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石窟 洛阳龙门石窟位于古都洛阳南郊,这里两山对峙,伊水中流,佛光山色,风景秀丽,是一处“峥嵘两山门,共挹一水秀”的天阙奇观。这里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在华夏文明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一页,是世界现存最伟大的古代艺术宝库之一。 龙门,又称伊阙。中国古代水文地理专著《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div> 《水经注》中大禹治水和李白《赠崔侍御》诗中鱼跃龙门的传说,都发生在洛阳龙门。相传之前龙门山是一整体,伊水因龙门山所阻形成汪洋,民众饱受水患。后在大禹带领下凿开龙门山,使伊水从伊阙流出,与洛水合并后流向黄河,消除了水患。<br> 大禹疏通龙门,使洛、伊二水合并,水流湍急起来。游息于孟津黄河中的鲤鱼,每逢季春便逆流而上,当游至伊阙龙门时,波浪滔天,纷纷跳跃,意欲翻过。跳过者为龙,跳不过者额头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故李白诗中写道:“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div><div> 后鱼跃龙门,又称鲤鱼跳龙门,成为人们比喻知难而进,奋发向上的典故。 <br></div> 晚晴时期的洛阳龙门石窟<div><br></div><div> 洛阳龙门石窟的开凿,始于北魏、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延续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div><div> 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内容涵盖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多领域。其石刻艺术远承印度、近继云冈,与魏晋洛阳和南朝先进的汉历史文化相融合,呈现出中国化趋势,堪称中国石刻艺术发展史上的里程碑。<div><br></div></div> 奉先寺,宋朝曾加盖过9间木构屋檐式建筑,又俗称"九间房",是龙门石窟规模最大,最具代表性的露天佛龛。<div><div> 居中的卢舍那大佛高17.14米,以其宏大的规模、精湛的雕刻,高踞中国石刻艺术的巅峰。不仅是盛唐时代的象征,也是华夏文明的标识。</div></div> 据《大卢舍那佛龛记》载:“实赖我皇,图兹丽质。”卢舍那大佛是以武则天的容貌仪态雕刻的。面部丰满圆润,头顶波状发纹,双眉弯如新月,秀目微视下方,露着祥和笑意,洋溢着非凡的艺术魅力。被国外游客誉为“东方蒙娜丽莎”、“世界最美雕像” 奉先寺计有九尊佛像,卢舍那两侧侍立的弟子迦叶严谨老成,阿难虔诚顺服,菩萨端丽矜持。 <br> 天王手托宝塔,显得魁梧刚劲。力士更为生动,两眼暴突,怒视前方,右手叉腰,左手合十。胸部、手臂、腿上的肌肉高高隆起,造型粗犷豪放,雄健有力,气势逼人。力士雕像右小腿处黝黑发亮,那是多少年来被人抱过的痕迹。 有句成语“临时抱佛脚”,最早出自唐代诗人孟郊《读经》:“垂老抱佛脚,教妻读黄经。” 泛指那些“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即平日无准备、遇事才想招的人。凡来此游览膜拜的,多少都有点这个想法,都要上来抱抱佛腿试试运气。因据传两臂如能抱拢,那就是有福之人。 <div> 上图为1970年代,游人在奉先寺争相抱佛腿的旧照。遗憾的是大都差那么一点点不能如愿,只有悻悻而去。随着文物保护措施的日趋严格,这一习俗现已禁止。 </div> 洛阳龙门伊河桥,自古是洛阳通往豫西南的重要交通要道。1940年前,这里是一座钢筋水泥桥,日军入侵洛阳时被毁。后建一简易桥,一到汛期就被淹没,再建新桥已成当务之急。<div> 该图为1961年11月25日,新华社张青云拍下的在建之中的洛阳龙门石拱桥。</div> 1974年初,在洛阳龙门石拱桥前的留影。 1985年夏,小莉和寇林、苏蕾在洛阳龙门石拱桥前戏水。 1962年11月竣工的石拱桥,是由河南省交通厅工程局设计,可谓是桥梁史上的一个奇迹。