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做一个有情怀的教育人——县级教师培训团队教学指导力提升研修项目(初中历史)线上培训一班三组

蛟河进修

<p class="ql-block">  一班第三小组有博学精研的卢明艳、徐春艳、李娟老师,有勤学进取的刘旸、祝传芝、赵玉芬、董芳舟、孔一帆老师,有充满教学热情的孙蕾、崔璨、姜永红老师。我们虽然来自于进修学校和基层学校,但是相聚即是有缘,我们身为学员相聚在G3316-“国培计划(2021)”-县级教师培训团队教学指导力提升研修项目(初中历史)中。</p><p class="ql-block"> 以下是我们第三小组的学习感悟。凝结了每一位学员的热情与希冀,智慧与分享。我整理了大家的思绪,放飞了历史的理想。</p> <p class="ql-block">  多次聆听省教研员张燕老师的讲座,每次都有新的惊喜和不一样的收获。她的博学多识,睿智的思想,缜密的逻辑思维,亲和的人格魅力,给吉林的历史人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她的《新时代历史学科教学与考试的定位及思考》专题讲座,从时代背景与要求、考试背景与要求、教学定位与思考三个方面,可以说是高屋建瓴,从战略和政策高度,为我们深刻解读了新时代国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方针政策,教育部在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上,进行中高考改革的背景和意义,让我们感到一个历史教师肩上沉甸甸的的责任。 </p> <p class="ql-block">  赵思敏老师从初高中衔接统一与差异、历史思维能力衔接策略、《北洋军阀的统治》具体课例、初高中历史教材中的明清史单元课例等四个方面的内容,结合初中、高中的教材特点、学生思维的差异,教学方法的不同,详细地分析了初高中的教学具有差异性,但是我们教师应该在这种差异性中去发掘初高中历史教学的衔接点。历史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即培养学生的时序思维能力,构筑时空观念;培养学生证据思维能力,形成史料实证意识;培养学生历史理解能力,建构历史解释;培养学生历史共情能力,建立历史意义。赵老师精彩的讲解,为我带来了教学的智慧,教法的灵感。让我看到了历史课的责任——辩证地思考古今中西的关系、人文关怀与了解之同情。</p> <p class="ql-block">  周教授每次授课都有一种对不同内容的全新诠释,令我们感觉久违的大学课堂再现一般!周教授从基督教产生与早期发展;教会的扩张;封建制度下的社会生活;再到基督教的危机与变革这一线索,阐释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基督教产生与发展过程,娓娓道来,让我们对此有了全新认识!</p> <p class="ql-block">  李老师娓娓讲述:首先给我们介绍新旧课标的区别;其次详细的逐一的介绍新版课标的主要内容和教学使用过程中的建议,包括课程性质、课程理念与设计思路、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业质量和课程实施的六大板块,突出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核心素养,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落实立德树人的任务,建构正确的历史认识,最后以终日乾乾,与时携行结束了的讲座。</p><p class="ql-block"> 非常感谢李丹老师的精彩讲座,为我们学习落实新版课程标准指明了方向!立德树人,与时俱进,我们在名师的指导下砥砺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中国梦努力奋斗!</p> <p class="ql-block">  聆听了延边州教研员董迪老师《基于核心素养的听评课研究》专题讲座。听评课是教师的基本功,是优秀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也是我们教研员的常规工作。但听什么?怎么听?怎么评?却大有门道。董老师从如何听课,听课听什么、记什么,想什么;如何评课;评课的原则四个方面深入浅出,以自己多年的教研经验,列举大量详实的案例,娓娓道来,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可操作的培训。</p><p class="ql-block"> 董老师对历史教材的深入理解,对教材栏目的精准分析,对听评课前的精心准备,对课堂教学的深刻思考,让我们感受到一名优秀教研员的严谨和敬业,让我认识到要把平凡的工作做得不平凡,要用认真的态度,要有精心的准备,要多读书,要带着思想进课堂。小事重复做,但要时时做出创意,而这一切的基础在于敬业的精神和不断的学习。这是听完讲座后我们最大的感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刘奇蕊老师从四个方面阐述了“绕远”教学在历史学科落地:起点是课标,终点是核心素养,通过教学实例结合绕远理念,旁征博引,使我们真正认了人的竞争是终身学习能力。所以说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最佳途径。