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九十已过的老爸,状态各种棒棒,所以每次回来陪他,买菜弄饭之类的家务活我都成了插不进手的局外人。没办法,人家的“主场不容侵犯”,又是个倔强的脾气,俺就只能客随主便。既然生活上俺这样的强主力队员成了闲人,那么能为爹做的也只能是尽可能地让他高兴了。爹对有年代感的一切蛮有兴趣,于是趁着今天依然不错的天气,中午对他说去昙华林走走。</p> <p class="ql-block"> 交通越来越方便,前后仅用不到半个钟头,俺们三点多钟出门,坐地铁三号线一站从香港路转7号线到螃蟹岬,E口出了地铁就到昙华林文化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 昙华林,位于老武昌的东北角,东起中山路,西至得胜桥,全长约1200米,是明朝洪武四年(1371年)逐渐形成的一条老街。1861年汉口开埠后,昙华林一带逐渐形成华洋杂处的特色,使得这里的建筑,呈现出不同的风格。(百度资料)</p> <p class="ql-block"> 昙华林的百年古树很多。</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棵百年老树,标识牌上的名字是“美桐”,树龄比爹大了九岁,100岁了哦!爹与它合影的劲头很高,然后还提出要求,要找路人帮我们爷俩合影,说要洗出来贴在家里沙发上边与他儿子一家三口合影位置的墙上,这样他平时就能够看见我。哇,某女儿受宠若惊,立马感觉到了地位的提升!</p> <p class="ql-block"> 被幸运再次摸顶的感觉。正想着爷俩要合影时就恰好旁边走过来一对年轻人,那位女士非常热情,拍了三张还主动过来一起查看,说不满意了她可以重拍。其实是她悟性蛮高,用我先看好了的上下左右的镜头角度,几乎没有半分漂移,所以在每一次托付路人的照片中比较起来这一次还真算是令人相当满意的。特别想说,那位女士给我们拍照时她旁边的帅哥也很用心帮她一起在看镜头并指点着什么,两人一副很默契的样子。让人很开怀,被善意美好的瞬间包围了那么一下下!</p> <p class="ql-block"> 其实越来越惧怕拍照了,远去的年龄里越来越丢失了把自己脸蛋留在画面里的自信,于是有用美颜哄自己开心的趋势。但今天的确是原汁原味真实的自己,却并没有把自己吓到二里地去。只是翘来翘去需要修理的头发又被蓝牙耳机影响的怪异发型让人看着似乎有那么点油腻腻。呵呵,不经意间看到这样的自己,倒是提醒了明天得去修理一下发型。</p> <p class="ql-block"> 昙华林是保留比较完好的一处文化味道古街。保留下来的民国期间老建筑有:教会医院—仁济医院、教会学校-文化书院、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旧址、瑞典教区旧址、著名国学大师钱基博先生(钱钟书之父)的故居—朴园等。(百度资料)</p> <p class="ql-block"> 修建于1895年的教会仁济医院。</p> <p class="ql-block"> 中医药大学临街的中医药铺面。</p> <p class="ql-block"> 路边有百年老校历史的十四中校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一家茶文玩的小店子门口竟卧有一条超级萌宠的狗狗,扎个乖乖的小围兜静悄悄在那里,无论你怎样跟它说话,它都一副似看你又不敢正视你的羞答答的模样,好招人喜欢😍!</span></p> <p class="ql-block"> 它的小乖样吸引来了门前经过的美女想同它合影,结果人家就干脆趴下了,这样好低着头不对视谁的目光,呵呵!</p> <p class="ql-block"> 一走进昙华林街区的入口处,老爸就心心念念着要去看私立武汉中学旧址。但百度地图上看是跟昙华林街区相隔有五、六百米的需要穿越一个L型路段的另一条小街上。于是在从昙华林出来后已经完全天黑的情况下俺俩沿着百度的指引找到了这个地方。黑暗中拍下来以为会拍不清楚,没想到能够看出来文字。一个不起眼的小门左边是这块由伍修权题字的牌匾,右面是学校介绍的牌匾(没留下照片),从介绍中知道私立武汉中学的校龄是比党的生日大了一岁的,是由董必武牵头建于1920年,是为共产党早期组织宣传活动所建。难怪爹想来看一下的愿望如此强烈,原来是老共产党员的信念所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钱钟书故居)</span></p> <p class="ql-block"> 昙华林街区入口处第一个映入视线的独特“路边”是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的红砖建筑和运动场,也是百年的建筑,路边贴近校园的金属栏杆围墙是被一排百年的大树在守护着。</p> <p class="ql-block"> 螃蟹岬地铁站出来后通过的泛悦商业街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