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高中化学省级工作坊培训总结(淄博市淄川般阳中学))

董军

首先非常感谢董老师为我们一线化学教师提供这样一个学习平台,让我们有一个学习与提高的机会,为高考教学带来了新方向、新策略、新思考。11月4到5日,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高中化学省级工作坊现场会议隆重召开。会议以山东省等级考试化学学科的备考为主题,以线上交流和线下活动共进互补为原则,依托省级工作坊现场研讨会推出典型教育与教学案例,分享经验,引领思考。在这两天的活动中,聆听了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李勇老师的《对山东省等级考化学命题思想的认识和思考》专题报告,山东理工大学博导张道鹏教授《高中化学的几点思考》专题报告,以及12位优秀老师的示范课展示和专题教学论坛,全省各市高中化学教研员和教师都参与了本次研讨活动。本次作为讲课老师中的一员,对比各位专家的课堂,对我的触动更是深刻。<br>一、 专家报告,闪耀智慧<div>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李勇老师《对山东省等级考化学命题思想的认识和思考》专家报告,李老师围绕“思辨、思变、思变”三个主题,从“命题指导思想”“化学命题初衷”“命题人的思维范式”等8个方面,阐述了对山东省等级考化学命题思想的认识和思考。通过李老师的点拨,彻底让一线化学教师从本质上了解了国家层面的“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任务和发展方向;明白了“以考促教、教考衔接”化学命题初衷,革新了中学教师“基于经验判断的问题设置”思维范式,明晰了试题背景“无情景不命题”的现实意义,突出了“化学实验”的重要功能和“定量计算”的重要性,实验是化学学科的基础,定量思维是化学的关键;培养了一线教师研题与命题的能力;提升了教学效益的关键——团队建设、校本材料,要求每个学校的学科带头人要具备“识大局、讲团结、懂谦让、重协作;能服众、善组织、讲品味、深研究”的素养。听了报告后,老师们发自内心地感叹专家水平确实高,对新高考及命题有了新的认识,更能认识到如何揣摩命题人的思想,如何在教学过程中转变化学教学方式和使用、编制试题,使教学和高考备考更有方向性和目标性。<br></div> 我们还非常有幸的聆听了山东理工大学博导张道鹏教授《高中化学的几点思考》的专家报告。张教授应该与我们淄川区有深厚的情缘,他曾经是我师父的师父,也算是我的师祖了。虽然从没见过他老人家,但今天有幸能听到他的报告,着实开心和有幸。张教授是山东省高中化学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在化学领域非常有自己的见解。张教授从四个方面“树立以化学为荣的学科思想”“高中化学教学现状、方法与理念”“重视实验教学,让化学回家”“高考备考”四个方面谈了谈自己的真知灼见。其中,我们组对张教授所提倡的“以化学为荣”的观念深有同感,确实应该在讲课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化学服务于生活,生活因化学而多彩的理念。学生才会深深地爱上我们的化学,才能为中国未来高科技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淄博市教研室董军老师的《用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专家报告高屋建瓴,展现化学大家之风范。董军老师已经将化学与哲学融为一体,不再拘泥于某些题目的解题方法、思路,而是将化学学科的观念从哲学角度进行统领分析,是高品位的思维方法。董老师先交给老师们分享什么是科学与哲学,两者之间区别与联系,“哲学是科学中的科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与方法论的融合,哲学是一种特殊的思维方式,是寻取最高原因的基本原理”,让老师了解了哲学原理的重要性。然后讲辩证法中的“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的三大规律也恰恰在体现在“高中化学课程表标准”课程目标中,也体现在“中国高考评价体系”核心价值、学科素养中。哲学原理与国家层面要求是一一对应的,是恰当好处的。然后董老师通过2020年山东第18题化学反应原理题目,2019年全国三卷、2020年山东第16题流程图题三个具体的题目,从哲学原理如何分析高考化学题目的解决。董老师语重心长地让所有的一线教师明白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搬运工,而是核心素养的传授者,关键能力的培养者,核心价值的塑造者。不要把知识讲死了,要用哲学原理去高度总结概括,用哲学思想分析化学,用事物发展的最一般变化规律看具体问题,寻找问题根本溯源,用高品位的思维方法来引领化学教学。