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观察记录</p><p class="ql-block">观察对象:刘沐宸</p><p class="ql-block">观察时间:11月</p><p class="ql-block">观察者:幼小衔接四班智静绚</p><p class="ql-block">观察主题:绘画敏感期</p><p class="ql-block"> 最近刘沐宸好像对画画情有独钟,上课或者别的活动专注力都不怎么好,但只要一拿到笔就要找东西画,而且很专注,不管是作业本上还是课本上,甚至教室的教具柜上和桌子上都有他画的笔印。</p> <p class="ql-block">有一次上绘画课,主题是热带鱼,先以卡纸剪了一个热带鱼的形状,需要孩子们用画笔画上鱼眼睛及鱼身上的花纹,然后在图画本上画相同或者相似的热带鱼及水草。老师在边讲解边做完示范后,他就迫不及待的拿着卡纸剪的鱼画了起来,画好后拿给我看,从他的表情看,他对他画的非常满意,我对他说:画的不错,如果给鱼再画多一些花纹或者海草的颜色用翠绿色会更好,他看了看画又回去画了好一会。</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手工制作课是重阳节给爷爷奶奶准备礼物,我们制作的是在一个圆形的卡纸上用超轻粘土做菊花,同样老师在示范之后孩子们开始动手操作,我在巡回指导中发现刘沐宸把菊花花瓣做的太粗了,正准备再次给他示范,发现他用笔在圆形卡纸上又画着什么,边画还时不时用橡皮擦擦再画,我站在他身后好一会他就一直画着。</p> <p class="ql-block">后来有一天他妈妈来接园跟她聊了很多刘沐宸在学校的一些情况,她妈妈也说这段时间在家也是拿着笔到处画,家里的墙上,桌子上都是他画的,写作业时在本子上画,书上画,也许这就是他绘画敏感期到了吧!</p> <p class="ql-block">观察总结:</p><p class="ql-block">蒙氏教学中教师为孩子做有准备的环境,幼儿在轻松、愉快、积极、主动的情绪下,在良好、和谐的环境中,确实感到绘画不是负担,而是一种乐趣,在绘画中才能产生浓厚的兴趣、敏捷的思维、丰富的想象,所以他才能性兴致勃勃的投入到绘画过程中,这也是一种创造,是幼儿凭借自己的经验和认识来理解、想象、创作。在这过程中,其思维是活跃的、态度是热情的、情感是积极的。</p><p class="ql-block">绘画这一艺术活动,它来源于我们的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反映,但它并不是人生来就有的一种能力,而是人类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创造活动,在这活动中,包含着对周围客观事物的认识和由此而产生的多种复杂情感,要让幼儿养成观察的习惯机能,观察周围的人、事、物,包括身边的好人好事,自然界的变化,马路上的建筑等,还可以让幼儿欣赏年画、剪纸、雕塑等,丰富和积累幼儿的生活经验,使幼儿有充分的知识准备和情感积累,才能使表现手法更准确、形象。幼儿的认识水平存在着个体差异,在绘画中的能力也有强有弱,评价时,要根据幼儿的实际水平,除能力强的给予肯定。有进步的也要表扬,对差的更要鼓励,以使每个幼儿对自己有信心,对绘画有兴趣,在这基础.上,才有可能提出更进一步的要求,使幼儿在原有的基础上,都能得到提高,从而达到发展智力,提高审美能力的目的。同时要注意家长工作,帮助家长统一评价标准,学习正确评价幼儿的作品,共同调动幼儿的积极情感。</p><p class="ql-block">教师只要善于钻研,用多种的方法调动幼儿积极的情感,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观察方法和良好的绘画习惯,这远比教会他临摹一百张图画重要的多,因为幼儿只要具备了这些良好的素质,就可以创造出无穷的美丽的画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