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雪千山“五龙宫”

耕读斋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北方钢城鞍山的第三场冬雪刚刚过去第五天,千山本来冰天雪地,然而,每每从这个季节经过,我们“八会村”全体村民却不甘落寞,总想在这千山岁月的路上,静静地聆听这冬日在我们身边走过的吟唱,声音虽然有些清冷,但是却不乏生机。在这里,我们似乎可以找到隐藏在内心深处的那一份激情。我想,一个人如果还能与外界有着这样的沟通,也许说明自己还不至于成为一棵干枯的草而渐渐被岁月抛弃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踏雪千山,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了它的存在,我们就可以扛着自己的身体在千山这个时光里行走。踏雪千山不只属于户外驴友们的专利,即使我们普通的人,一样也需要户外运动,踏雪千山,不至于在生活中成为生活的羁绊,这样的人生或许生活的有点累,可是一个没有户外运动,踏雪千山的人,岂能谈及属于自己的一份生活情趣?我突然想写下这个话题,一来是告诫自己要坚持自己对生活思考的思想,二是对于那些在生活中没有思想的人给予一点点批评的,这也是我坚持写文字的缘故之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12月5日上午,我们“八会村”全体村民,在张村長、曲副村长的带领下,到千山的中沟“五龙宫”周边“五龙岭”上踏雪。当我们到达“五龙宫”的时候,却没见多少上山踏雪的人,满院子都是上香拜神之人。看着我们村一个个喜雪的伙伴,我的心情突然被这样的情形温暖,随即按下手中的相机将眼前的景色拍下来。有了雪的山,似乎更加精神了,落在山坡上的白雪,如同是满地开着的梨花,叫人赞叹不绝,这是一个怎样的世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登上“玉皇殿”,沿着“驴友”踏出的小路,走了不到几十米远,前面竟是白雪皑皑、曲曲折折的山坡路。我们望着青龙岭、黑龙岭、白龙岭、赤龙岭、黄龙岭的行程都自问:“能攀上山顶吗?有信心吗?”倘若在平时,这点困难自然不能对我们构成威胁,可这雪天雪地,举步维艰,确实让我们对自己的能力有所怀疑。就在即将对自我丧失信心的时候,我们在張村长、曲副村长的鼓励下,大家又满含不舍地望了望前方,此时,那雪白、曲折、陡峭的山路竟激起了我们强烈地挑战欲。我们要在这厚厚的积雪上留下我们独一无二的第一串脚印,为了一颗寻梦的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深一脚、浅一脚、左看看、右瞧瞧,一路风景一路歌,一路前行,一路拍摄,美丽瞬间定格手机界面,内心豪情揽藏于心。走过一道又一道的坡路,离山顶愈来愈近,我们的心也随之激动起来,但仍不忘赶紧拍下这越发清晰可见的宜人景色,特别是山坡上那一排排青翠庄严的松柏更是让我肃然起敬。在就要登上山顶的一段稍微平坦的雪路上,我们稍作停歇,回身往后望去:远处的田间、村舍、山峦,天地交接之处,虽不甚清晰,但却因那一点点白雪相映衬,而透有一种灰白的朦胧感。我们竟不由自主地放声呐喊起来,悠长的波音在空旷的雪野里回荡,此刻的我们竟像个孩子,有点忘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经过两个多小时跋涉,我们终于攀上“五龙宫”南面的山顶,脚踏承载着厚厚积雪的大山之躯的时候,我们的心沸腾了,有种欲张开双臂狂奔的强烈感觉。无奈积雪之深,难以放开心情,只能隐忍、敛收激动万分的心。再次坦然、心平气静地欣赏这上天赐予我们的雪中美景。站在山巅之上,虽寒风扑面,但空气清新,爽心清目。雪是那样的白,天是那样的净,山是那样的美,我们的心也万般宁静起来。其实,人生也如这登山一样,途中总会布满荆棘,困难重重,你若畏惧不前,只能平庸一生,但当你跨过了一道道关卡,终于登上山顶之时,你看到的将是别样的风景,也会领略到不一样的人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自然就是我们人类最好的操守,总是在不同的季节将惊喜展现给我们。有时候,只是我们没有好好感受,疏忽了这一份心情而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生活中处处都是美景,更何况置身于冬日千山这冰天雪地之中,村民们在雪地戏雪,玩着童年时代的戏雪游戏,旁边的村民,拍下这照片后,首先就是跑到同伴身旁,握着同伴的手,生怕冻着同伴,同伴拽着她的手,欢快地朝着前方跑去,同伴也跟在后面追着,我被这瞬间的场面感动,心想若把这个镜头拍下来,在多年以后,这个村民看到将是一份怎样的感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五龙宫”王道長介绍,“五 龙 宫 ”坐 落 在 辽 宁 省鞍 山 市千 山 中 部 , 初 建 于 清 乾 隆三 年 ( 公 元 1 7 3 8 年 ) 。 当 年全 真 龙 门 派 道 士 彭 复 光 云 游 至 千 山 , 见 此 地 周 围 有 形 状 各 异 绵 绵 相 连 的 五 座 奇 秀 峻 逸 的 山 峰 , 自 南 、 北 、 西 蜿 蜒 而 来 , 到 一 孤 峰 前 骤 然 而 止 , 恰 如 五 条 苍 龙 翩 翩 起 舞 , 形 成 五 龙 戏 珠 之 势 , 又 常 有 紫 气 显 现 , 遂 选 定 此 地 建 庙 , 并 依 五 龙 聚 会 之 山 势 而 取 名 “五 龙 宫 ”,取“五龙捧圣”之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殿宇四周峰拥峦抱,石挡林缠,其墙垣皆以方石砌成,其建筑依悬崖峭壁,开凿岩石而成,形成独有的奇险特色,背倚千仞绝壁,上载危岩,旁临深谷,殿宇楼台玲珑壮丽,结构惊险奇巧。