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榆林行:叹因“羊羹不遍”而致中山亡国的美食诱惑

孤竹君子天下客

<p class="ql-block">每到一地都有一堆特色美食。吃在榆林必有羊肉汤,或被引去某处喝地道的羊肉汤。我不是美食家,但要喝羊肉汤的推介令我印象深刻。胃动引发心动,我联想起《战国策·中山策》里的悲剧故事,对一直怀疑的因“羊羮不遍”而致中山国亡的记载多了些许味觉体验,也有了一层真切的历史感受。</p> <p class="ql-block">据《战国策》记载:中山君飨都士,大夫司马子期在焉。羊羹不遍,司马子期怒而走于楚,说楚王伐中山,中山君亡。有二人挈戈而随其后者,中山君顾谓二人:“子奚为者也?”二人对曰:“臣有父,尝饿且死,君下壶飧饵之。臣父且死曰:‘中山有事,汝必死之。’故来死君也。”中山君喟然而仰叹曰:“与不期众少,其于当厄;怨不期深浅,其于伤心。吾以一杯羊羹亡国,以一壶飧得士二人。”</p> <p class="ql-block">在榆林联想到因一杯羊羹而致中山亡国,是因为中山国人的祖先是西北的白狄,祖居地即在榆林(绥德),以牧羊为生。另外,史上楚从未灭过中山,这的确是个故事,叙事方式有点像有了坏事必是美帝惹的祸!</p> <p class="ql-block">故事未完,因为春秋历史上也有同样的“事故”!宋郑战争,宋国总司令华元在前线被车夫所害被俘,也是因为一碗羊肉汤。据《左传·宣公二年》记述,车夫对华元说:“畴昔之羊,子为政;今日之事,我为政。”这就是成语“各自为政”的由来。</p> <p class="ql-block">“羊羹不遍”,国亡身辱;美食诱惑,祸福相依;人心惟危,不可不察!</p> 其实,从常识理解,在场面上要“宁落一群,不落一人”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