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山下的景点,有比较大一些的,如报国寺、伏虎寺,值得一看。然而更多的是一些小景点,甚至只是一副摩崖题刻,因为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也有可看之处。<br> 峨眉山有传统十景,为古人所总结,其中的“圣积晚钟”一景也在山下,在报国寺山门对面,我已在《峨眉山自由行5——报国寺》一篇的最后做了介绍。虽然今“圣积晚钟”景已非古“圣积晚钟”景,但钟还是那个钟,而且有了新的看点,所以还是值得一看。现在人们又总结出了峨眉山新十景,分别是:“金顶金佛”、“万佛朝宗”、“小平情缘”、“清音平湖”、“幽谷灵猴”、“第一山亭”、“摩崖石刻”、“秀甲瀑布”、“迎宾石滩”、“名山起点”。其中的第6景“第一山亭”至第10景“名山起点”等五景都在山下,方便看,也值得一看。这五景中“名山起点”位于黄湾出入口,距离稍远,需乘公交车前往,其余四景均在景区路西端附近,步行即可到达,所以,我们都去看了看。下面分别介绍。<br><b><font color="#ed2308">第六景:第一山亭</font></b><br> 第一山亭在景区路的西尽头处,站在景区路上,远远就可以看见。据说,造型精美的第一山亭是目前国内最大的铜亭,高16.1米,重檐翘角,金碧辉煌。铜亭上四面各有一块匾,分别题有“峨眉山”、“第一山”、“大光明山”、“皇人之山”,代表着峨眉山在中国名山之中以及佛教、道教中的显著地位。 <br> 从景区路西端继续向前走,首先看到的是下面照片中的铜鼎,铜鼎后面是第一山亭。 铜鼎造型巨大,从下面这张网上看到的照片就可知。铜鼎上有“云上金顶,天下峨眉”题款,大气磅礴。 铜亭东面“峨眉山”三字是书圣王羲之所题,何时、何处所题,没有查到。王羲之出身于建康(今南京)乌衣巷的大户人家,其一生做官、游历大多在江浙一带,怎么跟远在西南的峨眉山扯上关系了呢?据说,王羲之所处的晋代,峨眉山已是道教名山,而王羲之出身于道教世家,自然会关注到峨眉山。据说,王羲之对峨眉山不是一般的关注,而是非常向往,曾多次在书信中谈到峨眉山,其神往之情溢于言表。王羲之在写给时任益州(今四川)刺史周抚的信中,表达了对于益州胜景的无限倾慕与神往,道出了自己想亲临其境观赏游历的迫切心愿。他说:“登汶岭、峨眉而旋,实不朽之盛事”,所以王羲之题写“峨眉山”并不意外。至于在王羲之书信中说到的、排在峨眉山前面的“汶岭”是什么地方?在网上没有查到确切资料。有专家从“汶”字出发,认为“汶岭”是今汶川县境内的盘龙山宝顶峰。但盘龙山宝顶峰海拔3970米,是川西平原边缘第一高峰,我觉得如此之高山称呼“岭”似乎不合中国语言习惯。而且盘龙山不是风景名胜之地,无法与峨眉山相提并论。我倒是觉得成都周边的青城山可能是王羲之书信中的“汶岭”。青城山是中国道教发源地之一,风景秀丽,山势逶迤,称岭也可。而且与峨眉山并列,有“峨眉天下秀,青城天下幽”之美誊,是文人墨客探幽访胜和隐居修练的“神仙都会”。这才符合“汶岭”排在峨眉山前面的地位。 “第一山”三字是北宋大书法家米芾所题。然而,米芾这一题字并非为峨眉山所题,米芾也没有到过峨眉山。关于这一题字的来历,我在《峨眉山自由行3——万年寺 白龙洞》一篇中已做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峨眉山又称“大光明山“,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佛经《华严经》中有“善财童子伫立妙高峰上,观此山如满月,大放光明”,因此,峨眉山被称为“大光明山”。此处的“大光明山”四字是曾任中国佛教协会会长的赵朴初居士所题。 “皇人之山“四字出自道教故事,说的是天真皇人在峨眉山传道给轩辕黄帝,轩辕得以一统华夏大地,所以峨眉山又称做皇人之山。据说,这天真皇人就是道教的精神领袖——老子李耳。题字落款为涪翁,据说是北宋著名大文学家、大书法家黄庭坚。黄庭坚(公元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黄庭坚与张耒、晁补之、秦观都曾习艺于苏轼,并称苏门四学士,水平自然了得。 <b><font color="#ed2308">第7景:摩崖石刻</font></b><br> 摩崖石刻主要指的是我在《峨眉山自由行6——儒释道文化长廊》中介绍过的景区室外部分,在崖壁上用高浮雕手法雕刻出了五幅佛教故事,雕工细致,人物造型生动。