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大家听完以后,不自主的鼓起掌来,我们组资深优秀教师赵淑君主任由衷地感叹,“董老,水平真是不一般。”感谢董老师给我们带来的化学教学盛宴,我们会认真学习,多去琢磨,争取能把董老的观念渗透到教学中。 吕志会老师做了《基于数据—图像分析的化学平衡复习》专题报告,吕老师从 “化学平衡与高考考查、基于基于数据—图像分析的化学平衡复习策略、教学反思和体会” 三个方面谈了自己的真知灼见。吕老师高屋建瓴的介绍了“化学平衡”大概念的统摄和引领作用”,彰显了学科价值和育人价值。吕老师介绍化学平衡是学阶段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载体,化学平衡是培育学生思维能力的最佳时机,化学平衡是智慧和能力的最佳生长点,化学平衡是最有价值的知识之一化学平衡是高考的高频、区分度大的重要考点。而近几年高考题关于化学平衡的特点是无情景不命题、无图像不命题;开放性和灵活性、创新性(如图像和计算)题型多变;高思维量、高素养考查。为了突破高考题的重难点,吕老师认为可以采取以下教学策略,“夯实必备知识、依托证据推理 ,模型认知,提升关键能力,发展核心素养”,构建了平衡图像解决的思维模型:看两轴,析变化,关注点,找原因,做判断;并谈到了“基于模型的使用——反套路 审好题 真思维;关注教材——知识盲点、漏洞、习题、情景;让“数据”说话——K的简约之美;让“数字”说话——K的简约之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水溶液中的离子反应和平衡”的反思体会。吕老师提出的创新性、针对性的教学策略与建议让我们明确了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方向与思路,也有效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教育能力。 四位专家闪耀智慧,高位的思想和观念,发人省思,就如四束光芒引领着一线教师奔向化学课堂光明的前方……。<br>二、教授授课,精彩纷呈<br>刘翠特级教师的项目教学课《“碳中和”路径的探究与开发——合成甲醇反应条件的优化及选择》颇为让我们震撼,真正体会到如何通过一个真实问题情境让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的工业生产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化学服务生活”的理念,刘老师行云流水般地给所有在座的老师示范了项目式教学,让在听的老师颇为感叹,原来课还可以这样上。<br> 本节课以“碳中和”“碳达峰”真实情景为背景,以合成甲醇为情景素材,以驱动性问题设计为引导,通过小组合作,学生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核心知识的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迁移创新,重点发展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三大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本节课还注重过程性评价和结果性评价的有机结合,灵活运用活动表现、纸笔测验等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倡导学生自评、同伴互评与教师评价相结合,充分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全面发展的功能。最后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型的化学教学可以促进表面的“知识点”到“大观念”的实质性转变;促使学生理解化学事实、概念、理论之间的关系并形成整体性的学科思想,切实地帮助学生获得认识化学世界的重要方法和途径。刘老师的这节课革新了我们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对后面开展项目教学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br>赵锋特级教师对刘老师的课也是赞叹不已,他做了《实施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的点评报告,赵老师从“培养核心素养、创设真实问题情境、教学评一体化、设置驱动式问题链、构建解决实际问题思维模型、转变学习方式”六个方面对刘老师的课进行评价,并说明了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赵老师点评一语中的、入木三分、面面俱到、言近旨远,让在座老师们更加明晰了刘老师这节课的设计意图。