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与青稞酒</p><p class="ql-block"> 寒江雪</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家在青海的一个偏远山区,青稞是这里的特产,因此我和青稞一起生长在这片黑土地上,在这里我留下了回忆,青稞留下了故事!每当端起满杯深情的青稞酒时,就会想起、也总会谈起过去的那些人和那些事。</p><p class="ql-block"> 我们青海人的喝酒乃是平日的一大喜好,只要有闲余时间或两三对饮;或聚众畅饮, 而我也不例外,虽不胜酒力,但对酒还是情有独钟。记得小时候从腊月开始,爷爷就和他的几个老兄弟们串门喝酒,直到过了二月二。 “二月清明往后种,三月清明往前种” 爷爷念叨着俗语又开始了一年的耕种!</p><p class="ql-block"> 积攒在地里的家粪此时依然是冻土,只记得父亲他们每天到了下午太阳暖和时,扛起榔头,拿上铁锨去“撒”(用榔头把成块的家粪打碎)家粪,用铁锨铲下部分消融的家粪,然后用榔头打碎,把撒好的家粪堆一起,最后用土盖住,防止家粪失效。就这样经过几天时间,家粪也撒完了,接下来就是耕种了。</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一年的庄稼,两年的苦” “三年里学(哈个)买卖人,一辈子难学个庄稼人”可见种庄稼是多么的不易。</p><p class="ql-block"> 撒好的家粪提前均匀地扬在地里,父亲牵着两头拉铧的犏牛走在前面,爷爷弯着腰,右手攥着鞭子;左手扶着铧把子;扯着撇绳;摇摇晃晃地走在软软的铧沟里。嘴里偶尔会喊“嘚 嘺、嘚 嘺”,催赶着慢腾腾的牛儿。二三月的青海高原爱刮风,卷起的黑土和汗水在爷爷的脸上滑下了一道道泥痕,累了就掏出烟瓶坐在地上抽上两袋旱烟,吃上一个“油花子”(青稞面馍馍)喝一茶缸茯茶继续耕作。由于每天都很劳累,爷爷便泡了一大瓶药酒解乏,也不知道泡了多长时间了,变了色的枸杞、当归、一小半截人参、还有几种我不认识的药材。每天晚上都要自饮几杯,期间竟毫不吝啬的也给我偷偷呡上那么一口,我也没有拒绝,背着奶奶也就那么呡了一小口。呡着呡着也对酒产生了深厚的认知和癖好,直到现在也得到了“酒鬼”的称号。爷爷他们那一代人从来不糟蹋粮食、不糟蹋酒,偶尔不小心把酒倒在桌子上,他们就嘴贴着桌子“呲溜”一声一咂而尽。就算桌子上滴下几滴酒都用手蘸着擦在头上,说是对头发有好处。也对啊!浪费粮食,吃什么?没有粮食,哪来的酒喝?</p><p class="ql-block"> 俗话说“二三月里人哄地,八九月里地哄人”所以耕种貌似是一件粗活,但其中的细节必须重视。所谓“一耕深,二耕匀”第一次用转头铧要深翻地,第二次用老铧犁地,犁出来的地必须要酥散,即便有“坷垃”(土块)也要打碎。直到现在,我对爷爷驾驭老铧的技能深感佩服,因为老铧不是说犁就能犁的。一亩地的化肥、种子都是上称称的,不能多、也不可少。种子也必须扬均匀了。扬种子的时候用左脚在地上留条痕迹,就是为了来回间好找记号,这也叫“留茬子” 为的就是不让种子重复的多扬在一道茬子上。而且步伐也比平时走路要急促。记得那时候村里有个陈姓老人,一般人只会用一只手扬种子,而他却用两只手扬,扬出来的种子就像是下春雨,看着那么匀称、那么舒畅。我最爱种地的最后一个工序——坐耱子(压碎土块的农具,一般用灌木枝条编织而成的) 虽然牛后面有点呛人,但那种被牛拉着走的感觉确实很舒服。