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不褪色,奉献不止步

萍水相逢

<p class="ql-block"> 刘玉萍</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百年大党,风华正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会上强调:“回望过去的奋斗路,眺望前方的奋进路,必须把党的历史学习好、总结好,把党的成功经验传承好、发扬好。”今年是2021年,我们即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纪念日。在这举国同庆的日子里,我心潮澎湃,无限感慨,心中充满了对党的无比热爱和豪迈之情。</p><p class="ql-block"> 我们党在血雨腥风中诞生,在硝烟弥漫中磨练,在砥砺前行中奋进,走过了整整一百年的光辉历程。从“小小红船”到“巍巍巨轮”,从“春天的故事”到“新时代华章”,我们党领导人民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宝贵经验和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每一次向历史回眸,都是一次精神洗礼,我们的祖国在改革开放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引领我们走上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我们为之骄傲和自豪。</p> <p class="ql-block">  我是一位出生于神木南乡革命老区的60后,也是一位有着四十多年党龄退休老干部、老党员。从小对家乡的红色文化耳濡目染。村头的“沙峁烈士纪念塔”是家乡先烈的丰碑,也是我儿时的红色教育基地。我的家乡沙峁是一个承载着厚重革命历史和光荣传统的红色革命老区,早在1927年家乡就开始闹革命,建有我党临时党小组、党支部,1930年建立了中共神木南乡第一个区委,是神府苏区革命发源地之一。战火纷飞的年代里,无数前辈抛头颅,洒热血,与敌人进行殊死的斗争,谱写了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村头庄严触目的“沙峁烈士纪念塔”铭刻着王兆卿、贾令德、贺威等二百多名英烈的名字,并有晋绥党政领导人的题词。我们这一代人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从记事起就听着“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红歌,接受着党的阳光雨露的沐浴,享受着幸福而美好的生活。我今年六十岁,可以说我是伴随着共和国走过60个年头,对中国共产党有着纯朴而深厚的感情,记得1979年,我还是一名有着两年教龄的乡村民办教师,由于自己的勤奋上进,工作踏实,很荣幸被党组织吸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那年我刚满18岁。转眼间四十多年过去,在党的培养下,我从一个年少的乡村教师沐浴着党的改革开放,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的阳光,考上了师范学校,成为了国家正式干部,先后从事公办教师、司法干部、工商干部职业,工龄四十年,于2016年退休。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心中涌动的都是对党的感恩感激之情,现在虽然退居二线了,但自己对党的忠诚和初心从未改变。而且我认为共产党的精神是骨子里的东西,永远也改不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退休5年来,我从未放弃自身政治学习,通过学习使我深深懂得,作为一名退休老党员,首先要摆正位置,党员退休了,不能单纯看成是休息、修养,安度晚年,党员的先进性是党的先进性的基础与前提。离开党员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就如同无本之木、无根之草,无从谈起。一名退居二线的党员干部,虽然离开了自己的工作岗位,但“党员”身份不能改变。在政治上、思想上和作风上并没有“退休”,党组织要求党员的先进性要求并没有改变。与在职时一样,我依然始终牢记党的宗旨,继续参加组织活动,加强政治理论的学习,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在帮助子女照看孙辈的闲余时间,我经常利用电视、网络、报纸、杂志等媒体关注国内国际形势,提高自己的政治敏锐性和鉴别能力,坚定政治立场,使自己在大是大非的问题面前,能够保持清醒的头脑。</p> <p class="ql-block">  其次,要发挥自己的“余热”,做到老有所用、老有所为。时刻牢记自己是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树立“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的信念。主动关心年轻人的成长进步,搞好传帮带。 </p><p class="ql-block"> 党的事业是一代一代地传承的,上一代人的未竟的事业,必然要由下一代人来继承。关心下一代,搞好传帮带,是党的事业发展的需要,也是上一代人应尽的职责和义务。作为一名老党员接受党的培养教育多年,做到退休不褪色、离岗不离党,发挥主观能动作用说是党的优良传统作风的体现者、继承者和发扬者。把身为革命老区的红色基因和红色精神传承好,继续发挥余热,发挥好自身作用,讲好党的故事,讲好家乡红色故事,为让党的优良传统、作风代代相传。自觉履行党的义务,坚守自己对党的忠诚和初心,真正做到退休不褪色,奉献不止步。</p> <p class="ql-block">(注:本文在参与建党百年征文活动中,获得榆林市老干局评选的优秀奖,并选登在《主题征文优秀作品》书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