赵老师点评到本节课刘教授的这节课,以探究废气合成甲醇反应条件优化与选择,让真实世界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问题解决为项目任务,通过小组合作,问题设计,通过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两个方面实现对化学反应的调控,实现了“碳中和”,让化学核心素养中的“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切实落地,让学生更加深刻理解化学服务于生活,服务于科技的观念。让一线教师明白了,教学要“建构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模型”,要促进表面的“知识点”到“大观念”的实质性转变,帮助学生理解事实、概念、理论之间的关系形成整体的化学思想,那是通往化学世界的重要方法和途径。我们老师要秉持“教育初心”,用老师高尚的师德、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去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才能实现立德树人。<br> 山东省优秀教师张仿刚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节有机盛宴《卤代烃和醇 》。张老师从生活中常用的消毒剂乙醇和氯仿引入本节课的卤代烃和醇,通过“同分异构、反应机理、和相关实验”三大主题,让学生通过 “卤代烃和醇类的结构、化学性质、理解了两者的用途”,深刻体会了官能团观、结构决定性质、化学键与反应类型认识有机化合物的一般思路。学会从化学的视角认识生活,理解化学科学在合成新分子和创造新物质方面做出的贡献。张老师的课通过问题引导、小组合作,真实问题情境为学生搭建了化学核心素养形成和发展的平台,切实地培养了学生的分析与推断、归纳与论证等关键能力。 青岛第十六中学的李宁老师《深度讲评求规律 大道不器培素养》的试卷讲评课,对题目的深度解析与讲评深深地折服了听课老师。李老师以《高三复习化学作业》高考模拟题目为背景,给老师们展现了一节精彩纷呈的深度学习复习课。李老师从“物质的转化”理清了流程图题目中要“找来龙去脉,抓核心元素”“关注化合价变化、类别转化”,对本题的深度解析给学生做流程图题指出了方法和思路。从“电化学”明确了电化学题目建构了 “电化学装置四要素、正确书写电极反应方程式”的思维模型。从“实验”角度分析了高三复习教材正确使用方法、仪器使用要有章有法,实验探究更要有理有据,做题更不能忘“变量控制法”等实验方法在解题中的渗透。从“电解质溶液”方面开设了微专题复习“对数直线图”的做题思路与方法,以及化学平衡常数在图像中的应用。从“结构”角度,构建了“晶胞”的解题思维模型——基本模型法、化学式比例法以及计算,再次深化教材在教学中的应用。“信息获取与应用”是同学们最为头疼的事情,李老师以苏洵的“事有必至,理有固然。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让同学们在解题中有理可依,有据可评。一切的高楼大厦都是建立在基础之上,最后李老师语重心长地嘱咐学生夯实基础知识。“规律与模型的强化、信息的获取与应用、基础知识的夯实”三个方法给同学们打下了高考必胜的坚定信心。这样的一节复习示范课结结实实地给所有的老师深重的一击,如果我们每次的试卷讲评课能和李老师深度讲评、追求规律,在新高考面前,我们的学生谈何没有信心? 荣成三中孙艺梅老师《以山东高考题为背景的大实验题的复习策略》通过以高考题为导向,以问题链驱动教学,对知识合理拆分、深化和归纳,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合理构建思维模型,促进深度学习,有效突破重难点。孙老师通过今年山东卷第18题六氯化钨(WCl6)的合成与制备为背景,构建了实验题目的解题思维模型及流程“审题头,提取信息,明确实验目的;看题干,写方程式,明确实验原理;看仪器,阐述功能,识别实验装置;明原理,合理推测,描述实验现象;想过程,整合信息,理清实验操作;细分析,精雕细琢,评价实验方案;”,为大实验题的解题提供了思路和方法。切实提高了学生“分析与推断、归纳与论证”的关键能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构建模型,运用模型,优化模型,孙老师将思维模型又应用于2020年山东模拟题四溴化钛的制备,解答题目,帮助学生反思了仪器的使用。最后孙老师提出大实验题必须要夯实必备知识,强化关键能力,让化学核心素养成为思维习惯,才能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 昌乐一中的张海云老师给大家呈现了《晶体结构的分析与计算》精彩课堂。张老师主题一“晶胞的再认识---初建晶胞模型”,冰晶石为真实的背景素材,复习了晶体类型及判断依据,晶胞的识别、配位数、密度等晶胞中的必备知识,形成了晶胞结构的分析及相关计算的思维模型“一模型,一公式,两换算,四公式”帮助学生提素养、提能力;主题二结合数学思维----完善晶胞模型,以生产、生活和科研中应用广泛的非金属氟化物XeF2晶体属四方晶系为载体,重点考查学生是否能够结合所学知识,由陌生信息从抽象理论到具体应用,分析推测陌生材料的结构和性质的关系,利用数学思维突破了晶胞计算中的重难点。