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年 11 月 4 日—5 日,我校承办了 2021 年山东省“互联网+教师专业发展”工程高中化学省级工作坊教研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线上会议及直播平台观看的方式进行,活动得到了校长赵泮利、副校长赵新鹏和教务处主任张福的全力支持,在学校领导的组织协调下,化学组的全体老师们在统一调课后全程参加。两天的学习过程中,四部学术报告、十余节公开课干货满满,精彩纷呈,收获了良多,也思考了良多。会上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思想给我们提供了自我提高和自我反思的材料,也指引着每一个高中化学同仁在未来进行更深层次的教学研究。现在,我谨代表淄博实验中学化学学科组将本次会议的学习情况总结如下。<div>一、 精心组织,安排周密<br>鉴于目前疫情,不能组织大规模的现场活动。因此,本次学习活动以线上学习的方式开展。但虽然学习是在线上,学习的效果却并未打折扣。相反,学习的内容更加丰富、充实、深刻。先进的多媒体手段将专家名师娓娓道来的内容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灵活的学习平台也让教研跳脱了场所的局限,教师们集中于多媒体教室甚至办公室内即可进行学习。<br></div> 这些精彩课程的组织,离不开董军老师领衔的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付出的努力和投入的心血。董老师对于淄博化学教研的不懈热情如洪流奔涌,激励着化学布道人们在精准研究高考、科学进行备考的漫漫旅途上始终保持求知若渴、笃行不怠的态度。<br> 感谢董老师和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的倾情奉献和周密安排!为了会议的顺利开展,让全省的参会教师都可以无障碍地开展学习,我校的化学教师及技术人员进行了多次培训和调试工作。<br> 最后我校向全省上交了一份优秀的答卷。同时,在各市的教育管理机关,以及各学校和所有参会教师的通力配合下,山东省内优秀化学教育思想的火种得以传递。 二、 专家参与,提纲挈领<br>伴随着新课改进程的不断深入,许多科目的教育目标从知识技能培训转变为核心素养的培养。<br>《对山东省等级考化学命题思想的认识和思考》 ——李勇 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教研员李勇老师的报告《对山东省等级考化学命题思想的认识和思考》,围绕“思辨、思变、思变”三个主题,分别从“命题指导思想”、“化学命题初衷”、“命题人的思维范式”、“关于试题情境”、“关于化学实验”、“关于化学计算”、“适应新高考的关键”、“提升教学效益的关键”这八个方面,阐述了对山东省等级考化学命题思想的认识和思考。李老师还以具体的高考真题和省模考题为实例,分析了新高考下的备考应该如何做,我们要适应新高考的要求,就要不断提升研题和命题能力,积极进行原创试题的研究。李老师的报告站位高远,大气磅礴,让老师们醍醐灌顶、豁然开朗,极大的鼓舞了老师们备考和研讨士气。<br>《大学教授之于高中化学的几点思考》 ——张道鹏 聆听了山东理工大学教授、山东省特级教师工作坊主持人张道鹏老师《关于高中化学几点认识与思考》的报告,张教授分别从高中化学教学现状、重视实验教学让化学回“家”、高考备考等方面展开。张教授的报告不仅让老师们在指导学生选科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素材,更是让作为化学教师的我们,充分的认识到了化学学科的价值,在课堂教学中要引领学生用化学视角看问题,厚植爱国情怀,要用科技前沿的丰富实例去引导我们的学生正确认识化学,要树立学好化学,报效祖国的奋斗目标。张教授高屋建瓴为高中化学教师指引方向、解疑答惑,受到与会教师的高度赞扬。<br>《用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 ——董军 淄博市基础教育研究院教研员董军老师做了题为《用哲学原理,分析和解决化学问题》的报告更是令老师们耳目一新,董老师从“科学与哲学的关系”娓娓道来,阐释了如何用“矛盾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解决化学问题,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董老师教导老师们要善于追根溯源,要不断探索和追求高品位的思维方法,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本质,要能够在正确的思想价值观念指导下,合理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有效整合学科相关知识,运用学科相关能力,高质量地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高中化学教学的高质量发展。董老师的报告既高瞻远瞩,又能落地生根,让老师们受益匪浅。