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晓声: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

阿华头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作者|梁晓声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试着多读点书,多读点好书,就能帮助人们增强抵御寂寞的能力,它的神奇之处还在于,能将每一个枯燥乏味的日子,都变幻成有滋有味的快乐时光,从而让每一次的读书之旅,都成为一次心灵的淘洗和灵魂的沁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读书会让寂寞变成享受</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某次和大学生们对话时,被问:阅读的习惯对人究竟有什么好处?我回答了几条,最后一条是——可以使人具有特别长期的抵抗寂寞的能力。他们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看出他们皆不以为然。他们的表情告诉了我他们的想法——但我们需要具备这种能力干什么呢?是啊,他们都那么年轻,大学又是成千上万的青年学子云集的地方,一间寝室住6名同学,寂寞沾不上他们的边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我也同时看出,其实他们中某些人内心深处别提有多寂寞了。而大学给我的印象正是一个寂寞的地方。大学的寂寞包藏在许多学子追逐时尚和娱乐的现象之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似乎,越是和他们的专业无关的话题,他们参与的热忱越活跃。因为正是在那样的时候,他们内心深处的寂寞获得了适量的释放一下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知识给予知识分子之最宝贵的能力是思想的能力。因为靠了思想的能力,无论被置于何种孤单的境地,人都不会丧失最后一个交谈伙伴,而那正是他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自己与自己交谈,哪怕仅仅做这一件在别人看来什么也没做的事,也足以抵抗很漫长很漫长的寂寞。如果居然还侥幸有笔有足够的纸,孤独和可怕的寂寞也许还会开出意外的花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绞刑架下的报告》《可爱的中国》《堂·吉诃德》的某些章节,欧·亨利的某些经典短篇,便是在牢房里开出的思想的或文学的花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爱读的人们</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曾以这样一句话为题写过一篇小文——《读,是一种幸福》。我曾为作家这一种职业作出过我自己所理想的定义——“为我们人类古老而良好的阅读习惯服务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也曾私下里对一位著名的小说评论家这样说过——“小说是培养人类阅读习惯的初级读本。”我还公开这样说过——“小说是平凡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现在,我仍觉得——读,对于我这样一个具体的、已养成了阅读习惯的人,确乎是一种幸福。而且,将是我一生的幸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站在我们所处的当代,向历史转过身去,我们定会发现——读这一种古老而良好的习惯,百千年来,曾给万亿之人带来过幸福的时光。万亿之人从阅读的习惯中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读,无论对于男人或女人,无论对于从前的、现在的,抑或将来的人们,都是一种优雅的姿势,是地球上只有人类才有的姿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名在专心致志地读着的少女,无论她是坐着读还是站着读,无论她漂亮还是不漂亮,她那一时刻都会使别人感到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保尔去冬妮娅家里看她,最羡慕的是她家的书房和她个人的藏书。保尔第一次见到冬妮娅的母亲,那林务官的夫人便正在读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而苏联拍摄的电影《保尔·柯察金》中有一个镜头——黄昏时分的阳光下,冬妮娅静静地坐在后花园的秋千上读着书……那样子的冬妮娅迷倒了当年中国的几乎所有青年。因为那是冬妮娅在全片中最动人的形象。</p> <p class="ql-block"><b>我对书籍的感激超越常人</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很幸运,我的外祖父喜欢读书,为母亲读了很多唱本,所以,虽然母亲是文盲,但能给我讲故事。到少年时期,我认识了一些字,看小人书、连环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个年代,小人书铺的店主会把每本新书的书皮扯下来,像穿糖葫芦一样穿成一串,然后编上号、挂在墙上,供读者选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由于囊中羞涩,你要培养起一种能力——看书皮儿,了解这本书讲的故事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是古代的还是当代的,从而作出判断,决定究竟要不要花两分钱来读它。