</p><p class="ql-block"> 靠天吃饭的地方积攒了许多关于农业的谚语和俗话。爷爷总在自酌几杯后就跟我讲上几句,什么“大进怕三十,小进怕初一” “七阴八下九日晴,九日不晴(哈)泡塌城” “十二十三,陆儿不干” “天寒打不过二十五”等等。因为那时候科技不太发达,所以人们都用这些预测天气。这也是老祖宗们日积月累并传送下来的经验。</p><p class="ql-block"> “夏至响雷三伏旱,三伏不旱连根烂”依老人们的说法,夏至要是打雷了,那三伏天就会旱,因为三伏天正是庄稼抽穗的时候,需要充足的阳光补给,所以夏至响不响雷是至关重要的。“云往东一场空,云往西雨淋淋” “早上一个母过雨,一天起上九过雨” “早拉雾,晒死兔,晚拉雾淌断路” 在一段时间的干旱后,人们就看风辨云,盼望下一场雨来缓解。 时间也总在节令的更新中匆匆走过,又到八月十五中秋节了,姑父、娘娘们都来了,拿的月饼、茯茶、水果、还有酒。寒暄几句后,爷爷的酒壶和酒杯已经端上了桌。笑眯眯的没等姑父们给他升酒(敬酒)他已经馋上了,爷爷从不在意女婿们跟他划拳,几个姑父开始还对爷爷还有点敬畏,规规矩矩的坐在炕沿上,但是酒上了头,他们也就上了炕,把他们的老丈人围在炕角落里挨个敬酒,挨个划拳。虽然如此,但爷爷从来没跟任何人发过酒脾气。在爷爷去世的这十几年里,姑父们依然在念叨他。</p><p class="ql-block"> 酒是人与人沟通的桥梁!在对饮之间,让人放下了面子,也让人坦诚无私。</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又到秋收时节了,而每年的秋收时节也是多雨的季节。最怕的就是庄稼倒了 “青稞倒拿勺舀,麦子倒一把草”也就是说,青稞倒了损失还不算太大,而麦子倒了损失就比较多了。“处暑的雨,憋了的瘪”所以,处暑下雨对粮食产量也是有很大的影响。因为处暑时青稞已经成熟,就是怕倒了减产。</p><p class="ql-block"> “六月秋,留的留、收的收,七月秋,绿黄不管了“一挂”(全部)收,其实每年的节令和日期都有所差异,不管立秋在阴历的六月还是七月,但只要到了阳历九月一号前后的几天,家乡的青稞就开始收割了。这是我上学时发现的。比赛式地收割,每个人都那么的尽力,爷爷总爱向隔着好几块田的邻居喊到:“压了、压了” 意思就是他比邻居们领先了。听到吆喝声的乡亲们互相调侃着、欢笑着。嚯嚯地磨镰声,唰唰地割田声,在田间地头组成了一首首丰收的交响乐。青稞的麦芒就像一排排锋利的锯齿,在割田人的胳膊上留下了一道道划痕,那是祖祖辈辈地烙印,是世世代代的图腾!那时候的老人们个个都是收田的好把式,一镰下去一个皮子,一镰下去一个芯子,再一镰下去又一个皮子,干净利落的手法将颗粒归仓展现的淋漓精致。爷爷的一大瓶药酒也所剩不多了,但他每晚的习惯始终未改。依然自饮,也依然偷偷给我呡上那么一口。</p><p class="ql-block"> 转眼间到了农历九月中旬,开始打碾了,排在远近地里的捆子用牛车拉地拉,用驴马驮地驮,都运到场面上一摞一摞地码起来。一对老犏牛此时已是膘肥体壮,拉着碌碡满场转,父亲跟在牛后面牵着撇绳“打着他的遵循”(碾场时为了让碌碡均匀碾到所摊捆子上的路线)时不时的用脚划拉开一些没散开的青稞秸秆。爷爷和叔叔们也时不时把手抻进秸秆下面,抓一把粮食,把土和草吹吹,看粮食有没有被冻,有没有出芽,看看打碾好不好。