成为一景,实至名归。下面照片中是摩崖石刻中的一幅。 摩崖石刻靠山面河,瑜伽河从旁边缓缓流过,更显静谧和雅趣。 “第一山”亭西面的崖壁上有一幅铜铸的峨眉山古今游览图,高7.5米、宽8.5米,重5吨,被称为“天下第一图”。整个游览图分成左右两部分,左边比较平的部分是一幅古代游览图,为明万历皇帝御题的“天下大峨眉山胜景”,体现了峨眉山传统文化的厚重。右边浅浮雕部分是一幅峨眉山现代游览图,展示了峨眉山的新风貌、新景观。古今游览图在空间上重叠,构成视角上的整体性。 下面照片中是铜铸游览图右边崖壁上的题字:“峨眉者,山之领袖”,“普贤者,佛之长子”。因为峨眉山最高峰万佛顶海拔3099米,比中国有名的三山五岳都高,所以称为“山之领袖”。佛经中说“一切如来有长子,彼名号曰普贤尊”,意思是说,一切诸佛如来,都有一位行愿重实践、修行圆满的长子,这位长子的名号叫普贤。普贤被称为“佛之长子”,来源于此。因为峨眉山是普贤菩萨道场,所以将这句话刻在了这里。 <b><font color="#ed2308">第8景:秀甲瀑布</font></b><br> 第一山亭北侧,比较宽敞,成为峨眉山迎宾广场。站在第一山亭北侧,隔着马路,可以看到迎宾广场北侧一处山崖上刻有“秀甲天下”几个大字,十分醒目,那里就是秀甲瀑布。“秀甲天下”是“峨眉天下秀”的精炼版。据说,站在瀑布前,只见飞瀑从天上泻下,如同一条白练悬挂于石壁上,飞溅的水花在空中形成雨雾,阳光下七色彩虹隐现,溪河中浪花滚滚,响声隆隆。不过我们去时瀑布没有水,只拍了一张“秀甲天下”的照片。 从网上搜了一张瀑布有水时的照片,一起来观赏一下——还是很有气势。 <b><font color="#ed2308">第9景:迎宾石滩</font></b><br> 迎宾石滩在秀甲瀑布西侧,是迎宾广场的标志性景观。迎宾石滩中间是瀑布,瀑布左边山崖上题有“震旦第一山”,右边山崖上题有“峨眉山”。中间的瀑布虽然不算大,但看起来还是有点儿气势。 瀑布左边题刻“震旦第一山”的落款是“宝掌题”。峨眉山被称为“震旦第一山”,源于一个传说。古印度称中国为“震旦”,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据说,公元三世纪,印度和尚宝掌经缅甸来到中国,去峨眉山朝拜普贤菩萨。他游历峨眉山后赞叹道:"高出五岳,秀甲九洲,震旦第一山也",震旦第一山的称号就流传下来。宝掌和尚是个传说中的人物,说他从公元前414年一直活到了公元657年,总共活了1072岁。这样一个传说人物应该是不可能给峨眉山题写“震旦第一山”的,但景区官方刻上“宝掌题”,不知有何依据? 瀑布右边是康熙御笔“峨眉山”。刻石右侧有登山台阶可上到瀑布顶上,走过去可以到峨眉山博物馆、报国寺。 我们从右边的台阶路走到瀑布上边,看到瀑布上面的水塘。水从这里流下,成了下面的瀑布。 <b><font color="#ed2308">第10景:名山起点</font></b><br> “名山起点”牌楼位于有“世外桃源”之称的峨眉山第一镇——黄湾镇,这里是官方建设的峨眉山景区的游客集散中心。下面照片中是“名山起点”牌楼,其左侧是游客服务中心,游客在那里购买进山门票、车票,候车。“名山起点”牌楼下面是游览车进出停车场的通道,去往金顶、万年寺和清音阁的游览车都从这里出发。“名山起点”牌坊结合了古代南北方建筑艺术风格,既有北方建筑的庄严气势,又有南方建筑的精雕细刻。其牌楼顶部则采用了典型的峨眉山民居翘角手法,整体为仿古式建筑,庄严凝重,古朴典雅。 <b><font color="#ed2308">名山牌楼</font></b><div> 下面照片中是景区路东头的“天下名山”牌楼。牌楼很大,横跨景区路上,过了牌楼,就是景区路。牌楼造型考究,建筑精细,“天下名山”四字为郭沫若所题。景区路上有多座六牙神象雕塑,是传说中普贤菩萨的坐骑。<br></div> 下面照片是“天下名山”牌楼的背面,“佛教圣地”四字为赵朴初所题。前面的路通往峨眉山市区方向,到市里大约有10多公里。 下面照片是“天下名山”牌楼旁边的街边公园,石上“峨眉山”三字为苏轼——苏东坡所题,旁边石上的符号是“世界遗产”标志。所以,天下名山牌楼可以认为是广义峨眉山景区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