</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小学四五年级,我开始看文学类书籍。从1949年到1966年我上中学期间,全国出版的比较著名的长篇小说也就二十几部,另外还有一些翻译的外国小说,加在一起不会超过五六十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差不多在那个时期把这些书都读完了,下乡之后就成了一个心中有故事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听故事、看小人书到读名著,可以说这是一脉相承的——没有听过故事的人很难对小人书发生兴趣,长大以后自然也不会爱读书。可见,家庭环境对培养子女阅读习惯有多重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好人是个什么概念?好人是天生的吗?我想,有一部分是跟基因有关的,就像我们常说的“善根”。但是,大多数人后天是要变化的,正如三字经所讲的“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年,我们拿起的任何一本书,有个最基本的命题,就是善,或者说人道主义。我们读书时,会对书中的正面人物产生敬意,继而以其为榜样,他们怎么做,我们也会学着做。学的多了,也就自然而然地走上了这条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一个人读了很多好书,他很可能是个好人。我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书籍对自己的改变,在“底色”的层面影响了我。因此,我对书籍的感激超越常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互联网时代,我们看到很多暴力、色情等不良内容。这是网络文化产生以后,全世界所面临的共同性问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但是,我们也必须看到一点,外国人很快就从这个泡沫中摆脱出来了——他们过了一把瘾,明白电脑和手机只不过是工具,没营养的内容很浪费时间;而且,这些不良内容就像无形的绳子,套住你品位使劲往下拽,往往还是“下无止境”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的亲人和朋友们也成了这种低俗文化娱乐的爱好者,你也会感到悲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咱们的电视节目跟五六年前相比已经发生了变化——不仅仅以“逗乐”为唯一目的了,加进了友情、亲情的温暖和对是非对错的判断。这些正面的社会价值观开始不断进入我们的视野。当然,节目本身的品质也是重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要相信,我们的大多数创作者会逐渐体会到:不应该只停留在“逗乐”的层次上。至于网络上的不良内容和受众人群,我感到遗憾——有那么多好的书、好的文章给读者带来各种美好的可能性,你为什么偏要往那么低下的方向走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娱乐也是需要体面的。看一本《金瓶梅》说明不了什么,但如果只找这类书和片段来看就有问题了。这样做人不就毁了吗?在当代社会,这样的人已经和那些文字垃圾变成同一堆了。现在,有些青年就愿意沉浸在那样的泡沫里,那就不要抱怨你的人生没有希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谈到中国的文化自信,那么,个人有没有文化自信?当然有。在日常生活中,我经常看到就有许多人处于自卑的状态,哪怕他们成了有钱人、当了官,一谈到文化,他们就不自信了。而我也接触过一些普通人,他在文化上是自信的,可以和任何人平等地谈某一段历史、某一个话题。</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书和人的关系就在这儿——在教育资源、社会资源等方面,你无法跟那些出身于上层社会富裕家庭的孩子相比;但在读书这件事上,你们是平等的。无论你端盘子、开饭馆,或是工厂里的普通工人,那么多的好书就摆在那供你选择。与其怨天尤人——我没有一个好爸爸、好家庭,连朋友都在同样层面,不如看看眼前这条路,路上铺满了书。</p> <p class="ql-block">读书是最对得起付出的一件事,你多读一本好书,就会对你产生影响。实际上,除了书籍,没有其他的方式能够使普通青年朝向学者、作家这条路走过去。只要你曾经花过十年或者更多的时间去读好书,无论做什么,都有自信。</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年轻时手头很紧,花8角钱买一本书也会犹豫。现在的经济条件好了太多,一本书即便是四五十元,也不过就是一场电影票的钱,可年轻人却不愿意读书了。现在,中国人口已经超过14亿,而我们的读书人口比例的世界排名却是很靠后的,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地铁上,满眼望去,在一万个人里可能都挑不到一个有读书习惯的人。在现实生活中,从一个人的言行中就能看到他们的父母与家庭,以及更深层次的文化背景。那些“追星族”还能活到什么高度?其实,我这么说的时候,包含着一种心疼。</p> <p class="ql-block"><b>朗诵•余秋雨《慢下来,静观自己》</b></p> <p class="ql-block"><b>电影对白•影片《简爱》中,简爱与罗切斯特的经典对白</b></p> <a href="https://mp.weixin.qq.com/s/c8bbrB4e4g3S5AtOIq8inw" >查看原文</a> 原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著作权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