从山门至玉皇殿山巅,高约300米。远看犹如一座方城拔地而起,成为千山一座独具特色的庙宇。庙周围五条山脉起伏,恰似五条苍龙昂首相奔,欲吞宝珠。有诗赞云:“望里峰峦碧玉簪,龙奔五岭戏珠山。珠峰一杯丁神土,才教千山峰凑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 龙 宫 后 经 嘉 庆 、 道 光 、 咸 丰 和 民 国 年 间 多 次 重 修 与 扩 建 , 有 正 殿 、 前 殿 、 客 堂 、 监 院 房 、 十 方 堂 、 钟 楼 、 玉 皇 阁 等 2 8 间 。 「 文 化 大 革 命 」 期 间 , 此 宫 遭 到 严 重 破 坏 , 神 像 均 被 砸 毁 。 2 0 世 纪 9 0 年 代 开 始 重 建 。 现 有 老 君 殿 、 三 官 殿 、 真 武 殿 、 慈 航 殿 、 灵 官 殿 等 殿 堂 。 其 中 老 君 殿 规 模 最 大 。 该 殿 建 于 半 山 崖 , 自 下 而 上 拔 地 而 起 , 古 建 二 层 斗 拱 式 , 面 积 2 8 0 平 方 米 , 1 3 米 高 。 殿 内 泥 塑 老 君 坐 像 高 达 六 点 五 米 。 墙 上 绘 有 老 君 八 十 一 化 图 。 殿 外 设 置 三 层 黄 铜 宝 鼎 。 当 阳 光 从 山 峰 松 隙 间 照 射 到 大 殿 与 宝 鼎 时 顿 显 万 道 光 芒 , 千 条 瑞 彩 , 使 人 仿 佛 置 身 于 大 罗 天 上 , 金 阙 宫 中 , 谛 听 道 祖 老 君 之 教 诲 。</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果要看到山势的这种效果,那就要登临绝顶了,而且确实还要有悟性,能够看得透大自然的如此布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山上是五龙汇聚之势,势不可挡,到了山下逐渐成为“丛林”,会“五龙”的道观景观,传承绵绵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走到“五龙宫”的院子,高高在上的旗杆上悬着一面大旗,幅面并不大,却在昭示着它的名望。旗上绣着醒目的八卦图形,写着“道法自然”和“中国道教”两行字,旗子的形状就像通常见到的锦旗,但是挂在这里,似乎别有一番寓意。因为是“丛林”级别的道观,是不是也等于在昭示“五龙宫”就是千山道教的一面旗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五龙宫”供奉的也都是道观常见的各路神仙,“灵官殿”供奉的是王灵官,据说是实有其人,这是道家的护法神,还被奉为火神。就像佛教中的护法神韦陀一样,宫观的第一座殿,就是供奉他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论是哪里的道观,灵官都是龊牙咧嘴狰狞的面孔,好像全身都窜着火苗子,一副疾恶如仇的样子。正殿内供奉的是三清,也就是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端坐在殿宇之上,都是一律的束髯长髯,看到他们的形象,似乎有助于理解汉语词汇中的仙风道骨到底是怎样的一派风范。</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院落后面,攀着山建设的几座大殿形成了嵯峨的楼阁,第次上收,按照楼层从下往上看分别是:“财神殿”、“三官殿”、“九天玄女殿”、“老君殿”、“玉皇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面的楼阁的一层是“财神殿”,里面供奉了好几位神灵,有五路财神的“正财神”、“增福财神”、“文昌帝君”、“月下老人”,甚至还有一尊包公塑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月下老人”专司保媒拉纤,红线牵人间姻缘,“文昌帝君”是专门司掌世人文运的,这些年来,一些对于中考、高考的期待,也增加了对“文昌帝君”的热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君殿”里自然是“太上老君”的驻跸之地了,“太上老君”彩绘的神像,白髯皓发,面露慈容。这位是道教的开山祖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老子,也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思想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顺着楼梯来到上一层殿宇,而且随着高度的增加,又可以远眺远处的山峰。在一排汉白玉栏杆的后面,这层殿宇匾额上写着“九天玄女”,自然是供奉的都是女神了。对这位女神的认识似乎还有些分歧,有的说是女娲,有的说是西王母,其实按照道教正规说法,九天玄女就是上古的真神,据说还曾协助黄帝大败蚩尤,也被称为战神,正义女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据说千山现存的寺庙、宫观还有二十多处,“释道共存”,这也是由于特殊的历史环境、背景和地域特点形成的,而也恰恰是需要认真总结研究的千山特殊历史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所谓千山宗教文化不是简单表面的一些宗教教程式的表达,而是深蕴其间的历史文化信息和发展传承的特殊因果脉络的体现。