我们常说,武功的最高境界是无招胜有招。主题三“感受高考——用模但不唯模”,以2020年山东卷四方晶系CdSnAs2的晶胞为例,再次应用模型,突破模型,优化模型,构建了常见晶胞结构模型——结构分析;整理了晶胞计算的思维模型——有关计算。本节课基于新情境新素材下晶体结构的分析与计算切实提高了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核心素养,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的有效提取与应用、思维认知能力。一幅晶胞计算的思维模型二维表给这节课画龙点睛,也让在座的老师给张老师竖起大拇指。 济南市章丘区第四中学杨爱春老师的《含有立体异构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分析与推导》给我们学校的老师打开了新视角,杨老师从2021年化学诺贝尔奖不对称有机催化为素材引入了明星分子:互为镜像的两种柠烯分子 ,从而引入本节课。除了有构造异构以外,还有立体异构。通过“建构反思”2-丁烯的顺反异构问题链,球棍模型、化学键微观角度解析顺反异构存在的原因是是π键不能旋转, 碳碳双键是产生顺反异构的特征片段,进而推导出顺反异构的条件及命名。通过“迁移拓思”书写C3H5Cl的同分异构体构建思维模型:碳架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找出关键片段(碳碳双键)→确定顺反异构。以“互为镜像的两种柠烯分子结构”球棍模型角度明确手性碳原子是产生对映异构的关键片段 ,对映异构的条件、命名,构建出对映异构的思维模型“碳架异构→官能团位置异构→找出关键片段(手性碳原子)→确定对映异构”。最后,对有机化学中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的综合解题思维模型进行总结,对本节课进行整理与升华,让学生更加明白了2021年化学诺贝尔奖对药物医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淄博市高青一中的张科老师《基于高考评价体系 深度剖析高考试题》对2021年山东卷17题研题说题。张老师从考查依据、考题分析、教师启示三个方面进行说题。张老师明确了2021年高考命题要求优化情境设计,增强试题开放性、灵活性,充分发挥高考命题的育人功能和积极导向作用,引导减少死记硬背和“机械刷题”现象。剖析今年山东卷以生产环保情境为依托,以铬铁矿为原料制备红矾钠(Na2Cr2O7·2H2O)的工艺流程为载体的自然资源利用,以化学化工基本原理指导优化生产条件、提升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进行优化条件。明确了工艺流程解题思路为预处理,转化、净化,产物获得。张老师分析了流程图题目体现了一核四层四翼中的应用性、综合性及创新性,更从必备知识、关键能力、学科素养等方面体现学科的本质价值和学科的育人功能,实现了服务选才和引导教学的基本功能和要求。基于此题目分析,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基于工业生产原则,认识工艺流程设计 ;关注模型构建,发展模型认知;解析经典流程,构建思维模型”才能真正地指导教学,为新高考选拔人才。 纪新慧老师《促进思维发展 提升学科素养》说讲2021山东高考题18题。纪老师分析此题目以钨的制备为情境,考查了学生对实验基本操作必备知识的掌握。学生需要获取题目中的信息,由相关物质的性质进而确定操作的目的,考查了学生理解与辨析以及归纳与论证的能力。试题立足于真实的实验室环境,通过“管式炉如何判断反应结束”这一问题的解决,引导学生分析物质性质,预测反应现象,加强了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考查,综合性地考查了学生分析与推测的能力和宏观辩识与微观探析的学科素养。纪老师通过对实验题目的教学启示是创设真实情境,让素养在深度学习中落地生根;构建认知模型,使思维由低阶向高阶提升。 淄博十一中的张敏老师展示《对工艺流程题的认识与解决策略》公开课,分析了工艺流程图的命题思路,包括了知识立意、能力立意、素养立意,归纳了三种不同类型的工艺流程图的解题方法:提取信息→调用知识→解决问题。主题二构建了工艺流程图的解题思维应用,可采用正向思维、逆向思维、深刻思维三种高阶思维让学生立足实际、依据信息、合理迁移。主题三工艺流程题切块剖析,总结了物质转化与分离常用的方法。结合真实情境中的流程实例,夯实常见金属、非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必备知识,并将其适当拓展。