要围绕知识建构、能力发展、教法学法等深入进行研讨,充分发表见解,优化教学设计,形成集体备课教案,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课件和学案。个案形成阶段,每位成员须在集体备课教案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个性特点和所教班级的学情,进行个性化的复备,形成自己的个案。课堂实践阶段,集体备课的主备人上一节公开课后,各个老师在结合班级实际进行修改。 反思交流阶段,每位成员都要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进行教学反思,总结、交流教学心得体会, 剖析教学中实际存在的问题,提高备课组从事校本研究的能力。资源共享阶段:修订后的备课资料发送到学校空中课堂,实现年级之间的资源共享。 <h5><b>历史学科讲座现场</b></h5> <h1><b><font color="#ed2308">地理学科</font></b></h1> 马丽红老师在《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地理有效教学探究》主题讲座中,针对“如何创设情境、备课中如何选取案例、怎样设计活动才能让学生真正的参与教学活动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后作业的选取与题量的设置、怎样才能背好课等问题进行指导;强调主备过程中做好四个围绕(围绕主题找话题,围绕话题觅案例,围绕案例设问题,围绕问题去探究)。另外,形成的备课成果包括:专题课件、专题教案、精品课学案、精品课课件、精品课教案。<br><br> <h5><b>地理学科讲座现场</b></h5> 后记:“西南联大研究院附属中学”9个高考学科的专家教师,从规范性、科学性、高效性、示范性的高度为寻甸一中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指明方向、定下基调、做出引领。寻甸一中教师纷纷表示深受启发,将把本次收获 “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努力提升本校教研质量,为打造高效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做出充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