在当时是世界上拱圈最薄的大跨径石拱桥,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十分典雅壮观。 <div> 1961年10月8日,周恩来总理和陈毅副总理陪同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来洛阳。参观完龙门石窟后,人们请周总理为正在建设中的龙门伊河石拱大桥题字命名。总理笑着说:“还是请陈老总来写吧,他比我写得好。”陈毅听罢笑道:“我怎敢“班门弄斧’?还是请总理写吧!”两位领导谦让之时,专列的开车时间快到了。总理歉意地说:"这样吧,现在不写了。回京后我们商量一下,写好后给你们寄来行吗?"</div> 第二年春天,题字寄到了龙门,是陈毅的手迹。只见宣纸上写着斗大的"龙门"二字和三个较小的"陈毅题"。这一题字被镌刻后,分别镶嵌在石拱桥的东西两端和两侧,龙门桥由此得名。<div> 文革初期,陈毅受到冲击,其题字被取除。1973年10月14日,周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龙门石窟,经过龙门桥时发现了这个情况。工作人员汇报后,周总理当即要求把陈毅的题字尽快恢复,重新与洛阳人民见面。不久,陈毅题字又被郑重地镶嵌在桥上。当时陈毅已去世一年多,睹物思人,做为其亲密战友周总理的心情可想而知。 </div> 1985年,中国于成为《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缔约国。截至1997年,中国已有19个项目入选《世界遗产名录》。在地图上用线把这19个遗产连起来的话,刚好是一个大大的圆圈。位于圆圈正中的文化、文物大省河南却还没有一处世界遗产。<div> 有着5000多年文明史、4000多年城市史、1500多年都城史的洛阳,责无旁贷地要为河南在世界擎起一颗明珠。1995年至1997年,洛阳开始在龙门石窟启动环境治理工作,为龙门石窟申遗做前期准备。<br> 申遗程序规定,一旦因达不到评审标准未获通过,该项目就不再有申遗机会。为了确保洛阳龙门石窟申遗一次成功,国家给予了最大限度的支持。1990年代,焦枝铁路改建复线之际,将洛阳龙门东山隧道东移7百米。河南省对这项工作的重视也前所未有,成立了时任省长李克强为名誉组长,时任副省长陈全国为组长的申遗领导小组。从1999年起,洛阳相继投入两亿多元,对石窟内、外的违章和不协调建筑物进行集中拆除,彻底治理与石窟环境不协调的建筑物,原人居密集的龙门街镇更是整体迁出,全力以赴保申遗。 </div> 2000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理事会一致通过了龙门石窟的申请资格。北京时间2000年11月30日9时16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24次大会决定:将龙门石窟作为世界文化遗产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div> 人们将永远铭记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理由:龙门石窟是人类艺术创造力的杰出代表;龙门石窟完美地展现了石雕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魅力,而石雕艺术在亚洲这一地区文化发展中处于重要地位;龙门石窟是中国唐代高度发达的文化水平和社会形态的体现。基于此,应将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受到全人类的重视和保护。</div>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span>2000年,研究通过龙门石窟申遗资格前的环境评估时,与会专家对龙门石拱桥典雅古朴的风格与龙门石窟景区的相得益彰赞誉有加。2002年,为保护这处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相继在洛阳龙门南北新建起两座伊河大桥。这座始建于半个多世纪前的龙门石拱桥,已由公路桥改为了石窟景区游览步行桥。 </p> 2024年4月13日,陪同杭州战友原一连司务长吴其标夫妇游览洛阳白马寺。 洛阳白马寺,中国第一古刹,是中国佛教的发源地。