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来定支边人员座谈会上的发言

清儿

<p class="ql-block">在来定支边人员座谈会上的发言</p><p class="ql-block">尊敬的胡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p><p class="ql-block">大家下午好!我叫赵瑞春,1942年出生,汉族,中共党员,公路桥梁助理工程师,祖籍河北省衡水市泊头镇张旺屯村,1965年毕业于陕西省交通学校公路桥梁专业后支边来到定边县公路段担任技术员,是当时我县交通系统唯一科班出身的技术干部,1980年调到县交通局工作,1984年担任县交通局副局长,2000年退休。</p><p class="ql-block">在定边交通系统工作的36年,我一直工作在修路架桥的第一线。协助省公路局工程队修建八里河大桥两年;修建307国防公路5年,也就是现在的307国道,这也是全市铺筑的第一条沥青碎石路面;修建定刘张公路十字河30米跨径双曲拱桥两年;还参与修建了无数条县域内的地方道路和桥梁。可以这么说吧,我刚到定边参加工作的时候,定边县还没有一条正规的道路,除了国道省道,2000年之前县财政支持修建的所有道路,都是我亲自勘察、设计并进行现场施工指导的。所以武装部还聘请我撰写了定边兵要地志的公路篇。</p><p class="ql-block">来到定边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两地分居问题,妻子和两个儿子在榆林,我在定边,当时的交通条件非常差,榆林到定边是砂砾石路面,坐敞篷卡车得走2天,307国道修好后才通了客车。我长年累月工作在农村,回县城的时间也不多,更不要说去榆林和家人团聚了。但一看到定边道路交通的现状、想到自己所肩负的支边使命,我就打消了调回榆林的念头,硬是说服妻子放弃了榆林供销社的正式工作,把大儿子留在榆林上学,带着二儿子来到了定边。1980年我为啥从公路段调到交通局工作,其实也是我选择继续支边的结果。那年市公路段要调我回市上工作,县交通局的领导希望我留在定边。我觉得定边更需要我,我在定边更能发挥我的作用,所以当市公路段的领导和考察人员来定边的时候,县交通局已经发文把我调到局里工作了。当时公路段为市管单位,交通局为县管单位,市公路段也就没办法再调动我了。</p><p class="ql-block">来到定边遇到的第二个困难是收入较低问题,妻子放弃了正式工作,没有了收入,我的工资不高,全家人生活较为困难。妻子在工地上当过小工,做过裁缝,全家人租过房子、住过单位的家属院,参加工作20年后,我才盖起了属于自己的5间木头房子。在定边交通系统工作的36年,我走遍了定边所有的镇村,每一条新修的道路上都有我的汗水和足迹,从公路无等级、晴天扬灰路、雨季断交通到乡镇通油路、村村通砂砾石路,为定边的道路交通发展贡献了自己作为支边人的微薄之力。退休后,看到我县大力发展道路交通事业,公路等级不断提高,道路四通八达,行政村甚至部分自然村都通了水泥路,作为一个交通人我感到十分欣慰。</p><p class="ql-block">近年来,县委给于我们支边人员最大的关怀,胡书记亲自看望支边人员,组织部、宣传部挖掘支边人员事迹并予以宣传报道,今年又授予我们82名来定支边人员“最美定边人”称号并召开了表彰大会,今天又召开座谈会,了解我们的生活现状,让我们觉得心中倍感温暖。</p><p class="ql-block">来定边56年,我从青春少年变成了耄耋老人,也早已经成为了定边的一份子。回顾走过的路,我心里很踏实;来定边支边,我不后悔。也衷心希望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定边的明天更美好。谢谢大家!(赵瑞春口述 钟景林整理)</p><p class="ql-block"> 2021年10月13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