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如烟》之:佳作共赏析

张俊路

<p class="ql-block"> 虽然我读的是河大中文系,但我们班同学喜欢作诗的好像并不多。</p><p class="ql-block"> 前不久 ,我的两位师兄发表的两首诗作,却很是令我眼前一亮。一首是薛景辰师兄的《冬日江边》,另一首是刘喜师兄的《题云顶雪地火锅》。两首诗体现出来的深厚功力,令人折服。</p><p class="ql-block"> “夜来江水与岸平,沐雨经风钓不赢。残叶应时缤纷落,黄鹂隔枝两三鸣”。景辰兄这首《冬日江边》的“与岸平”,无疑是本诗的诗眼,也是点睛之笔。妙哉!</p><p class="ql-block"> 谁都明白,江水不可能与岸平 ,但诗人硬是这么写,给你的感觉却又是那么真实可信。这就是诗人的功力之所在。</p><p class="ql-block"> “与岸平”,《全唐诗》中肯定是不曾出现过的,明、清优秀诗作中也难觅踪影,因此,我推断,九点九成是景辰师兄首创。杜甫的《水檻遣心》诗曾有“澄江平少岸”句,“平少岸”相较“与岸平”,总感觉差了那么一些意思和意境。窃以为。</p><p class="ql-block"> 刘喜师兄的《题云顶雪地火锅》诗曰:“煮雪此时鲜,山中一抹天,云顶九千尺,健儿几争先”。云顶雪山之上,为运动员提供服务的火锅一字排开,此时,诗人大胆用了“煮雪”一词,给人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意境之妙令人拍案叫绝。</p><p class="ql-block"> “煮雪”,不属刘喜师兄原创,前朝不乏“煮雪”诗句。明朝王磐的“煮雪炉边夜坐痴”,唐朝陆龟蒙的“闲来松间坐,看煮松上雪”,清朝张秀端的“小室围炉朝煮雪”,清朝黄文仪的“夜夜烹茶煮雪冰”等,都是煮雪佳句。</p><p class="ql-block"> 古人之“煮雪”,皆三、五好友茶炉围坐之“煮雪”,跟刘兄的云顶“煮雪”相比,总是少了一份恢宏与豪放之气。因此,即便跟这些佳作相比,刘兄的“煮雪”也是不遑多让。</p><p class="ql-block"> 二位师兄创作态度严谨,诗作虽不多,但每出多有惊艳处。期待二位师兄更有新作奉上,以飨我等。</p><p class="ql-block"> </p>