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之相聚

萍姐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最近看了郭净写的《雪山之书》这本书,里面引用了一个人的话:“走一个地方,风景会忘记,人不会忘记。记忆最深的还是遇到的人。”这句话我读了几遍,触动心底,感慨良多。</p><p class="ql-block">今年七月的香格里拉之行,是我第四次到那的旅游。</p><p class="ql-block">第一次是2001年左右,和同事一起去的。</p><p class="ql-block">第二次是2004年七八月间,和儿子一起去的。此次在去虎跳峡的路上,遇到了纳西族的小伙子晓龙,并一直保持联系。</p><p class="ql-block">第三次是2010月春夏之交时,和侄女一起去的。那时晓龙的儿子刚出生三天(去之前不知道)。</p><p class="ql-block">第四次就是七月的中旬,新梅快生宝宝了,就去看看她,相聚相聚,毕竟我已经十年没见过她了,同时也圆圆我的梅里雪山卡瓦格博之梦。本来是计划五月下旬去的,因广州疫情只好改期。好在7月9号到12号去了,否则七月下旬南京等地又发生疫情又去不成。看来,还是要想走就走就好。</p><p class="ql-block">此次的香格里拉相聚,看到晓龙、新梅和新龙在各自的岗位上都很出色,由衷高兴。</p><p class="ql-block">认识晓龙纯属偶然。那是2004年的夏天,我和儿子去云南旅游,想去看看虎跳峡。不凑巧,去虎跳峡的公路塌方车辆不能通行,只好租了一匹马前往。在半路上遇到横骑毛骡的晓龙,又租了他的骡向着二十四拐攀登。晓龙的家就在玉龙雪山的山脚下,抬头就可以看到玉龙雪山。那年他刚好是大一放假回家,假期就做向导赚钱交学费。他还说他是他们村第一个做这向导的。我们租马的那个向导也点头说是,说晓龙很能干,又聪明。于是便认识结缘至今。期间,2009年国庆前他到珠海学习,专门来花都看我。2010年我和侄女去香格里拉时,晓龙带我们去独克宗古城,还去吃了藏式火锅,那是我第一次吃藏式火锅。然后就是一别十年。在去年11月,晓龙到云南省委党校培训,我就去了昆明和他及另一个朋友相聚。这次到香格里拉,他带我围绕纳帕海走了一圈,沿途有说不完的话。看到晓龙工作很忙但很出色,有想法,对问题的分析到位。每次看到晓龙都发现他有不同的进步。为他高兴。</p><p class="ql-block">认识新梅,是通过晓龙认识的,她是晓龙的表妹。那年新梅大学毕业考上了税务部门,临上班前专门来花都看我。新梅性格开朗,懂事,我俩一见如故。我带她去参观了洪秀全故居等。这次香格里拉之行是和新梅的第二次见面,她大着肚子开着车到机场接我,然后安排我住下并带我去朝拜松赞林寺。12号晚还安排了和她妈妈、姐姐、弟弟等家人一起聚餐,然后送我去机场。她妈妈说,以前家里贫穷,现在生活好了很多。我说你儿女都那么出色,就不要在家种地了。她说没事做不行,在家就种些玉米、土豆和菜,养三四头猪和几十只鸡,玉米和土豆喂猪和鸡,青菜就晒菜干给儿女。我问那猪卖吗,新梅妈妈说不卖。我说那就分给每个儿女罗,然后还要晒腊肉什么的。她就笑着说是呀是呀。新梅妈妈还邀请我到她家住几天,说绝对是环境好空气好。我连忙说好好好,下次一定多住几天。前几天新梅告诉我,她生了个儿子。哎,转眼新梅已经当妈妈了。真是时间如白马过隙呢。</p><p class="ql-block">新龙是新梅的弟弟,也是相隔十一二年之久第二次见到他。新龙长胖了,晒黑了,如果在街上我肯定认不出他。新龙是约在2009年来广州学电脑维修的,那时我去看过他一次。结业后他就回香格里拉开店维修电脑、布装监控等。业务多,很忙很忙。新龙结婚早,老婆是他的同学,那天他老婆和一子一女也来了。我问,以后还来过广州吗?他说没有,广州太热了,那时十个八个人住一间房,只有一把风扇,太热太难熬了。我说等秋末初冬和老婆孩子再来广州。或许就是往日的艰苦刻苦才造就了现在的事业吧。</p><p class="ql-block">不知道什么时候还去香格里拉,也不知道是否还会去香格里拉。但对晓龙、新梅和新龙他们是不会忘记的。见面,畅谈,不见面,同样可以联系。愿彼此安康!安好!愿他们的生活和事业蒸蒸日上!扎西德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