始建于东汉永平11年(68年),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官办寺院。<br> 据传东汉永平7年(64年),汉明帝夜梦一头顶白光的金色神人从皇宫飞过。次日询问大臣傅毅,得知西方有异神,即遣使团赴天竺求法。据载,永平10年(67年),使团盛邀天竺两位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同他们一道用白马驮佛经、佛像返国都洛阳。汉明帝十分重视,即安排两位高僧到外事官署“鸿胪寺”暂住。<div> 永平11年(68年),汉明帝敕令在洛阳西雍门外兴建僧院。为纪念白马驮经,取名“白马寺”。“寺”字即源于“鸿胪寺”之“寺”,“寺”院由此成为佛教寺庙的称呼并沿用至今。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译出《四十二章经》,为现存中国第一部汉译佛典。</div> 1959年夏,郭沫若参观白马寺,特留下这首七律《白马驮经印度来》:<br> 白马驮经印度来,而今白马想西回。西天那及东天好,小乘何如大乘该。震旦寰区公社化,中州到处乐园开。居然竞有扩张者,撼树蜉蝣亦何哀。<br> 近游洛阳白马寺作,书奉众音同志两政,一九五九年夏,郭沫若 白马寺落成一百多年后,在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第一次惨遭毁坏。东汉初平元年(190年),渤海太守袁绍的联军将洛阳城房屋全部烧光,白马寺亦被烧荡殆尽。<br> 此后的座落在兵家必争之地洛阳的白马寺命运多舛,历经北魏末年永熙之乱、唐天宝安史之乱等,到抗日战争时期,白马寺已两度败落,墙颓殿倾,野草没膝,一片荒凉景象,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br> 解放后白马寺先后于1952年、1954年、1959年多次拨专款重修,不幸的是文革期间又遭灭顶之灾。佛像被砸,经卷被烧。以至文革中期,中国人民的老朋友柬埔寨西哈努克亲王要来洛阳访白马寺,不得已从北京故宫调拨来一批清廷文物(见附)。 白马寺清凉台,原是汉明帝少时避暑读书之处。东汉以后,这里成为白马寺的藏经之所。清凉台在白马寺整个古建筑群中自成格局,被誉为“空中庭院”。 清凉台的中心是毗卢阁,在毗卢阁周围,环绕着配殿、僧房和廊庑等。永平10年(67年),天竺来的两位高僧摄摩腾和竺法兰,在此居住并译经传教直到去世,现在白马寺山门内东西两侧分别有这两位高僧的墓。 位于白马寺山门外的齐云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年间,重修于金代,是洛阳一带地面现存最早的古建筑。塔的造型具有唐、宋时期密檐楼阁式塔的特点,并采用了仿木结构做法,对研究金代建筑特征、尤其是中原地区金代砖塔结构特点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例证。从塔的造型和内部结构来看,该塔都具有很高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 洛阳关林,建安24年(219年)冬,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败走麦城,大义归天。次年初,孙权将关羽首级于洛阳曹操处。曹操敬慕关羽为人,追赠关羽为荆王,刻沉香木为躯,以王侯之礼葬于洛阳城南15里,并建庙祭祀, 即今洛阳关林,迄今已有1800余年历史。 关林前为祠庙,后为墓冢,为海内外三大关庙之一。千百座关庙中独称“林”,是中国唯有的冢、庙、林三祀合一的古代经典建筑。 2024年4月10日,陪同杭州战友原一连司务长吴其标游览洛阳关林。 由仪门到大殿,甬道长35米、宽4米,两边石栏,36根望柱,104个石狮。此石狮甬道,被誉为“洛阳小卢沟”。据碑文记载,现甬道重修于万历47年(1619年)。 关林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代部分添建,现存大部分为明代建筑。关林的建筑规格是按照宫殿形式修建的,布局严谨壮观。庙前有戏台,中轴线建筑依次有大门、仪门、甬道、拜殿、大殿、二殿、三殿、石牌坊、林碑亭、关墓。 其中最具特色的当数舞楼,关林属于朝廷礼制的祭祀庙宇,根据礼俗祭祀酬神往往要演戏助祭,舞楼也就应运而生。现在的舞楼(亦称戏楼)为乾隆56年(1791年)由晋商施银添建。