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形的面积》——跟岗学习评课记录及反思之二十二

海璿

十一月再见,十二月你好!十一月已经成为历史,我要做的是好好为接下来的每一天努力。生活不能叫人处处满意。但我要保持对生活的热爱。下面是整理的十二月跟岗学习笔录,希望大家喜欢。12月初聆听了商老师和季老师的“家常课”《梯形的面积》 《梯形的面积》是在学生掌握梯形特征,学会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并形成一定空间观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因此,教材的编排不同于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没有安排用数方格的方法求梯形的面积,而是直接给出一个梯形,引导学生想,怎样仿照求三角形面积的方法把梯形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它的面积,使学生进一步学习用转化的方法思考问题。教材中的插图给出了转化的操作过程,同时继续渗透旋转和平移的思想,以便于学生理解。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己来总结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通过概括总结,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进而再利用字母表述出新学的计算公式,以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最后通过例题进一步说明怎样应用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来解决实际问题,并进行相应的练习。 <p class="ql-block">一、铺垫孕伏,以旧引新</p><p class="ql-block">商老师采用多媒体,直观地再现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让学生快速利用面积公式的计算出其面积,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与此同时,唤起学生的回忆,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联系,为新知迁移做好准备。</p> <p class="ql-block">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p><p class="ql-block">1、情境创设。(多媒体课件演示)</p><p class="ql-block">回忆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以课本主题图小汽车的车窗引出《梯形的面积》,数学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使学生容易感受、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实际意义及其用处。所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呈现梯形的实际情境,让学生感受计算梯形面积的必要性。</p><p class="ql-block">2、提出问题。</p><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梯形需要我们计算它们的面积,但是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我们还没有学过,你猜想梯形的面积可能与什么有关?你想怎样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方法呢?</p><p class="ql-block">(学生会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判断梯形的面积可能与它的上底、下底和高有关,并猜想推导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要把它转化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学生可能会说出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甚至是三角形。教师在这里要对学生的多种猜想都予以积极评价。)</p><p class="ql-block">同学们都有了推导公式的初步想法,不管你转化成什么图形,总的思路都是把梯形转化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找到图形间的联系,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任何猜想都要经过验证,才能确定是否正确。那你想不想马上动手试一试呢?</p><p class="ql-block">(猜想验证的过程也是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探索的过程。启发学生运用已学的知识,大胆提出猜测,激发学生探究新知识的欲望,又使学生明确了探究的目标与方向,即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研究。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让学生真正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p> 三、提供材料,自主探究<br>1、介绍学具。<br>师:老师为每位同学都准备了一个普通梯形、一个直角梯形、一个等腰梯形。想一想,用这些梯形能完成验证任务吗?如果不能,该怎么办?<br>(为学生准备一组这样的学具,是要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激活经验储备,点燃创新思维的火花。只凭学生自己手中的梯形是完不成拼组的,需要到同学手中寻找他所需要的另外一个完全相同的梯形才能完成任务。)<br>2、研究建议。<br>在你们动手操作之前,老师要提这样三点建议:<br>(1)选择你们喜欢的梯形,先独立思考能把它转化成已学过的什么图形,再按照“转化—找联系—推导公式”的思路来研究;<br>(2)把你的方法与小组成员进行交流,共同验证;<br>(3)选择合适的方法交流汇报。我们比一比,哪个小组想到的方法多,动作快。<br>(由原来向学生提供操作要求转变成向学生提出研究建议,体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在实际研究中,教师让学生先独立思考,每个学生对问题有了自己个性化的认识后,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观察、比较、判断、交流、反思等活动中自己实现知识的意义生成和构建,同时会有多种不同的策略和解决办法,使学生在交流中学会倾听,在倾听中拓展思维。)<div>3、合作学习。<br>学生小组讨论,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参与,了解情况。<br>(在操作实验中,学生的思维水平不同,选择的学具不同,可能会出现多种解决问题的策略,有分割的方法,也有拼摆的方法;有转化为平行四边形进行推导的,也有转化为三角形进行推导的。