<br>《合成甲醇反应条件的优化与选择》 —— 刘翠 青岛三十九中刘翠老师,展示了《合成甲醇反应条件的优化和选择》公开课,刘老师以“碳中和”“碳达峰”真实情景为背景,以合成甲醇为情景素材,设计驱动性问题,小组合作、同伴互助深入高效,学生通过精心设计项目作品,规划和实施项目任务,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实现对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等核心知识的学习理解、实践应用和迁移创新,从而发展了“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刘老师的展示课设计科学合理、以生为本、注重深度学习,为全省教师开展了真实问题情境的高三复习课的可借鉴模式。<br>《对合成甲醇反应条件的优化与选择的点评》 ——赵峰 日照实验高级中学的赵锋老师作为参会专家对刘翠老师的课进行了点评,充分肯定了刘翠老师结合时事热点、“素养为本”的教学设计,并带来了《实施项目式教学为学生创造沉浸式学习体验》的交流报告。报告分别从“培育核心素养”、“创设真实问题情景”、“‘教、学、评’一体化”、“设置驱动性问题链”、“建构解决实际问题思维模型”、 “转变学习方式”六个方面展开,阐述; 化学教育的真正意义不仅为了让学生获取化学知识,而是在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中留下了多少能够自主解决问题的化学学科思想观念,更在于老师用高尚的师德、扎实的学识和仁爱之心去塑造人、改变人、发展人,实现立德树人。<br>《深度理念下高三化学作业讲评》 —— 李宁 李老师的课重视学生的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的模型认知能力。扎根于学生最基本的必备知识,通过设置层层递进的问题,让学生在分析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对模型应用,形成系统的思维方法。整个过程不但将问题突破而且将规律放入新的信息背景下,实现模型的再应用,让学生对规律的应用不受局限性,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div>三、 名师模范,深化研究<br>《基于数据 —— 图像分析的化学平衡复习》吕志会<br></div> 化学平衡图像变量之多,线的变化之杂称为高考难题之一。<br>我校齐鲁名师工程建设人选、化学组教研组长吕志会老师从数据角度分析化学平衡图像,将其加工成化学语言,教会学生认图、读图、析图和解图。整个报告起点之高、立意之新,让人眼前一亮。吕老师重视学生思维培养,提高模型认知能力,通过设置问题,形成由理论模型—应用模型—评价模型—优化模型的模型认知。<div>《卤代烃和醇》 —— 张仿刚<br></div> 张老师的课堂设计紧凑,情景导入环节有新意,探究活动围绕复习目标与学科素养展开,重点突出,课堂小结环节简明扼要、逻辑清晰。必备知识复习层次较好、系统性较强,在对 1-丙醇的化学性质等内容的讲解过程中,就充分体现出对学生关键能力的培养、题型的建模过程和思维建模典型。整堂课充分渗透了模型认知与证据推理、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以及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等化学学科素养,课堂语言设计、知识架构、习题巩固等内容耐心细致,突出和培养了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div>《新情景新素材下晶体结构的分析与计算》 —— 张海云<br></div> 张海云老师的这节课结构清晰,课堂导入与基础知识部分衔接科学,过渡自然,教学思路清晰。条理清晰,节奏明快,体现了教师基本功很扎实,并且在内容选择上非常新颖,结合数学思维,完善晶胞模型,使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组织严密,教师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难点把握到位。在分析问题时进行了思维的扩散,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给了学生适度的思考时间,教学节奏把握得当。能够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课程理念,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br>《对工艺流程题的认识与解决策略》 ——张敏 张老师从工艺流程题的设计意图开始引入,让学生在整堂课及以后做此类题时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在下面的课堂教学中渗透着目的:要有必备知识,有应对此类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从一道题里面就能剖析出众多的化学知识、能力、素养。整堂课设计意图明确、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系统性强。每一个模块或者知识结束后都有总结,建立此类题在某一方面的模型,做到了题型建模和思维建模。在课堂上时时处处、耐心细致的讲解,也注重关键能力的培养、学生思维的建立、有高度。