前台的歇山式和后台的硬山式组合在一起,重檐楼阁,其设计精巧,构筑绝妙,成为中国舞台建筑的典型代表。 墓前两座牌坊,第一座为四柱三门冲天式,建于万历32年(1604年),坊额“汉寿亭候墓”由当时督办建设关羽墓园的钦差太监胡滨书写。第二座牌坊亦为冲天式,建于康熙55年(1716年),坊额“中央宛在”。"中央"指的是首级,“宛在”是仍在,依然在。"中央宛在"意为关羽的首级就葬在这里,关羽忠义仁勇的精神仍然长存人们心中,表达出人们对关羽的无限敬重。 牌坊后是建于乾隆30年(1765年)的八角歇山顶封敕碑亭,亭中石碑初立于康熙5年(1666年),碑阳文字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林”,是历代帝王对关羽的最高封号,洛阳关林由此得名。<br>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有着非常严格的墓葬等级制度,用于埋葬普通人或地位较低人的称“坟”;用于埋葬普通人或有一定地位人的称“墓”;用于埋葬贵族或高官的称“冢”;用于埋葬帝王的称“陵”;用于埋葬具有重大贡献的圣人称“林”。 <div> 历史上第一个墓葬称“林”的是孔子,其思想和教育理念对中国乃至世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文圣”。洛阳关林早期称“关帝陵”,康熙年间被敕封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林”后称“关林”。至此,洛阳的“武圣”关林与曲阜的“文圣”孔林齐名。</div> 洛阳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战火不断。故遗存古建筑不多,有些还藏在深巷不为人知。2000年代初,洛阳老城改造,北大街北头东侧的明代祖师庙才展现在世人面前。<br> 1980年代,洛阳东关菜地之中有片古建筑群,九都路开通后将其辟为景点。原以为是一处,后发现九都路两端各有一处。东头路北新街东侧的是潞泽会馆,始建于乾隆9年(1744年),系山西潞安府(今长治)、泽州府(今晋城)两地商人集资所建,是晋商文化的产物,曾去过一次,而西头路南洛八办对面的山陕会馆则一直没进去看过。 2016年7月17日,借到九都路喝杂肝汤之际,得以一睹尊容。<div> 该山陕会馆始建于康熙雍正年间。现有琉璃照壁、东西仪门、山门、东西僧房、舞楼、东西廊房、东西官厅、拜殿、正殿、东西配殿,是一组结构严谨、风格独特的古建筑群。为研究清代洛阳时中原地区的历史地理、水陆交通、经贸往来、民俗民风、建筑艺术、宗教活动,提供了可靠的实物例证。</div> 康熙雍正年间,在洛的山西、陕西商人为经商方便,在洛阳古运河(今洛河)北岸边、紧邻洛阳当时的南关码头和洛汭严关(为防“刀客”所建,傍晚码头收船后即闭关门。现关门无存,仅存两侧碗口大门闩臼)建起这座会馆,用来通商情、叙乡谊、敬关公。 新中国成立后,该会馆逐渐衰落,一直由市七中使用。1986年11月,山陕会馆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6年,会馆正式收归洛阳市文物管理局管理;2000年,为加强对会馆的保护,文物部门在这里设立了山陕会馆文物保管所;2006年3月,山陕会馆入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br> 2003年8月,文物部门启动了山陕会馆后殿和东西配殿的保护修复工程,拆除违章建筑3百平方米,翻新瓦房570平方米,修复琉璃脊、兽约100米,恢复木装修230平方米,铺地面青砖400平方米,更换、修复椽子、墙柱、椽柱235根。此次维修,遵循了“修旧如旧,不改原貌”的原则,在木质建筑彩绘、修复、加固等工作都非常到位,有效保护了这一古代建筑。2011年5月18日,正式对外开放。沉睡了三百多年的洛阳山陕会馆,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 山陕会馆古建筑及装饰,历经300多年风雨,稳定如故,风韵依旧,精微至极,活灵活现。 <h3><font color="#010101"> 山门的正上方刻着“河东夫子”四个字,“河东夫子”指的是关公,关公是诚信之师,敬奉他代表商人要以诚信为本。