教师要留给学生比较充分的操作和交流的时间和空间,同时要及时进行点拔和引导。)<br></div>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4、汇报展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和电子白板帮助学生演示“拼组、割补和添补”图形的变化过程。)<br>师:同学们已经用不同的方法把梯形转化成了多种图形,并推导出梯形面积的计算公式,真是了不起!现在让我们共同来欣赏每个小组的成果。<br>(1)展台展示“拼组”的方法。<br>学生一边演示拼组过程,一边介绍方法步骤。<br>方法一:选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完全一样)的梯形可以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如下图所示),每个梯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底,梯形的高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由此得出:<br>梯形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2  <br>=底×高÷2<br>=(上底+下底)×高÷2<br>师:这个方法很好!老师还发现有的同学拼成的是长方形,让我们来看看他们又是怎么拼的呢?<br> 方法二:选择两个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直角梯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br>(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生的表述要有条理、思路要清晰。因为每个梯形的面积就是所拼成的长方形面积的一半,直角梯形上底与下底的和等于拼成的长方形的长,梯形的高等于长方形的宽,所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就可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br>梯形的面积=长方形的面积÷2 <br>=长×宽÷2<br>=(上底+下底)×高÷2)<br>师:同学们不仅动手能力特别强,公式的推导过程也叙述得特别条理、清晰。那么两个怎样的梯形可以拼成正方形呢?同学们试着想象一下。)<br>(学生通过观察、想象、实际操作,会得出结论:形状相同、大小相等的直角梯形且上底与下底的和正好与梯形的高相等,这样的两个梯形可以 拼成一个正方形。)<br><br> 5.ppt展示“割补”的方法。<br>方法三:把梯形切割成两块,一块是平行四边形,一块是三角形;<br>方法四:把一个梯形分割成两个三角形a和b。<br>方法五:把一个梯形剪成两个梯形再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br>多媒体演示,能使原来用实物不好展示的部分得到充分展示,降低了观察的难度,突出了观察的重点。随着实物—实物图—平面图的显示,学生的空间意识一步步得到增强,空间观念不断得到发展。同时,由于多媒体提供悦耳的音乐、和谐的色彩,流畅的动感,给学生以强烈的美感,在这种情景交融的气氛中,学生的思维被进一步有效激活,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br>在整个汇报展示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当成教学资源,注意反馈学生的不同方法和想法,并组织学生实际操作,互动交流。或启迪学生深思,或引发学生争论,或碰撞思维火花,让学生在对话中达成意义的理解和方法的掌握。 四、归纳总结,提高认识<br>1、 整理公式。<br>这个共同点就是用“转化”的方法推导出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为: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br>2、 自学字母公式。<br>用s表示梯形的面积,用a表示梯形的上底,b表示梯形的下底,h表示梯形的高,s=(a+b)×h÷2。<br> 五、实践运用,解决问题<br>出示例题:我国三峡水电站大坝的横截面的一部分是梯形,求它的面积。<br>(课件动态演示横截面的示意图,帮助学生理解横截面的含义,明确直角梯形的高也是它的一个腰长。学习生活中的数学是课标精神的体现。练习题的设计,把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既有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又有综合性的题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用数学眼光认识事物,应用数学的意识,从而进一步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br> 本课的设计体现了以下几个特点:<br>1、力求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理念<br>学生已有了平行四边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方法的经验,本节课在思路上淡化教师教的痕迹,突出了学生学的过程。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猜想”的学习情境,先让学生大胆猜想,进而是实践检验。“猜想”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使运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进行探究学习成为可能。<br>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br>本节课力求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和概括梯形的面积公式,在探究的过程中发展学生思维的创造性。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让学生动手操作,分组合作探究,初步概括出梯形的面积公式。这样,通过“拼、剪、割、补”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现,活动中体验,活动中发散,活动中发展。同时,又由于各项活动的设计环环相扣,步步深入,不仅激发了学生探索学习的兴趣,同时学生思维的的深度和广度也得到了有效的培养。<br>3、使学生的自主探索在“时空”上得到保证<br>一系列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用眼看、用手做、用耳听,用嘴说,用脑想,让每一位学生都在亲自实践中认识理解新知。而教师则体现指导者、参与者的作用。当学生受现有知识的制约,推导概括公式思维停滞时,教师实施点拨诱导,促其思维顺畅、变通,最后使学生明确,尽管剪拼的方法不同,但都达到了“殊途同归”之效,即从不同的思维角度验证了梯形的面积公式。将发散与收敛、直觉与逻辑这种对立统一的思维方式有机地融为主体动态式的思维结构。<br><br>

梯形

学生

面积

平行四边形

方法

推导

拼成

思维

计算公式

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