说到碾场,那可是苦中之苦,早上星星还眨眼的时候大人们已经出去“”摊场”(就是把捆子拆开均匀地摊放在场面上)其次是“翻场”(就是将第一遍,第二遍,第三遍碾的秸秆分别各翻一遍,为了粮食和草完全脱离)大家伙拿起“叉扬”(沙刺木或河柳做的叉子)从草较薄的一边开始翻,一场下来要翻三遍,等碾够了三遍,粮食也基本上都脱离出来了。翻场时,叉扬不能紧挨着场面,一旦挨着场面,把粮食也翻起来带到秸秆里了。说是翻,其实正确的说应该是用叉扬把长草挑一遍而已。所以每个程序都有讲究。接下来就是“起场”(就是把长草,碎草和青稞彻底分离出来)起场是最辛苦的,首先把长草用叉扬挑出去堆一起,然后看风向,把剩下的碎草和粮食用“推把”(用来推积粮食的工具)推成一条堎,接下来就开始“扬场”了,首先用“金叉”(用细钢筋和木棍做的工具)借着风力把碎草扬出去,边扬边拿“栽把”(用芨芨草和木棍做的大扫把)把一些碎草轻轻地扫出去,是为了提高扬场的效率。等把碎草扬的差不多了,最后的一道程序就是扬“木锨”(锨柄和锨头是用一根完整的木头做成的)木锨也不是谁都可以扬的,得掌握好风力,风大了要低扬,风小了要高扬。总之不能把本来扬好的粮食再让风吹到草里去。忙忙碌碌中一场总算又碾出来了,经过大家伙半个多月的忙活,粮食也终于圆满归仓了。</p><p class="ql-block"> “霜降、霜降,格子(牛用来拉碌碡的农具)架到梁上” 一年的庄稼总算在秋季的最后一个节令结束了。爷爷也总算松了口气,晚上靠在被子上把仅剩的一点药酒也喝完了,但这次却没有我的份。</p><p class="ql-block"> 交粮的时候也到了,十里八乡的人们赶着牛车往粮站上送粮。粮食都要排等级的,一等、二等、三等!我们村地处脑山。土壤不好,再加上气候原因,所以能排上一等的几乎没有。有的还要“打”下来,重新收拾干净再验收,再交。记得送完粮,爷爷回来也会打上二斤酒,也会给我几毛钱。</p><p class="ql-block"> 匆匆一年又接近了尾声——年到了,一家人和和美美地过个大年三十,那时候我们家族有六户人家,除夕夜轮流拜年守夜,先从我爷爷家开始。因为我爷爷兄弟三个,数我爷爷最年长。进了爷爷家的堂屋,几个小孙子就一起趴在地上边磕头、边喊道:“给阿爷奶奶拜年了,给阿爷奶奶拜年了”不一会儿奶奶就先来搀扶她的这几个平日里只会惹她生气的淘气鬼们。心疼地挨个儿摸着头嘘寒问暖,就这样我们拥着奶奶进了屋里。爷爷笑眯眯的脸显得格外红润,能看出来他已经等不及我们地到来就先小酌了几杯。那会儿房子没有现在这么宽敞,炕上一桌,地下一桌。拥拥挤挤中却能听到爽朗地笑声。我总是藏在爷爷身后偷偷地比划着让爷爷怎么出指头划拳,爷爷也憨笑着应允着我地指指点点…… 如今我也近四十岁了,从小吃青稞面长大,从小也呡着青稞酒长大,所以,我对青稞和青稞酒有一种母亲般的亲切感!那种与生俱来的母子情,深深地扎根在这片黑土地和我的心里!</p><p class="ql-block"> 辣中生甘、烈中带柔的青稞酒在逢年过节时;在红白喜事上;在亲朋聚会中;在金榜题名时;只要有青海人的地方,就有青稞酒地飘香。如今,青稞酒已走向全国乃至世界,人们喝到的不仅仅是来自高原的琼浆玉液,更让人们见证了来自高原青稞坚强不熄的灵魂和不屈不挠的精神!这也是我们高原人的灵魂所在,精神所向!</p><p class="ql-block"> 愿青稞永远把一块金色的图腾留在河湟谷地!用你最纯最烈的个性陶醉五湖四海的酒仙!直到某年某月某日,我依然希望能闻到你穿透天堂的甘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