<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门洞两侧又镶石楹联一对,上联为“爵追王帝无贵贱皆宜顶礼”,意思是:关公的爵位已至帝王级别,来客无论贵贱都该向他顶礼膜拜;<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下联为“品是圣贤非忠孝漫许叩头”,意思是:关公是一代圣贤,不是忠孝之人无资格向他叩头。由此可见,山陕商人是多么敬重关公,敬重他的诚信、忠义。<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广场正南是舞楼(戏楼),稍细心一点不难发现舞楼一反坐北朝南之传统,恰恰坐南朝北,这是建筑礼制中对舞楼的“特别待遇”。戏子属下九流,社会地位最低,所以在舞楼建筑中也要体现,各类戏台都须避开正位,或坐南面北,或东西向。总之坐于东、南、西三个方向都无妨,惟有坐北是忌讳的。<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广场中间,有两尊对称石狮,东雄西雌,双双面向舞楼,相互关顾,好像在欢舞助兴。石狮端坐于方形须弥座之上,须弥座上下枭雕刻印覆莲,束腰四面浮雕瑞兽。雄狮右爪持绣球,口含宝珠,张口怒吼。雌狮背负幼狮,左爪下伏幼狮,口微张,面目慈祥。<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石狮后面,是一组非常精美的石浮雕,可爱的幼狮活泼生动,上蹿下跳,跃跃欲试,不可一世。<br></font></h3> <h3><font color="#010101"> 2014年4月2日,依托洛阳山陕会馆而设的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经过一年多的筹建正式开放。<br>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时间最早、规模最大、线路最长、延续时间最久的人工运河,是举世闻名的伟大工程和文化遗产。其中的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南起杭州,北到北京,全长2700公里,纵贯在中国最富饶的东南沿海和华北平原,经过浙江、江苏、安徽、河南、山东、河北、北京七个省市,通达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海河五大水系,是中国古代南北交通的大动脉。<br> 历史上的洛阳段运河是隋唐大运河通济渠的重要组成部分, 至今,洛阳还遗留有许多与运河相关的文化遗存。山陕会馆位于明清洛阳城南门外洛河北岸的南关地区,这里在隋唐时期就离当时的漕渠和新潭不远。到明清时期,仍是洛阳水陆码头的物资中转站,是当时洛阳城最繁华的商业区。因山陕会馆与洛阳水运的渊源关系,因此选择这里成立了洛阳隋唐大运河博物馆,并运用多种展示手段和方式,把古都洛阳所遗存和保留的大运河文化遗产全面展示给社会公众,让更多的人全面了解认知古都洛阳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 <br></font></h3> 2024年4月12日,第41届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期间,陪同杭州战友原一连司务长吴其标夫妇,来到位于隋唐洛阳城遗址的洛阳隋唐城遗址植物园。 这里的牡丹园占地350亩,种植9大色系的牡丹1258个品种,30余万株,是目前国内牡丹品种最多的牡丹园之一。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洛阳牡丹始于晋、兴于隋、盛于唐、“甲天下”于宋。以花大色艳,富丽端庄名扬天下。 风华绝代 高洁 沁人心扉 妩媚 姹紫嫣红 娇艳 花海徜徉 园内唯一一株盛开的“银丝贯顶”,花瓣犹如菊花花瓣一般展开,花芯则呈现出国画晕染般的过渡色,显得格外清丽淡雅,是该园的“镇园之宝”。有专人守卫,观看的游客排起了长队,每人观赏或拍照不得超过30秒。 这块诗碑由洛阳著名书画家、洛阳书协主席、中国魏碑书法学会主席李进学题写。其“国色朝酣酒,天香夜染衣”,出自唐代诗人李正封的诗作。<br> 作者以“国色天香”描写牡丹,开启了以“国色”咏花之先。清新灵动,富含画意。由此,“国色天香”逐渐成为了洛阳牡丹的专用代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