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她是一名山村教师,也是一位七零后,人至中年,不觉间于三尺讲台已执教廿十余载。常见她行色匆匆,步履矫健,操场上,校园里,教室里,处处都是她的身影,她就是在高山镇高山学校默默耕耘廿十余载的张金莉老师。</p> <p>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一晃间,廿十多年已过,张老师自己也不曾想到,她会成为一名山村教师,并且在山村里一干就是廿十多年。廿十多年来,她不忘初心,始终坚守在教育教学第一线,把上好每一节课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也是赢得学生幸福和尊重的首要条件。为了上好一节课,她连续钻研教材几个小时;为了使数学课更有趣,在数学课上,她根据课堂内容、听课对象,上课时间,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启发式、探讨式、 合作交流式、自学探究式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不但学习兴趣浓厚,思维活跃,而且敢大胆的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疑惑,课堂活而不乱,且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使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有收获,从而爱上数学课。为了不使一个孩子掉队,她面授机宜,努力走进孩子们的内心,成为孩子们的知心朋友,尽力为学生排忧解难,深得同学们的喜爱。</p> <p> 张老师不仅是一名数学老师,还同时兼负班主任的工作,班主任工作繁琐且复杂,要想当好这个“孩子王”,很多的管理方法和技巧,在这群孩子面前并非一定行之有效,可为了当好这个“孩子王”,她走到孩子中间,每天和孩子们在一起,了解孩子们的心声,关注每一个孩子的需求,不断探索适合班级的管理方法,和孩子们一起制定班规,并和孩子一起履行,所带班级班风正,学风浓,成绩突出,深得领导和家长的信任,所带班级被评为“荥阳市文明班集体”,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荥阳市师德先进个人”、“荥阳市优秀班主任”、 “荥阳市教育局优秀教师”等荣誉称号。</p> <p> 疫情期间,学生连续四周留校正常上课,她每天早早地走进教室,为同学们测量体温、消毒,亲自为生病的同学按医嘱准备好药,督促他们按时吃,直至病愈;时刻关注天气变化,及时提醒学生更换衣物,检查每个学生的衣服是否适应气温变化,若发现学生衣服比较单薄,及时和家长沟通,给学生送衣送物;为防止孩子们生病,它每天不断地提醒并督促同学们喝稀饭、喝水,赠送孩子降火润肺的茶饮,力争最大程度保证孩子们的健康。因疫情,孩子们留校20多天,八九岁的孩子心理正在生长发育期,第一周不能如期回家,部分孩子出现情绪上的波动,她提前预知,和孩子们一起做游戏,看电影,转移注意力,并拥抱安抚每个孩子,他们在老师的安抚下,很快就平静下来,直至疫情结束。</p> <p> 耕耘数载,虽不是桃李满天下,但也硕果累累;三尺讲台虽小,但可以胸怀天下,她愿用自己的丁豆之辉,努力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教育事业追求中体现自我价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