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div>以山东高考题为背景的大实验题的复习策略》 —— 孙艺梅</div> 孙老师的课堂设计目标明确、环节清晰明了,使学生合理构建“大实验题的思维模型”,促进深度学习,有效突破解题重难点。在环节一的思维模型构建中,孙老师耐心细致的讲解和具体步骤的清晰总结,让学生明确大实验题的解题思路、掌握解题步骤。在接下来三个环节的学习中,孙艺梅老师带领学生复习了实验题的具体知识,对于每个装置中仪器的特点与应用进行了细致的回顾。整体课堂设计由深到浅、由整体到局部,复习层次清晰、系统性强,充分体现化学学科五大素养。<div>《含有立体异构的有机物同分异构体的分析与推导》 杨爱春</div> 杨老师通过展示 2021 年诺贝尔化学奖引入课题,可谓站在一定的高度让学生感受有机物立体异构在人类发展中的价值。突出了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在前面对于同分异构体基础知识的复习,简洁而不简单,注重构建知识框架,让学生对学习内容有系统的认知。题型设置层层递进,且有一定的灵活性和变通性,训练学生有序思维和抽象思维,最终形成解题思维模型。对于 Z-E 命名法的课外延申部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能解答部分学生的好奇心和疑惑。整节课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的较为充分,对于立体异构讲解的很透彻。<br>《模型认知数形结合,破解电解质溶液图像问题》马翠翠 马老师的课践行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的科学素养。电解质溶液图像问题,是高考的必备题型,也是学生的拦路虎。马翠翠老师则反其道而行之,利用同学们熟悉的函数图像(对数直线型)来建立相应的模型,数形结合突破函数图像问题,使学生能够迅速找到解决问题的模型,抓住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通过寻找证据来应用模型,提高学生模型认知能力。对于与函数关系不明确的酸碱滴定模型的建立则是选择了手持实验,通过导电性信号将c(H+ )浓度的变化形象展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通过离子平衡的原理知识去解释溶液中粒子的变化趋势,提高学生信息分析处理能力。<div>《说讲 1 2021 山东高考第 7 17 题》 —— 张科<br>《说讲 1 2021 山东高考第 8 18 题》 —— 纪新慧<br></div> 淄博市高青一中的张科和纪新慧老师分别对 2021 年山东卷17、18 研题说题,形式新颖,能够全方位认识理解新高考。两位老师从考查依据、考题分析和教学启示三个方面展开,思路清晰明确,深入理解高考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两位老师对高考真题新颖且深刻的解析,便于我们今后更好进行教学与备考工作,学习后收获颇丰。<div>《中和滴定与高考对滴定的考查要求》 姚建芳<br></div> 姚建芳老师语言清晰,精炼,教态富有感染力。整堂课从三个滴定分析计算实例进行分析,引导学生建立完善的滴定计算思维模型,培养学生建模、用模的思想。并结合学生做题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难点、易错点的突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富有针对性,问题有梯度,思路有条理。课堂采用学生讲,老师补充的方式,课堂氛围富有活力,学生精神状态良好。课堂讲解层次清晰,注重启发、拓展,整堂课环环相扣,容量大而且富有深度。<div> 十余节公开课涵盖了高考试题说讲、专题解题突破、单元复习策略、作业讲评升华等,内容凝练精悍,课程设计环环相扣,以细微处切入,从大方面拓展,真正把高中化学的有限知识讲透、讲精、讲深,对于高中化学等级考的备考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同时,课堂上呈现的新颖的教学设计和先进的教学思想也启发着我们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不能一味墨守成规,要见微知著,勇于创新。我们要向诸位名师学习:他们执着于化学教研事业,勇做新高考改革浪潮的争渡者;他们甘为人梯、奖掖后学,主动当好“铺路石”和领路人,为我省化学教育事业的兴旺筑就了坚实的道路。<br></div><div>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教育事业是接力事业,只有薪火相传才能推动人才培育事业拾级而上。本次教研活动,是一次观念的革新,也是一次精神的洗礼。作为淄博市的龙头学校,我们要一如既往、踏实苦干,接续拼搏、奋力奔跑,用辛勤劳动为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教育事业添砖加瓦!<br></div> 淄博实验中学<br> 2021 年 11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