这种独特的文化现象更为北方千山增添了耀眼的光环,使其在自然风光魅力的基上,增加了历史底蕴,文化内涵的筹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一处山坡上,真的还专门制作了一幅浮雕,上面表现了五条翻江倒海的盘旋巨龙,被称为“五龙壁”。用这个对宫观的名称做了进一步诠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雪,就像是晶莹的天使,是上天对于人间的一份恩赐。山坡上的雪花,一片接着一片地如春天开着的梨花,纯美得叫人可望而不可及,于是,带着这份对于冬雪的一份敬意,一名女村民便伸手抓起脚下的雪,生怕这份感觉在瞬间被融化。不曾想,她的这份举动却被身旁的一个女同伴看到,她也学着同伴开始戏雪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个简单的埸景,却让我有些感动,是呀,人到甲子之年,难道一切都已经不属于自己了吗?我粘着手中的雪不知所措,再看手中的雪时,已经化成水,但是,我没有感觉到一丝的凉,在心里相反感受到一股温情浸入我的心怀,勾起我的灵动!于是,我干脆蹲在雪堆里写下这样的诗:“一梦千里远,不知为何年。花开四季春,醒来知松寒”。</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千山连续三场降雪,虽然过去20多天,但从千山“仙人台”北坡至“五龙宫”的台阶上的雪足有一尺多厚,果然给下山的我们造成了很大的危胁。再加之多日不曾出门,眼睛竟被白雪刺得难受,此刻脚下的情景,也不甚乐观,用“举步维艰”这个成语来形容最恰当不过了。只好集中精力、全身心投入,低头做认真下山行走状,也暂且顾不上欣赏惊叹沿途的一路雪景了。慢慢地,眼睛也逐渐适应起来,路边崖畔上的风景如一幅幅美丽的黑白水墨画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眼前,我们惊喜万分,急忙掏出手机拍下这静美的一刻。一路下行,一路拍摄,时而驻足凝望远方,时而继续前行。忽然,一不留神竟跌倒在雪地上,哈哈!仰躺雪地望苍茫天穹、雪野,倒也别有一番情趣!又权当小憩。不敢太贪恋此情此景的浪漫之情,于是起身。可能是前几日有人路过,雪地上竟留有浅浅的印痕,这无疑增添了我们继续下山前行的力量。路边的松树叶子像一个个翩翩起舞的舞蹈家,随着风爷爷的指挥跳起一段段优美的舞蹈,给这洁白的世界增添了一丝靓丽的色彩。景美人醉,忽然想停下来在这雪野里留下自己一抹倩影,以此来见证自己走过的美好岁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间过的很快,当我们从山顶转回来的时候,从我们身边已经走过六个小时,这六个小时的时间在我们的生命里虽然不是那么的长,但是,这六个小时的踏雪却给予了我们无限的快意,记下这份心绪,对自己也是一次记忆的收藏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千山“五龙岭”,每一座山岭,都是一个故事;每一座山峰,都是一个神話;每一段山坡,都是一次考验;每一段人生,都是一个传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1年12月6日于耕读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总编:张振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副总编:曲德家、刘明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总监: 孙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主编: 孙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编审:聂金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执行编辑:孟文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责任编辑:聂金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美术编辑:丹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摄影:陈红梅、李素宏、聂金萍、何玉敏、郭亚芬</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校对:金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音乐:云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撰文:耕读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版式设计: 慎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后期制作:辽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地点:千山五龙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时间:2021年12月5日</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