学会正确地运用化学术语表达、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及结果,发展“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的学科素养。在真实、陌生的问题情境下,学会从流程中准确提取有效信息,并整合重组为新知识,发展“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的学科素养。学会通过流程收集各种证据,并基于证据进行分析推理,结合相关已有知识构建思维模型,发展“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学科素养。 马翠翠老师以破解高考中的重难点“电解质溶液图像问题”教学为例,借助“手持技术数字化酸碱滴定实验”,创新课本实验,还原高考真题情境;通过问题组,四重表征,初步构建了解决电解质溶液图像问题的思维模型,引导学生从五个角度探究并构建“pH-体积图、多曲线交叉图、对数直线图、c(H+)水或 c(OH-)水—体积图、导电性—体积图”五种图像的解题思维模型。本专题既是对课本教材内容的升华、必做实验的创新、新课标要求的落实,又培养了学生的微粒观、平衡观和守恒观。本节课突出了“素养导向、能力为重、基础为基”的高考评价导向,是培养学生“分析与推测、归纳与论证、探究与创新”关键能力的载体,是落实化学核心素养的关键。 姚建芳展示公开课《滴定计算专题突破》,从学情出发分析出新高考化学中学生面临的情况是信息量大、阅读篇幅长、不能快速入题涉及物质多、反应多、耗时多、不能快速且准确地确定物质间比例关系、容易忽略溶液配制等细节,会而不得分等学生面临的现实问题。姚老师通过通过对“直接滴定、间接滴定、剩余滴定”三个滴定分析计算实例的分析,构建了滴定计算思维模型:明确待测组分与滴定液(定两点),根据电子守恒、元素守恒、方程式看清滴定方式,确定比例关系(添关联,串成线 ——间接滴定;找关键,画双线 ——剩余滴定 ),列比例式求n待,回看有无溶液配制,求ω待或c待等;构建了滴定计算和物产分析的依据:根据滴定计算的解题模型列出最终的计算式据滴定剂的体积分析。课堂丰富和发展了学生的认知方式,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建立和完善滴定计算思维模型,形成解决真实情境下滴定分析计算的思路方法,进而提升学生应用微粒观、守恒观以及变化观分析物质及其反应的意识和能力。 大会最后,董老师做了“一切为了老师”的总结报告,让大家真真切切感受到培训会议的总思想,“急老师之所急,思老师之所想”。大会总结本次培训会议具有“服务教学、服务教师;供教所需、给师所要;东西上下、融会其中;形式多样、内容齐全;理念领先、质量第一”五个特点。经过两天的认真学习和思考讨论,所有化学教师都感觉感触很深,收获颇丰。老师们一致认为,新高综合改革和新的高考评价体系,对高中教师职业将产生重要的变革和挑战。面对挑战,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和角色,提升自身职业素养。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化学教师,就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深刻领会现代化的教育思想、教学观念,掌握现代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充分利用学到的先进知识进行教育教学,并在教学中不断学习和充实自己,教师才能从学科教师到育人教师,从教授学科知识到渗透学科素养,从重教学到重引导。才能真正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br>山东省的高中化学教研活动给我们带来了高层次的专家报告和大量的优质课例。让我们意识到高中化学教学不再是单单传授化学知识,不再是领着学生不断地刷题,高中化学课程更加重要的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重点关注学生的未来发展。教师只有坚定信念,以改革的姿态迎接新高考改革,主动改革与新高考要求、与未来社会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思想观念和制度与做法,学生才能真正学有所获,才能适应新高考改革的目标要求!会后我们对课件和视频都做了保存,大家有时间再进行观摩学习研讨,深刻领会,并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不断进行实践尝试。这样一顿丰盛的营养“化学教学”大餐,需要慢慢消化,在教学工作中灵活运用,落到实处,方能真正提升教育理念和教学效能。<br><div> 淄博市淄川区般阳中学<br> 2021-11<br></div>

老师

化学

模型

思维

素养

教学

学生

高考

分析

高中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