</p> <p class="ql-block">  郎老师从两个方面阐述了大单元教学。一是以四个需求为切入点,旁征博引,使我们知道了人的竞争是终身学习能力的竞争,激发了老师们学习的热情。二是以在《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为例,理论与实例相结合,具体阐释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具体策略和战术,具有实操性,可借鉴、学习。这部分内容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六大硬核技术不是每个老师都具有的。所以说终身学习是教师职业素养提升的最佳途径。</p> <p class="ql-block">  卢教授从五大方面给我们做了详细的阐述:听评课的目的和意义、听评课的类型、听评课的方法、听评课的注意事项、听评课的内容。他条理清晰、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娓娓道来,列举大量详实的案例,给我们上了一堂生动、可操作的培训。</p> <p class="ql-block">  聆听了专家张劲锋关于初中视域下的古代文明史思考的讲座,收获颇丰,受益匪浅。</p><p class="ql-block"> 张老师从以下几方面讲述了古代文明史的思考。人类文明是如何产生的?为什么会呈现不同的文明形态?研究缘起;概念解析包含词汇产生与发展和词汇在其他社会科学中的意义;文明的释义:人类文明不是人类选择和设计的结果,人类文明完全是一个自然自发过程。是不是只有人类具有使用和制作工具的能力?为什么会发生农业文明?文明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表现会有什么?</p> <p class="ql-block">  桓旭教授是吉林省教育学院初中道德与法治教研员,东北师大教师发展学院特聘国培专家,吉林省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客座教授。他从两幅图画导入的讲座:先从画画的技术和艺术开始,指出技术可以复制的,而艺术是具有创造性的,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我们的每一节课都应该是艺术,是引导学生形成正确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课堂。他生动形象的讲述了教学中的“形下之术”“形之艺”“形上之道”,阐明了课堂中的“话术”及如何精准在课堂上的运用?指出“话术”就是说和听,教师和学生都在课堂上说和听,而教师做的更多的是“说”,缺乏的是“听”,相反的是学生做的更多的是“听”,缺乏的是“说”,所以教师应该走到学生们中间,要倾耳倾听,要倾听、要会听、听懂、听清、听见,让学生们积极的去说出自己的观点:“你怎么看?”,随后又讲述了教学艺术性的各种方法,如“示人以弱,予人以强”“身份转换”等,这些教学方法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提高了课堂效率,培养了孩子们的综合能力。使他们成为“时代新人”“德智体美劳的建设者和接班人”。</p> <p class="ql-block">  辽宁教育学院付军老师的讲座是基于教学、立足课堂、有效评价的有效果的培训,尤其是对于我们这些基层教研员来说很有指导性。基层教研员肩负着一方区域的教研和培训工作,听课指导、学科培训、考试命题是工作常态。怎样把常态性的工作做得有效果,有特色?付老师给了我们很多建设性建议和意见。</p> <p class="ql-block">  唐代的历史学家刘知几(幾)提出才、学、识三长之说。做一名好历史教师,要具备史才、史学、史识,更重要的还要有史德。徐艳辉老师的《浩渺行无极 扬帆但信风——做一名“有心”的历史教师》专题讲座,从历史教师的心理成长、历史教师的广泛阅读、历史教师的教学科研、历史教师的日常写作四个方面给历史教师成长打开了一扇窗。多读书,让阅读成为教师一种永恒的生存方式;多实践,在教学实践中悟教学真谛;多思考,在反思中成长;多研究,在科研中梳理经验与教训;多动笔,在写作中走向卓越。这是一名优秀教师成长的路径,也给我们今后的教研工作以借鉴、以思考、以指导。</p> <p class="ql-block"> 基于“时空观念视野下中学历史教学课例展示”这一主题,赵宇濛老师讲述了如下内容:时空观念及它在高中课程标准2017版历史核心素养划分。培养时空观念的必要性。第一,历史本身特点具有时空的一体性。第二,新的课程标准和教材中,对学生时空观的培养也提出了具体要求。第三,在全国中考中,对于学生时空观的考查也提出了很高要求,在试题比例中比重也逐渐增加。初中阶段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有效途径。从历史地图、知识框架、文物赏析三方面举例阐述了如何在教学中培养时空观念素养提供了方法。</p> <p class="ql-block">  真诚的感谢省学院,感谢省教研员张燕老师精心的教学安排和精彩的课程设计,让我们相聚“云端”,也可以享受高端的文化大餐和专业引领。</p> <p class="ql-block">文字:一班三组十一位老师</p><p class="ql-block">图片:张燕老师</p><p class="ql-block">编辑:董芳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